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西晉迅速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西晉迅速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西晉從公元266年創建到公元316年滅亡,前後僅50年時間。如果從公元280年統一全國開始算起的話則只有30多年時間。因此西晉是個名副其實的短命王朝。後世在談及西晉滅亡的原因時總繞不開兩個人,一是傻子皇帝司馬衷,二是悍婦皇后賈南風。好像沒有這兩人,西晉的國運就會完全不同。事實果真如此嗎?其實不然。司馬衷無能,賈南風亂政只是加速了西晉滅亡的速度,而並非西晉亡國的根源。真正導致西晉短命的原因其實不在人身上,而是由兩項制度設計所引發。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西晉迅速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一、分封制跑偏了

衆所周知,西晉皇室司馬家族是從曹魏家族手中篡奪了皇位,因此司馬家族非常擔心權臣篡位的情況會在將來再次上演。爲了防範於未然,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決定採取分封制。他在全國各地分封了27位司馬家族的親王,每位親王都擁有5000戶到20000戶不等的采邑,並允許他們組建不超過5000人的私人衛隊。司馬炎的這項安排初衷是想通過分佈全國各地的宗室力量拱衛中央朝廷,一旦朝中有權臣作亂,地方上的宗室藩王就可以帶兵進京勤王。

從理論上來說,這一措施也沒什麼不妥。一方面,宗室藩王與京城的皇帝血濃於水,如果真有外敵出現,肯定是優先維護自己家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宗室藩王的軍隊數量有限,即便產生了不臣之心也難以挑戰中央朝廷。然而現實情況往往會與理論產生偏差,所以西晉的分封制很快就出現了嚴重問題。

公元290年,六位實力強大的藩王被任命爲人口稠密地區的軍事都督,他們指揮的軍隊多達數萬人。沒過多久,朝廷又允許軍事都督同時擔任地方行政長官。當軍政大權一把抓後,這些宗室藩王的封地自然就如同一個個小型的國家。

朝廷在賦予藩王大權的同時,又沒有相應的配套措施來遏制他們的力量,因此西晉藩王們很快就脫離了朝廷掌控。再加上藩王都是司馬家族成員,從理論上來說他們都擁有成爲皇帝的資格,所以他們也比其他人更容易產生篡奪皇位的野心。

二、門閥士族不受朝廷掌控

如果光是分封制產生了偏差,只要朝廷有足夠實力,那也足以遏制藩王的野心。可西晉的第二個嚴重問題就是中央朝廷孱弱無力。

從東漢末年到南北朝這段時期正好是門閥士族發展的黃金年代,雖然理論上皇帝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但皇帝的權力卻源自門閥士族們的支持,一旦失去這種支持,那麼皇帝也和普通人沒什麼區別。當年的曹魏家族就是沒抓牢這個方面才被司馬家族取而代之。

司馬家族掌權後特別重視與門閥士族之間的關係,並在制度上大開綠燈,給予他們許多特權。比如官位世襲、高門子弟的出仕門檻遠高於寒門子弟。這些特權削弱了皇帝控制官僚集團的能力,從而導致中央朝廷缺乏足夠的權威和實力。

公元291年,悍婦皇后賈南風爲了獨攬大權,一手策劃了召楚王司馬瑋進京殺大臣楊駿事件。此事如同打開了“潘多拉魔盒”,西晉諸藩王的野心一下子全部被激發出來,從而拉開了長達十五年的“八王之亂”序幕。

長期動盪嚴重破壞了西晉的社會秩序,皇室及地方藩王的力量都在不斷內鬥中被消耗殆盡。結果造成原本歸附西晉的北方遊牧民族趁勢起兵,混亂不堪的西晉王朝就這樣走到了歷史終點,並留下一個“五胡亂華”的爛攤子讓中原百姓飽受磨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