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光緒帝爲什麼沒有除掉慈禧?真的是沒能力嗎?

光緒帝爲什麼沒有除掉慈禧?真的是沒能力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同治十三年十二月,被兩宮皇太后立爲帝,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逝後由慈禧太后一人垂簾。光緒十五年,載湉親政,此後雖名義上歸政於光緒帝,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光緒皇帝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皇帝?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這樣的,4歲繼位38歲去世,在位34年空留一生嘆息,一生都是軟弱無能。確實,光緒從登基的那一刻,似乎就註定了是一個悲劇,成爲傀儡皇帝。同情弱者,是每一個人的本性,長久以來光緒也是人們同情的對象。查閱資料,我們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光緒大婚後親政表現出兩個極端,有時候精神抖擻,要努力處理朝政;有時候則無精打采,整日意志消沉。

翻看光緒老師翁同龢的日記,字裏行間我們發現一個令人吃驚的事實,原來那個清秀文弱的皇帝,有着完全相反的一面:暴躁、偏執、驕縱、目空一切。早在光緒12歲時,翁同龢就發現了這個學生的性格異常。比如光緒九年三月十五日,光緒在後殿裏突然大發脾氣,原因不詳,在生氣中光緒用手拍打鐘表上的玻璃,碎玻璃將手扎得鮮血淋漓;六月二十日,光緒又生氣了,還把太監的臉都打破了。

如果暴躁的性格,讓人不寒而慄,正如翁同龢在日記中寫道,“聖性如此,令人恐懼。”光緒是皇帝,只要一發脾氣就無數人俯首在他面前。對那些太監宮女們來說,擡頭看一眼皇上,都是令人生畏的事情。末代皇帝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寫道,“每當回想童年,我腦子中便浮起了一層黃色,轎子、椅墊子、窗簾等等,無一不是黃色。要知道這些黃色只能自己擁有,從小就讓我形成了唯吾獨尊的意識。”

末代皇帝溥儀尚且如此,光緒更是如此。畸形的生長環境,健全的人格始終沒有完全發育起來,許多心理特徵仍然停在了兒童階段。這樣的結果就是:光緒成年後仍然變現出如同兒童一樣的缺乏耐心、又十分固執,一旦要有所需求就希望能立刻得到滿足。不僅如此,當光緒自我意識覺醒後,勢必希望能有所作爲,可大權被慈禧太后牢牢掌控,這讓他苦惱不已。根據光緒本人口述的病史記錄《病原》中記載,光緒遺精已經有20多年,臨死前一年每月很多次,冬天較爲嚴重,可見光緒體質很不好。

身體的抱恙,讓光緒更加苦悶,把怒火發在了御醫們身上,“屢服湯藥,寸效全無”、“名醫伎倆,僅止如此,實在可嘆!”光緒三十四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緒暴斃,臨死光緒的病症是這樣的:胸悶氣短,咳嗽不斷,大便不通,清氣不升,濁氣不降,全身疲倦乏力。到了傍晚時,肢體發冷,牙關緊閉,進入昏迷狀態,不久死亡。

110年前的冬天,北京城接連出了兩件大事。11月14日,38歲的光緒皇帝在被囚禁10年後,在瀛臺駕崩了。詭異的是,過了不到一天,74歲的慈禧太后也去世了。如此巧合讓人們產生了無盡的聯想和猜測。何況,據說兩天前光緒還在瀛臺水邊散步來着。

而就在光緒去世的當天,病入膏肓的慈禧太后就傳旨,立3歲的溥儀爲嗣皇帝,溥儀的父親,也就是光緒皇帝載湉的異母弟醇親王載灃,任監國攝政王。溥儀父子又是在兩天前就被早早招進宮內的。這不得不讓人懷疑,慈禧是不是知道自己已經來日無多,密令害死了一直與自己矛盾不斷的光緒皇帝。

要說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的親緣關係,其實還是很近的。光緒皇帝載湉的父親,醇親王奕譞是慈禧的老公咸豐皇帝奕詝的親弟弟。而且親上加親的是,光緒的母親也是葉赫那拉氏,是慈禧太后的親妹妹。所以,慈禧既是光緒的伯母,又是他的姨母。關係不可謂不親。可是,都說“無情最是帝王家”,在權力之爭面前這點親情又算得了什麼呢?

有清一代,從努爾哈赤幽禁致死他那有野心的弟弟舒爾哈齊,處死自己兒子褚英;多爾袞與侄子爭奪皇位,逼死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多爾袞死後又被侄子順治皇帝毀墓掘屍;到雍正與幾個兄弟之間爲了皇位你死我活的爭鬥,一切早有先例。

光緒當上這個皇帝也是一個意外。原因是,他的堂兄兼表兄同治皇帝載淳19歲便早早病逝,而又沒有子嗣來繼承皇位。而早就垂簾聽政的太后慈禧,也不願意從載淳的下一輩“溥”字輩中挑選接班人,因爲那樣一來,自己就成了太皇太后,再隔代垂簾聽政就沒有道理了。於是經過反覆權衡,選擇了親妹妹的兒子,年僅4歲的載湉。這樣繼續垂簾控制朝政也就順理成章了。

載湉被選中去宮裏當小皇帝,給位於宣武門內太平湖畔的醇親王府給來的大概不是喜悅。當慈禧宣佈載湉爲嗣皇帝時,醇親王奕譞竟然失態地跪下連連叩頭,嚎啕大哭直至昏迷不醒。也難怪,好容易得了個兒子卻失去了天倫之樂,今後只能以君臣相見。

載湉被抱上金鑾殿當上大清第十一位皇帝,比他的堂兄當初即位同治皇帝還要小兩歲。幼年的光緒受到慈禧悉心的照管,五歲時起就爲他選定學問和書法俱佳的常熟人翁同龢爲老師。翁同龢中過狀元,還當過同治的老師,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翁同龢從教授光緒啓蒙識字開始,與光緒以師生關係相處長達24年,後來自然成爲帝黨的一員。少年時代的光緒,在翁同龢的指點下,開始閱讀歷史典籍。他曾經以漢章帝爲題,以史爲鑑寫了一首五言詩,被翁同龢稱讚爲“帝王御書第一篇上乘之作”。

慈禧一方面對光緒着力培養,一方面又對他嚴加管教。爲了切斷光緒同他的父母之間的感情紐帶,甚至不讓他見自己的親生父母。慈禧的親妹妹思念兒子,帶着光緒喜歡的食品,要求進宮探望,每次都被慈禧無情地阻攔回去。直到多年以後,醇親王的福晉病危了,光緒才獲准重新邁進醇親王府大門。光緒在10多歲時就已經開始對此表示不滿,曾經爲了發泄心中的怒火,一拳打在花瓶上,弄得右手鮮血直流,把太監們嚇得魂不附體。

相反,慈禧竭力通過潛移默化樹立起自己與光緒之間所謂的母子關係。光緒後來稱呼這位姨媽爲“皇阿瑪”,也就是親爸爸,並一直使用着這個奇怪的稱呼。少年光緒胸懷大志,雄心勃勃,想如同先帝康熙和乾隆那樣,再次營造一代盛世。爲此他十分勤奮。老臣們都認爲,光緒是自嘉慶朝以來最勤勉的皇帝。他16歲時,就已具備了“披閱章奏,論斷古今,剖決是非”的能力。

自信滿滿的光緒,一到了慈禧面前就變得蔫了,慈禧常常大發淫威,訓斥這個皇帝。有一次竟然鞭笞了他,弄得光緒聽到大聲的動靜變膽戰心驚的,在慈禧那裏請安時竟至渾身發抖。慈禧這麼做,自然是爲了樹立威信,讓光緒絕對服從自己。

在光緒的婚姻大事上,慈禧更是表現出她的霸道和對光緒的控制。17歲的光緒,按照朝廷慣例該娶皇后了。他看中了江西巡撫德馨的女兒,可是慈禧卻處心積慮地安排葉赫那拉家族,自己弟弟桂祥的女兒做了皇后,也就是隆裕皇后。而光緒自己喜歡的人選,連退一步作爲嬪妃也得不到慈禧的允許。作爲皇帝,卻連選擇妃子的權力也被剝奪了,光緒遭受到難言的羞辱。難怪有人說:“皇帝名爲親政,實則雖君亦臣,母子實同君臣。”。

成年後的光緒開始親政了,可是這這是一個表面現象。搬到頤和園去的慈禧並沒有安心去頤養天年,而是時刻關注着紫禁城裏的一舉一動。她授意弄出一個太后“訓政”制度:“一切事件,先請懿旨,再於皇帝前奏聞”,“凡遇召見引見,皇太后升座訓政”,實質上與垂簾聽政並沒有什麼區別。

儘管如此,年輕的光緒皇帝還是利用這稍顯寬鬆的環境,開始試圖實現自己革舊圖新的抱負。他的身邊很快聚集了一批主張變法圖強的維新派人士,以至於形成了與慈禧的後黨相抗衡的帝黨,毫無疑問,這就引起了慈禧的警惕和忌恨。所以說,皇帝與太后之間的衝突已經不可避免。

中日甲午戰爭開始後,光緒極力拒和主戰。但是終因朝廷腐敗,軍隊國防外強中乾,清朝遭到慘敗,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痛定思痛之中,光緒極力支持維新派變法以圖國家強盛。1898年6月,光緒在帝黨支持下,毅然決定頒佈《明定國是》詔書,宣佈變法,這便是著名的戊戌變法。

慈禧沒有閒着,她隨即做出了反擊。幾天後,她一天內連發三道懿旨,逼迫光緒連下三道諭旨,做出三個重大舉措:一是解除了戶部尚書、軍機大臣翁同龢的所有職務;二是所有授任新的二品以上官員,均要到慈禧處跪叩謝恩;三是任榮祿爲直隸總督,由榮祿統轄北洋三軍。

這樣一來,實際上是架空了光緒,帝黨不僅失去軍機大臣的關鍵位置,朝廷其他人事大權也盡在慈禧掌握之中。爲了保險起見,她還將京津地區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光緒和他的帝黨已經註定難有作爲了。沒有退路可走的光緒只有硬着頭皮堅持走下去,試圖通過推進變法維新,造成既定事實,以鞏固自己的地位。戊戌變法的過程和失敗的原因不再贅述了,關於這些也是衆說紛紜。

結果卻是衆所周知的,是以康有爲、梁啓超出逃,譚嗣同、楊銳、劉光第、林旭、楊深秀、康廣仁等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被殺頭而告終。眠眠一次去北京時,曾經去尋訪過菜市口附近那處譚嗣同當年居住的瀏陽會館,如今故址還在,不過裏面已經成了破敗的大雜院。

光緒帝爲什麼沒有除掉慈禧?真的是沒能力嗎?

失敗後的光緒下場可想而知。這天深夜,慈禧太后從頤和園急忙回到宮中,宣佈重新訓政。幾天後臨朝訓政時,令光緒跪在面前大加訓斥,如同審訊一般。大臣散朝後,光緒被押去瀛臺軟禁起來。瀛臺是西苑的一個四面環水的小島,島上有亭臺樓閣,景色倒是秀美,原是清朝歷代帝后夏季避暑的所在。光緒被囚禁在那裏後,慈禧就令人拆掉了小島與外界唯一相聯的小橋。

每天早晨,用小船將光緒皇帝送到對岸上早朝。光緒也從此更加成了傀儡,上朝時難得開口,凡事都由慈禧決斷。散朝後,小船再將光緒送回瀛臺。其間,慈禧太后還曾經立端郡王載漪之子溥儁爲大阿哥,試圖取代光緒。不過由於得不到列強的支持,最後只好作罷。光緒被囚禁後不久,又一次遭受打擊。他最喜愛的珍妃因爲受牽連,被囚禁在其它地方。

1900年庚子之變,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慈禧倉皇出逃山西,臨行前下令將珍妃扔到寧壽宮外的井中溺死。珍妃的死讓光緒失去了精神寄託,身體也越來越差。1908年初,光緒皇帝得了感冒。誰也沒有想到的是,竟至一病不起,直到11月l4日,38歲的光緒死於瀛臺涵元殿。

關於光緒的猝死,人們猜測是慈禧害死了光緒,也是不無道理的。光緒被囚瀛臺後,各國列強對他的處境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關心。英、日駐華公使再三要求覲見光緒。英國在華報紙還發表文章抨擊慈禧。這讓慈禧既恨又怕,非常緊張。不久,就傳出光緒有病了,並下詔廣佈天下,遍求天下名醫爲光緒治病。給光緒看過病的醫生都認爲,光緒得的不過是並不嚴重的慢性病而已。當洋人向總理衙門建議,派一名醫術高的西醫給光緒看病時,慈禧立即派人回絕了。

光緒被囚禁中,受到慈禧的虐待,境況很慘。據說嚴冬季節,都沒有足以禦寒的被褥衣物。大殿的窗戶紙殘破不堪,也沒人來修。有同情皇帝的太監幫助他一下,便會受到慈禧的嚴厲懲處。他甚至吃的伙食也很差,甚至有飢餓難耐摘木槿花充飢的時候。慈禧對光緒這麼百般折磨,看起來真有將他往死裏逼的意思。

光緒生病前,仍然關心國事,早朝之際甚至還關注世界上發生的一些大事。他還一直在向慈禧的御前女官德齡學習英文。如此一副渴望東山再起,重掌朝政的樣子,怎麼能不引起慈禧擔心和嫉恨?

前些年,有關部門對光緒遺體頭髮進行了化驗,發現其中砷的含量高出正常值上百倍。地宮內並沒有污染的跡象,與光緒皇帝葬於一室的隆裕皇后,頭髮中砷的含量也很正常。而頭髮中砷含量的超常,正是慢性中毒的表現,從而證實光緒是死於砒霜中毒。

就連末代皇帝溥儀在自傳《我的前半生》中也說:“西太后自知病將不起,她不甘心死在光緒前面,所以下了毒手,這也是可能的。”似乎更證明了這個說法。不過這些都還只能算是猜測,光緒猝死依然是一個百年之謎。

光緒的一生,是幸運的,也是悲劇的。他能從一個無知孩童變成名義上的九五之尊,享受大清帝國至高無上的尊貴和奢侈,他是幸運的。他力爭變法,妄想依靠幾個文人墨客來奪權親政,不但連自己心愛的女人都不能保全,自己也深陷權力的泥潭,最終淹死在權欲之中。作爲一代君王,一個男人,他有無數次機會殺了慈禧,爲何不敢去殺?他是真的沒那個能力殺慈禧嗎?還是不敢殺?不捨得殺?也不能殺呢?

首先,想殺慈禧很難。無論一些書上如何貶低、抹黑那個老太婆,她都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從發生政變奪權,到她死去的這二三十年中,慈禧就是另一個武則天。清朝到了那個時期,已經爛到底了。外有各國列強虎視眈眈,內有各種農民起義和各懷鬼胎的權臣大佬,她還能維持那麼大的版圖,那是很需要能力和手段的。說慈禧根本就不懂治國的人,纔是一些真正幼稚可愛的人。

光緒,作爲一個兒皇帝。是在衆多平庸之輩中,被慈禧選中的幸運兒。作爲慈禧的侄子,光緒是慈禧一手帶大的。叢琴棋書畫,到文治武功,慈禧對於光緒的培訓,很像今天的特種兵,那是下了一番狠功夫的。所以說,光緒和慈禧之間是有感情的。不同之處在於,作爲一個合格的政治家,在權力鬥爭面前,慈禧是心狠手辣。爲了掃除障礙,她可以不顧一切去剷除對手。而光緒從小就在慈禧的強大陰影下長大,那種懦弱和膽怯,是我們這些自由之人無法理解的。光緒雖然沒有權力,但如果想弄死一個六七十的老太婆,他還是有很多種方法的。問題就在於,他既沒有那個膽量去做,也沒有理由去做。

作爲大清帝國的最高統治者,慈禧身邊有多少能人志士,而光緒手裏有什麼呢?慈禧是搞政變起家的,對於玩陰謀那一套,她比誰都清楚。光緒想刺殺慈禧,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但作爲皇權的繼承人,光緒從小接受的教育是文武雙全的。在大內之內,高手如雲,他如果真的有刺殺慈禧之心,還是能夠培養出幾個死士的。即使他不找人幫忙,無論是指縫藏藥,還是單掌劈喉……光緒都有能力殺掉慈禧的。但是問題在於殺掉慈禧之後怎麼辦呢?

對比明末的崇禎,光緒有他的能力強嗎?而當時效忠慈禧的大臣有哪些?有李鴻章、張之洞,有袁世凱、曾國藩……而光緒有誰?只有梁啓超和康有爲這些空談誤國的文人。就算光緒成功刺殺了慈禧,他能夠鎮得住這些大臣嗎?他能夠保全自己的性命嗎?如果真的發生那樣的事兒了,軍閥割據的場面就會提前發生。在沒有絕對把握權力之前,光緒去刺殺慈禧,那是百害無一利的事情。只有不懂權術的人,纔會想出如此幼稚的假設。

至於慈禧晚年爲什麼非要弄死自己的這大半個兒子,道理也很簡單。當時光緒已經被軟禁了十年,如果慈禧想殺他,早就把他給殺了,爲何非要在自己臨死之前殺掉這個和她有着幾十年感情的孩子呢?首先是因爲光緒纔在知道了慈禧病重之後,面露喜色,他隱隱感覺到他的機會來了。這纔是慈禧要殺他的主要原因。

慈禧考慮的不是個人仇恨,而是她死後的整個大局。如果她死後真的光緒上位了,就憑光緒那兩把刷子,他能夠駕馭得了大清帝國嗎?當時的保守派勢力那麼龐大,如果光緒再玩戊戌變法那一套,不但他自己會玩完,整個大清江山也會很快倒塌。任何一個人都不想看着自己一手經營幾十年的公司倒掉吧,慈禧也一樣。從自私的角度去想,如果光緒真的成功了,實行了君主立憲制,大清成功過渡到了文明社會,那所有歷史罪名都會推給慈禧,這是無論哪個人都會想到的結果。殺掉光緒,對慈禧來說,是再正確不過的選擇了。

光緒帝爲什麼沒有除掉慈禧?真的是沒能力嗎? 第2張

後期的很多文人,爲了貶低慈禧,而故意擡高了光緒。從光緒的所作所爲來看,就算沒有慈禧存在,戊戌變法就真的會成功嗎?就算戊戌變法能夠成功,成功之後的光緒又會是什麼樣子呢?他不過是想借助別人的力量來掘取皇權而已,他會真的放棄最高統治權,來推廣君主立憲嗎?作爲一個封建王朝的皇帝,他和唐宋元明那些末代皇帝一樣,無論怎麼做,都不會有好結果的。只要封建王朝的本質不變,其他的都是扯淡。換誰來當家,都將是一個鳥樣。這麼膚淺的道理,有人會想不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