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洪承疇爲何會被乾隆列入《貳臣傳》呢?

洪承疇爲何會被乾隆列入《貳臣傳》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洪承疇是明朝的兵部尚書和薊遼總督,他也是大清的太子太保兼太師,內閣大學士,和督察院副都統右史,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雖然是明朝的將領,卻投降於滿清。本來是抗拒滿清入侵大明的大明高級將領,但是後來卻成爲了滿清攻打大明的先鋒大將。可以說,沒有洪承疇,滿清想迅速的佔領廣大的大明土地,並順利地接管下來,使得政權穩定的過度,幾乎是一件難以完成的任務。

洪承疇爲何會被乾隆列入《貳臣傳》呢?

然而,就這樣以爲對大清,幾乎有建立之功的人。在隨後清朝的建立之後,編撰《明史》,乾隆卻特意發話,不讓張廷玉等人將此人列入《明史》,而是將他歸入特別的史書—《貳臣傳》

可以說,對於這位曾經爲大清天下立下悍馬功勞的洪承疇,死都沒有想到,清朝的主子會這樣的看自己。反而那些當年,誓死捍衛明朝,最後是殺生成仁的明朝頑固分子,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嘉獎。認爲這些人的書沒有白讀,有着真正的風骨和氣節,哪怕是敵人,也是值得尊重的。

如果洪承疇早知道是這樣的一個結果,他還會投降嗎?畢竟當初,在鬆錦戰敗後,自己是抱有以死殉國的決心。

計六奇在《明季北略》裏記載道,在清兵主帥面前, 曾經強迫洪承疇下跪,他輕蔑道: “吾天朝大臣,豈拜小邦王子乎?”按常理,敗軍之將都已經隨時當作被宰的羔羊,如果說話敢如此輕蔑的話,其實就是被看作找死了。

崇禎十四年(1641)八月,鬆錦決戰失利,洪承疇被困松山,外援斷絕,形勢危急,史料記載“內無糧草,外無援兵,封疆誠岌岌危矣!” 。

在此絕境下,洪承疇對手下的將領和士兵說道:守下去也是死,投降也是死,但是如果一戰,我們還有活下去的希望,我們決定賭一把,明天突圍,希望諸位可以盡力一戰。結果,明軍突圍慘敗,洪承疇率領 2 萬殘兵退守松山孤城達半年之久。 在此期間,洪承疇多次派人求援,他望穿雙眼,也不見一卒、一粒米。

其實,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松山之圍也並非無解。雖說,滿清當時已經勝利,但是皇太極也是無心戀戰,急於和明朝說和。大明的火器使得皇太極的軍隊死傷慘重,皇太極心裏自己很清楚,雖然大明慘敗,可是畢竟家底還在。但是自己的八旗軍隊和物資,已經消耗殆盡,再加上西邊的蒙古也是虎視眈眈,要及早脫身。玩消耗,自己無論如何也不是大明的對手。

既然戰爭不能解決,明朝完全可以通過和談的方式。然而,崇禎帝既不派兵救援,也不和談,徙然坐等松山城破,坐視洪承疇等殺身成仁。

我想此時洪承疇心裏的真實聲音是;

“這個腦殘皇帝,畢竟江山是你老朱家的,又不是我的,你和誰賭氣呢?”戰爭的最後結果,在歷史的記載中只有一行字,史載“松山城內,糗糧罄絕,人皆相食”

對於飢餓和死亡的恐懼,超過了對於國家的忠誠。副將夏承德暗通清軍,作爲內應,出賣了洪承疇。這樣就使洪承疇陷入了生與死的艱難抉擇中。

一個困擾着所有人的問題,真實地展現在洪承疇面前。

洪承疇爲何會被乾隆列入《貳臣傳》呢? 第2張

回想自己寒窗苦讀十載,一朝科舉凳天子堂。雖是文官出生,卻靠着打打殺殺,一路向上。本想大丈夫建功立業,匡扶社稷。沒想到落到如此境地,我爲國家死了,但是我的父母妻兒,她們又會什麼樣的下場?

“生存或者死亡,這是一個人類永恆的問題”

此時的松山天氣寒冷,就在洪承疇天人交戰,雖然身冷,然而心更冷。就在選擇是生是死的時候,皇太極來到囚所,解下貂裘大衣披在洪承疇的身上,並關切地問道: “先生得無寒乎?”

是啊,每天流血流淚,把頭提在手裏,沒睡過一個好覺,沒吃過一口好飯。特別是被困在松山的時候,那真是肝膽俱裂。這一聲“先生得無寒乎?”點燃了洪承疇壓抑已久的情感火花,使其理性情感終於戰勝了非理性情感,實現了情理相宜。

爲大明,他流過血,拼過命,也戰鬥到了最後一秒。爲大明,他盡力了。剩下來的日子,就爲自己活吧。

洪承疇感嘆道:“真命世之主也!”隨即叩頭請降。

在清朝獲得天下後,洪承疇曾經一度在長沙做過官, 在他做官地方的地方誌中,還記載着大量洪承疇爲當地百姓所做的善績。比如,貸款低息貸款給羣衆,讓他們修繕或者重建,因戰亂而損壞的房屋。

在民生上,洪承疇儘量做到爲民解憂,在自己的生活上,能簡單就簡單。洪承疇每次出門都帶着幾個隨從,一身粗布衣服,從不搞排場。在公堂上,也不會阻止過來尋求幫助的百姓,沒有官架子,百姓可以方便地稱述冤情和案情。這些善績,都記載於當地的地方誌。洪承疇在長沙四年執政,走的時候,很多長沙的百姓都出來送他“俱望舟泣拜”

洪承疇爲何會被乾隆列入《貳臣傳》呢? 第3張

他如此這樣做,或許在內心深處,也是覺得對自己是一種贖罪。因此可以說,在人類所有的高貴品質中,勇敢最爲可貴。因爲勇敢需要的,不只是勇氣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