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郭解的身世如何?爲何能被列入《遊俠傳》呢?

郭解的身世如何?爲何能被列入《遊俠傳》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古代有一羣特殊的人,他們活躍於社會的各個階層,廣交人脈,言出必信,行俠仗義,在史書中常載於《遊俠傳》,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郭解的身世如何?爲何能被列入《遊俠傳》呢?

從先秦至漢初,社會動盪,權力更迭,是遊俠活躍的鼎盛時期。戰國時,平原、孟嘗、信陵、春申四公子所養之士多屬此類。後有燕之勇士,爲太子丹推薦荊軻刺秦的遊俠田光;身爲魯人,卻以俠聞的義士朱家;再到漢興以來先後名噪一時的田仲、劇孟,都曾給社會風向甚至中國歷史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但這類人,大多爲無業遊民,個人素質參差不齊,所作所爲也大都只慮個人所想,時常造成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韓非子有言:“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法”,將這類人歸於五蠹之一,屬於社會不安定因素,世人對其的評價也呈兩極分化。而文中要講的郭解,也是漢武帝時代享有極高知名度的大遊俠,其言行引領一時。

在當時人們心中,仰慕郭解的人敬他行事公正豪邁,厭惡郭解的人恨他殘暴野蠻。電視劇《漢武大帝》中,郭解與陰謀造反的淮南王女兒劉陵有染,被塑造成已個不臣之人。那真實的郭解何許人也,究竟是遺禍社會的巨蠹還是伸張不平的豪俠?

要談郭解,先說他的家世。郭解的外祖母是漢初女相士許負。她曾在楚漢戰爭時成功預言時爲魏王豹側室的薄姬(漢文帝劉恆的母親)日後會是天子之母,後又看出絳侯周勃之子周亞夫日後的命運。依靠過人的天賦和能力,許負19歲時便被漢高祖劉邦封爲雌亭候。而郭解的父親也是漢初志於任俠的豪士,在漢文帝時期因事被逮捕處死。應該說,家世背景是郭解走上游俠道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郭解此人,短小精悍,不愛飲酒,從少年時即展現了他性格中陰狠的一面,稍有不如意,便要動手殺人,因此受過他傷害的人很多,仇家也無數。少年郭解,一如某些電影中的古惑仔一樣,和朋友不惜性命血報私仇,乃至作奸犯科,行強盜竊賊之事,藏匿亡命之徒。更有甚至,私自鑄假錢,掘人墳墓,劣跡斑斑。也所幸他運氣不錯,遇到無數次生死攸關的危急時刻卻常常能逃脫。

按理說來,這樣一個人,無論放在哪朝哪代都是人人喊打的社會渣滓,郭解何能日後成爲頗受人敬仰的豪俠?這一切,源於他成年後的轉變。

逐漸成年的郭解,開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爲,約束自己的言行。班固《漢書》雲:

“及郭解年長,更折節爲儉,以德報怨,厚施而薄望”。

但爲人更加沉穩的郭解並沒因此而磨滅自己的俠氣,相反,他行俠仗義,急人所急但不求回報的的任俠之心更加強烈。

慢慢地,豪俠郭解的名望在當地響了起來,許多少年仰慕他,追隨他。

某次,郭解姐姐的兒子與人飲酒,那人不善飲酒,數次勉強推脫,但外甥不依不饒,仗着老舅的威風硬要那人飲下,最後甚至掰開嘴強灌。老實人被逼急了,怒而起身,殺了郭解的外甥逃走。

郭解的姐姐事後將兒子的屍體不加埋葬擲於道旁,憤恨道:“我弟郭解還在時,這個人就敢殺了我兒子再大搖大擺離去,實在目中無人!”其想以此舉動羞辱激怒郭解。後來殺人者主動找到郭解告以實情,郭解聽後說道:“你沒有錯,錯在我家小兒。”遂放走了他。這件事傳出去,郭解的名聲更響了。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賣郭解的面子。一次郭解外出,路人都回避以示尊敬,唯獨一人,伸直雙腿坐那瞅着他。郭解的賓客見如此無禮便想殺了那人,郭解攔着說:“別人對我不敬,那是我的德行問題,他有什麼罪過。”頗有一點儒家士人的作風。

郭解的言行影響了一大批仰慕他的少年,少年們學他行俠仗義,給社會帶來了一定的積極影響,但他們也私下瞞着郭解爲其報仇,一時好勇鬥狠之風甚囂塵上,這也是郭解爲人所詬病的原因,不約束自己的信徒,造成的惡劣影響愈演愈烈,最後甚至葬送了郭解的性命。

談起郭解的覆滅,不免有些滑稽,令人唏噓。爲何說滑稽呢,因爲這件事最直接的原因,還真的不在郭解本人。

此事得從漢武帝說起,漢武帝其人雄才大略,但有一點是很多皇帝的通病,就是追求方士,迷戀長生,對個人生死之事看得很重。武帝年紀輕輕就徵募工匠開始修建自己日後的陵寢——茂陵。但當時茂陵地處西陲,略顯荒涼,皇帝不想自己死後住的地方冷冷清清的,於是元朔二年夏,武帝“徙郡國豪傑及訾三百萬以上於茂陵”,想把有錢人遷到他的后土去熱鬧熱鬧,這就牽扯到了郭解。

本來,郭解父親早亡,家裏素來貧窮,完全達不到遷徙標準,但管事官員膽子小,不敢把他排除在外。時大將軍衛青給郭解求情說他家不富裕,不屬於遷徙的對象,卻被漢武帝反懟一口:“解布衣,權至使將軍,此其家不貧。”意思就是你一個大將軍都能替他說話,還說他家貧?我們不知道郭解是真的能和大將軍攀上點關係,還是衛青一時公正爲他說話,史書未載不敢亂言,但在皇帝這裏,這點不好的印象算是留下了。

好吧,遷就遷了,但郭解,還有他的追隨者們一點也不低調。郭解出徙的那一天,衆人夾道相送,禮物盈千上萬。軹縣有個叫楊季主的,他的兒子任縣掾,怕場面太大控制不住便勸隔相送的衆人,哪知道,郭解哥哥的兒子直接砍了楊縣掾的腦袋。

進到關中之後,郭解也不消停,關中豪傑都來與他結交,而另一邊,郭解的追隨者們又殺了楊季主,還把楊季主來告狀的家人殺在宮牆之下,囂張至極,惡劣至極。

以武帝的性格,怎麼可能容許天子腳下存在這麼一個號召力和威信力如此之強,甚至大將軍衛青都爲他說話,而且如此膽大妄爲之人?於是乎,逮捕郭解的旨意傳了下去。

文書下達,郭解聞風而逃,但他和他的粉絲的作死行徑依舊沒有停下來。

逃亡期間,路上常有粉絲仰慕他的行爲私自放他出關,而他一路也絲毫不掩飾自己,留宿一地便把自己的事蹟告訴當地主人。很久之後追捕的官員費盡千辛萬苦才終於逮到了他,可一審問,發現他犯下的那些罪要麼是在大赦之前,要麼確實是“不良粉絲”們乾的好事,他的確多不知情,一時竟難以定罪。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武帝似乎也沒什麼絕佳的好辦法,要殺郭解呢,好像證據確實不太夠,而把他關着呢,終歸不是長久之計,放過他呢,更不是漢武大帝的作風,值此躊躇兩難之際,郭解的好粉絲們又送來神助攻。

還是軹縣,還是那個地方,因爲楊季主父子的事,當地人對郭解的改觀都變差了。有個儒生,和衆人談起郭解時說道:“郭解一味作奸犯科,就不是個好人,朝廷爲什麼不將他定罪呢?” 郭解家的賓客聽到這句話,便暗殺了這個儒生,還割下了他的舌頭。

這又是一場性質極其惡劣的兇殺案,審訊官們拿着這個案子來提問郭解,要他說出兇手。其實也算郭解躺槍,他還在被關押着哪知道誰又犯事了,但人命關天,出了事總得有人擔責,況且這件事根源在你。時御史大夫公孫弘議曰:

“解布衣爲任俠行權,以睚眥殺人,解不知,此罪甚於解知殺之,當大逆不道。”

你的粉絲在不經你授意的情況下就敢殺人,這不是更嚴重嗎?於是,郭解被滅族。

一代遊俠郭解,就這樣在他和粉絲接二連三的作死行徑下殞命。

郭解死後,“自是之後,俠者極衆,而無足數者……曷足道哉。”在班固看來,郭解之後,後來的所謂俠者都不足言說了,無非是些“盜跖而居民間者耳。”

說回郭解,太史公司馬遷曾評價他道:“漢興有朱家、田仲、王公、劇孟、郭解之徒,雖時扦當世之文罔,然其私義廉潔退讓,有足稱者。名不虛立,士不虛附。”言辭之中多有肯定之意。

但我個人認爲,雖然以現代的價值觀評價古代人物有失偏頗,但無論哪朝哪代,上層統治者莫不知以人爲核心,下層的平民百姓也當懂得愛人敬人,憑此來看,郭解的評價不應偏向正面。

郭解作爲一地名人,固然有慷慨相助,行俠仗義的正直之舉,但他視人命如同雞犬牲畜,以個人威望帶動不法行爲,眼無官府與法度,爲非作歹,說到底,也還是自居高位去俯瞰蒼蒼黎民罷了。

郭解的身世如何?爲何能被列入《遊俠傳》呢? 第2張

至於他的仰慕者行爲更甚於他,常因一句話取人性命,最終給他們的“偶像”帶來滅族的後果,不免令人忍俊不禁。對於這種行爲,我想說的是,社會自有社會的法制,任何打着偶像旗號,美其名曰爲維護偶像的惡劣行爲自然要受到監督與懲治。郭解因不約束自己的粉絲造成嚴重後果,說冤也不冤。現代社會之公衆人物自當引以爲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