首頁 > 史學文史 > 漢朝時期,宴飲時有哪些娛樂活動?

漢朝時期,宴飲時有哪些娛樂活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飲酒是兩漢時期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爲了活躍酒席間的氣氛,一些用以助興的娛樂活動隨之產生。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如行酒令,主要有猜拳、賦詩、謎語、對聯、射覆、投壺、射箭、六博等等,此外還常伴有歌舞。爲了敘述方便,這裏將猜拳、賦詩、謎語、對聯、射覆等納入行酒令一類,投壺、六博和樂舞分述。

一、酒令

酒令是飲酒時一種勸酒助興的遊戲。布衣平民則可擄袖伸拳,猜拳取樂;古代的王侯將相、豪門貴族、文人學士可以行雅令、籌令。據《後漢書》卷三六《賈逵傳》記載,賈逵曾寫過《酒令》一文。“逵所著經傳義詁及論難百餘萬言,又作詩、頌、誄、書、連珠、酒令凡九篇,學者宗之,後世稱爲通儒。”

這是“酒令”一詞首見於史書,然而行酒令的歷史卻很悠久。酒令產生之初,並非用來飲酒助興,而是用以輔助酒禮。在“酒以成禮”的西周社會,對飲酒的禮儀有着極爲嚴格而又具體的規定,爲維護酒筵的禮法,還專門設有監督飲酒禮儀的“酒監”、“酒史”,來主持“觴政”。

春秋以後隨着禮崩樂壞、王侯權貴飲酒之風的盛行,酒令便喪失了原有“禮”的內容,成爲筵飲娛樂的助興遊戲。到了漢代飲酒行令已經成爲時尚,從而形成了中國酒令的雛形。首先酒令帶有監督性,因而稱“令”。最典型的例證,要算《史記》卷五二《齊悼惠王世家》記載的劉章監酒,殺呂姓成員的事件。

漢朝時期,宴飲時有哪些娛樂活動?

這裏完整地記述了劉章行酒令的場合、內容和結果。表現了劉氏子弟借酒泄怨的強烈不滿情緒。以酒知禮,在漢代仍然留存,漢代許多飲酒場所設有酒監、酒吏,專門監督飲酒禮儀。這是根據叔孫通制訂的觴政來設置的飲酒監督系統,由酒監、酒史管理,不許飲酒過度,不許有失禮儀,違者予以懲處。

其次,酒令大都比較有趣,可以助興。文人行雅令,可以表現出知識面廣,才思敏捷,天文地理,文人軼事,無所不涉,娛樂色彩濃厚。據《漢書》記載,前114年,漢武帝在重修的柏梁臺上大宴羣臣,令二千石有能爲七言詩的大臣上坐,即興聯句,這就是流傳後世的著名《柏梁臺詩》。

《柏梁臺》詩每句押韻,一韻到底,故云“列韻”。後代酒令中的聯句形式,多仿效《柏梁臺詩》而來。此外,射覆也是一種漢代較爲常見的酒令,是從“藏鉤”戲發展而來。其基本方法爲手握拳隱藏某物,令對方猜“射”。“射”,即射所覆也。

主要有:猜枚,又叫“猜拳”、“博拳”、“藏鉤”、“藏鬮”。即把瓜子、或蓮子、或黑白棋子等小件東西握在手中,令對方猜雙單、數日或顏色,猜不中飲酒,猜中則行令者飲酒。在漢代不少宴飲畫像圖中,常見二人對飲,觀其形象,很可能是行猜拳之類的酒令遊戲。

骰子令也是漢代人常行的酒令。骰子最初產生時形狀各異,使用方法多種多樣,簡單快捷,帶有很大的偶然性,可以輕鬆地活躍酒筵氣氛,所以漢代人常在酒宴上使用。在河北省滿城縣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妻竇給墓中出土了一枚酒令銅骰。

此骰共十八面,其上分別以金銀嵌出“一”至“十六”和“酒”、“驕”的字樣。另外各面上還有以金絲錯出的三角捲雲紋.中心鑲紅瑪瑙或綠松石,半徑2.1釐米。同時出土的還有40枚酒令銅錢。這枚銅骰是我們目前所能見到的最早酒令銅骰。

漢朝時期,宴飲時有哪些娛樂活動? 第2張

二、投壺

投壺是兩漢時期更爲流行的一種飲酒娛樂活動。投壺始於何時,已不可詳考,但最遲在春秋時期就已盛行。據《左傳》記載,晉昭公即位之時,在設宴招待各國諸侯的酒宴之上,晉昭公與齊景公就進行了一場投壺比賽,比賽時吟誦的“投壺辭”一直流傳到漢代。

《史記·滑稽列傳》還記載了戰國時期齊威王和淳于髡談論飲酒投壺的事情。到了漢代,飲酒投壺更是達官貴人樂此不彼的遊戲。遊戲方法是將矢“順投”入壺,即讓矢頭先入壺中,輸者要飲酒罰款。這期間出現很多投壺高手。

如《西京雜記》記載的漢武帝時宮中的倡優郭舍人就是投壺高手。《東觀漢記》曰:“(祭)遵爲將軍,取士皆用儒術,對酒娛樂,必雅歌投壺。”在河南南陽市沙崗店出土的漢代《投壺圖》畫像石上,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漢代投壺的場面。

畫面上共有五個人,中間置一酒樽和一箭壺,壺內有十二枚。兩側有二人居中席地跪坐,均懷抱三矢,手執一矢,作舉矢欲投狀。畫面之右端,一人跽坐,探頭觀看,其身份當是“司射”,畫之左端,一大漢席地而坐.侍者用力架着,顯然是投壺大敗.爛醉如泥了。

這幅《投壺圖》形象地再現了《禮記·投壺》所云:“投壺之禮,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執壺。”在陝北出土的漢畫像中也有投壺圖,圖分四層,第二層是進行六博遊戲;第三層是二人對坐投壺,中間置一壺,壺中三矢,壺上部置一樽,二人手中各執一矢作欲投壺之狀。關於投壺的程序和規則,《禮記·投壺》中有明確的記載。

《禮記》對投壺規則的詳細記載說明,從古老的禮射演變而來的“投壺”,在先秦時已被納入“廟堂禮樂”之中,形成了一整套的投壺禮儀。從文獻記載和漢畫像磚上看,漢代仍然保留了這套禮儀,投壺的方法基本與《禮記》中記載的一致,所不同的是漢代遊戲色彩更濃,飲酒娛樂是投壺遊戲的主要初衷。

漢朝時期,宴飲時有哪些娛樂活動? 第3張

三、樂舞

傳世文獻中有關漢代宴飲與樂舞渾然一體的記載比比皆是,漢代畫像中表現這一題材的也最多。從皇宮貴族、達官貴人,到文人墨客,飲酒歌舞之風極盛,不僅有專業的宮廷裏的“黃門工倡”,達官貴族家裏蓄養的倡伎,而且參加宴飲的主賓也經常親自上陣,一展歌喉,大擺舞姿,佐酒求歡。爲漢代開啓這一序幕的當屬著名的“霸王別姬”。

項羽在垓下之戰,敗局已定,四面楚歌的困境中,仍不忘飲酒歌舞。與之相反的是,漢高祖劉邦在平定了默布叛亂凱旋途中,路過故鄉沛郡,設會與故老鄉親飲宴,進入高潮時,也引吭高歌。但同樣是飲酒高歌,同樣是“泣數行下”,司馬遷對項羽的極大同情和對劉邦公允的評價完全溢於筆下。

漢代貴族把飲酒作樂當作一種生活享受,家中常蓄養一些倡優伎人。《漢書》卷五三《景十三王傳》記載廣川惠王劉去“數置酒,令倡俳裸戲坐中,以爲樂”。每當他飲酒時,“諸姬皆侍”,“使美人相和歌之”。

《漢書·張禹傳》記載,張禹每次接待弟子戴崇,都要“置酒設樂”,甚至引入“後堂飲食,婦女相對,優人管絃鏗鏘極樂,昏夜乃罷。”

這種飲酒作樂的現象在漢代上層社會的生活中非常普遍,當時飲酒與歌舞已經渾然一體。即使身份地位再尊貴的人,一旦進入飲酒的場合,也會以歌舞相隨,對先起舞者的邀請也不能拒絕,否則視爲不敬,這種情況被稱爲“以舞相屬”。

漢畫像石中有表現“以舞相屬”宴飲禮儀的題材,如四川彭縣出土的漢畫像石中,主人戴冠,寬袍廣袖,袖中又套窄長袖,五彩鑲邊,右手舉起,左手作相邀狀,客人亦長袍廣袖,舉右手,左手前伸答舞,主人旁有女酒保執便面(扇子),客人旁有男酒保,端一長案,正擬捧上酒饌。

這大概就是“以舞相屬”的生活場面。受上層社會的影響,民間百姓也極盡所能,把飲酒聚會搞得比較鋪張。當然這樣排場的宴飲歸根到底應該是富人的專利,尋常百姓人家可能很少具備這樣的條件,至於窮人則更無此雅興,只能是逢年過節時自娛自樂或者作爲看客而已。

漢朝時期,宴飲時有哪些娛樂活動? 第4張

在考古發掘的漢代畫像磚石上,我們也經常看到形式各異的宴飲樂舞、宴飲雜技等畫面。在河南新野徑後崗出土的東漢《樂伎畫像磚》,畫中三樂伎,左一男伎吹籥,籥上飾羽;右一女伎彈琴;中間一女子鼓瑟作,三樂伎前置一酒樽和三個耳杯,可見漢代人不僅主人在飲酒時要欣賞歌舞,而且樂伎們在表演歌舞時也可以陪主人飲酒。

總之酒經常出現在樂舞百戲場合中,而上述史料和漢畫清晰地再現了漢代飲酒時侑以歌舞音樂的生動畫面。歌與酒的結合構成有機的整體而呈現在漢代人的生活當中。

四、總結

綜上可知,漢代的飲酒習俗與先秦時期大不相同,飲酒活動的禮儀化色彩已經淡薄。人們逐漸擺脫了傳統習俗的約束,不再恪守飲酒有度的古訓,追求精神享受,隨心所欲,飲酒場合隨處可見,飲酒形式豐富多彩。

而且爲了活躍飲酒間的熱鬧氣氛,宴飲時經常伴隨一些娛樂活動,以此來助興。如行酒令,主要有猜拳、賦詩、謎語、對聯、投壺、六博等等,還伴隨有樂舞。漢代宴飲往往投壺與六博並用,如“投壺對彈棋,棋奕並復行”。這些活動把飲酒與娛樂融爲一體,成爲漢代酒業發展中的奇葩,也爲我們提供了難能可貴的直觀的漢代飲酒生活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