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司馬遷的一生是怎樣的?他是如何創作出《史記》的?

司馬遷的一生是怎樣的?他是如何創作出《史記》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司馬遷,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司馬遷生於夏陽龍門(今陝西省韓城市)。龍門又名禹門,相傳爲大禹導水所鑿。禹門鑿成,因有神龍賓看,大禹便於門上刻一"龍"字,遂稱"龍門"。每年三月,冰雪消融,幾千條鯉魚集於龍門之下,競相跳躍,登上龍門飛暇昇天,登不上的碰壁而返。

司馬氏爲黃帝時期重黎氏之後。重黎是兄弟倆,當年共工顓頊爭正統,共工戰敗,怒觸不周山,天柱折,地維絕,女媧煉石補天,顓頊命重黎二人“絕天地通”,重掌管天上三十三重諸神,黎掌管天下黎民百姓,從此人神殊途。當然這是神話傳說,按照世俗理解,重黎都是顓頊史官,專門記錄百官(諸神)和百姓紛雜人事的。

司馬氏世代擔任史官一職。周室變亂,跑到晉國,晉室再亂,族人各奔東西,或在衛,或在趙,或在秦。司馬遷便是入秦一支後裔。司馬遷祖上出了位名將,便是秦國蜀郡太守司馬錯。秦亡漢興,司馬家族漸趨衰落。

讀書改變命運,自古已然。司馬遷父親司馬談爲了重振家族榮耀,遂潛心苦讀,學天官(即祖上重的職業)於唐都,受《易》於楊何,習道論於黃子。漢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漢武帝頒佈招賢令,司馬談踊躍應詔,深受竇太后賞識,被封太史丞(太史令副官),“掌天官,不治民”。不久升任太史令(掌天文、曆法、撰史)。

司馬遷的一生是怎樣的?他是如何創作出《史記》的?

漢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司馬遷10歲,在老家熟讀《春秋》。《春秋》是孔子纂改的一部歷史書,意在伸張王權,闡明尊卑上下,“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這本書對司馬遷影響極大,後來司馬遷寫《史記》,好多事件和思想都用了《春秋》筆法。少年時期的司馬遷雖然過着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並不養尊處優,他經常深入田間地頭,跟貧賤飢寒的小夥伴打成一片,深諳人間疾苦。

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司馬遷隨家遷於茂陵。同時遷來的還有一位名震天下的道上大佬,名叫郭解,此公"爲人短小","不飲酒,出未嘗有騎",然而"關中賢豪(無論)知與不知,聞其聲爭相交歡"。後來司馬遷把郭解寫在《遊俠列傳》中,並且評價:"吾視郭解,狀貌不及中人,言語不足採者,然天下無賢與不肖,知與不知,皆慕其聲,言俠者皆引以爲名"。

司馬遷百思不得其解,這種看上去庸凡平常掉進人堆找不見的大佬究竟哪來這麼大魅力啊。但是道上混,好像就是這種人纔有魅力,《水滸傳》中的宋江,便是又黑又矮的猥瑣之相,近人杜月笙,長得也不咋地,都不會吹牛逼,可是偏偏有人跟着混啊。

漢武帝元朔三年(前126 年),司馬遷心懷大志,仗劍遠遊,"網羅天下放失舊聞",跨越陝、鄂、湘、贛、蘇、浙、皖、魯、豫九省,行程近三萬裏,歷時近三年。去了孔廟,"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祗回留之不能去"。去了屈原縱身一躍的汨羅江,"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爲人"。還去了韓信鑽褲襠的淮陰,"淮陰人爲餘言,韓信葬母,行營高敞地,令其旁可置萬家。餘視其母冢,良然"。

古人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意思是說,書本上的知識畢竟是死的,現實中的知識才是活的。許多知識書本上並不記載,但卻流傳於鄉里民間,需要我們去採擷,去整理,進行再創作。自古以來的寫作者都提倡“採風”,提倡“體驗生活”,說的就是這個理。司馬遷在三年的遊歷中瞭解到很多書本上未曾記載的見聞,比如漢高祖劉邦少年無賴,樊噲屠狗賣肉,張良給下邳黃石公提鞋,陳平跟嫂子不清不楚等等書本上“爲尊者諱”的知識點。

遊山玩水還有個功能,便是開闊眼界,壯大胸懷。孔子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又說,登泰山而小天下。一個人只有見慣了大自然的雄渾壯麗,才能感受到自己的渺小無用,從而產生謙卑自抑的心態,做個正常人。否則便是井底的蛤蟆,罐子裏的王八,整日看到巴掌大一片天,卻胡吹大氣,其實根本養不大。宋代蘇轍雲:"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故其文疏蕩,頗有奇氣。其氣充乎其中,溢乎其貌,動乎其言,見乎其文"。

所以大家如若有機會的話,我建議儘量出去走走看看。現在交通方便了,想去哪兒開上汽車,坐上飛機火車,“說走就走”,毫不費力。出去了,才知人世間有無數精彩。

漢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 ,司馬遷始靠父親蔭庇,得仕爲郎中,時年已經28歲。西漢初年,青年才俊們出仕的主要途徑爲舉賢良和舉孝廉,兩者都要從鄉曲(基層)往上逐級選拔,選拔前提是需在基層積累起巨大聲譽,得到鄉里三老一致認可。司馬遷常年遊歷江湖,沒在積累聲望上下功夫,"長無鄉曲之譽",沒有基層經驗,所以仕途上進展緩慢,只能憑藉父蔭入仕。

這就叫“上帝關了一扇門,便會再開一扇窗”。如果換了別人,舉不了賢良孝廉,便只能老死溝壑,像同時期“覆水難收”的主人公朱買臣一樣,差點活生生餓死,老婆都跟人跑了,只好靠乞討爲生,去死人墳頭吃供品。但是司馬遷有個當官的父親,這就“柳暗花明,豁然開朗”了。所以一個人的命運啊,不僅要靠自己努力奮鬥,還得靠父祖們努力奮鬥。

司馬遷的一生是怎樣的?他是如何創作出《史記》的? 第2張

郎中乃皇帝侍衛,執戟扈從,隨時以備差遣,秩比三百石。司馬遷由於學識淵博,身手敏捷(青年時遊歷大江南北,結識了好多英雄豪傑,練了一身武藝,跟孔子青年時差不多),深得漢武帝青睞,派他執行了好多重要任務。漢武帝跟秦始皇一樣,喜歡巡遊天下,一生巡幸二十八次,平均每年一次,司馬遷基本上每次都扈從在側。這些巡遊經歷爲他日後寫作《史記》積累了大量素材。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名師指路。司馬遷入仕後拜了一位名師,便是儒家大佬董仲舒。司馬遷本來學的是道家,自從跟着董仲舒學了儒家之後,便對孔子推崇備至,自許爲孔子“私淑弟子”(就是孔子沒教過他,但是自認爲孔子學生),後來給孔子作傳,將孔子推崇爲"至聖"。他的《史記》跟孔子的《春秋》一脈傳承。

孔子本來只是個開課外補習班的一介布衣,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就是“六藝”玩的挺溜,教了很多有出息的學生。即使在司馬遷生活的時代,地位也就爾爾(漢武帝以前一直是尊崇道家的)。但是司馬遷不僅把孔子編入《世家》,而且用孔子的很多言論給各位歷史人物定性,作爲權威性註解。孔子後來成爲千古一聖,司馬遷功不可沒。

司馬談擔任太史令期間,立志寫一部可與孔子《春秋》媲美的史家絕唱,奈何天不假年,沒寫完便去世了。國學大師王國維和顧頡剛等人考證,《史記》中《趙世家》、《刺客列傳》、《樊酈滕灌列傳》、《酈生陸賈列傳》、《張釋之馮唐列傳》、《遊俠列傳》等篇爲司馬遷"追紀父談語也"。明朝學問大家方苞亦曰:"秦滅漢興,文景以前,凡所論述皆其父所次舊聞"。

司馬談臨終拉着司馬遷的手滿含熱淚說:“餘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嘗顯功名於虞夏,典天官事。後世中衰,絕於予乎?汝復爲太史,則續吾祖矣。”我沒寫完的史書,你一定要幫我寫完,重振祖上榮耀。司馬遷痛哭流涕答應了。

漢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司馬遷守孝期滿,向漢武帝提出想繼承先父遺志,把父親寫半截的史書寫完。漢武帝非常支持他,馬上封他爲太史令。司馬遷一頭扎進圖書館,查閱瀚如煙海的資料,着手《太史公書》的寫作。《史記》最早一直叫《太史公書》,直到東漢中期才改稱《史記》。如果一切順遂,我們將看到一部與現在完全不同的《史記》。因爲司馬遷的前半生一直順風順水,深受漢武帝寵幸,對人生充滿理想和激情。換言之,沒有經受過社會殘酷的捶打。

司馬遷的一生是怎樣的?他是如何創作出《史記》的? 第3張

漢武帝天漢三年(前98),李陵兵敗被俘,朝堂上一片落井下石之聲。漢武帝問司馬遷,你怎麼看。司馬遷一直以來深受漢武帝寵幸,所以抱着對漢武帝的一腔"拳拳之忠"坦率地說,李陵是個忠孝之人,一向懷着報國之心。他雖然戰敗降敵,但是其功可以抵過。我看李陵並非真心降敵,他是想活下來找機會再回來,像蘇武一樣。漢武帝聽取了司馬遷意見,力排衆議,沒對李陵下手。

但是李陵讓漢武帝和司馬遷失望了。很快匈奴傳來消息,李陵娶了單于女兒,“教單于兵以備漢"。漢武帝聞知大怒,族滅李陵一家。司馬遷因替李陵說話而受株連,被判"誣罔"罪。漢律,"誣罔"罪是"大不敬"的欺君之罪,論罪當死。但有兩種辦法可以免死,一是“入錢五十萬贖死”,一是"死罪欲腐者許之"。司馬遷"家貧,貨賂不足以自贖",所以只能在死刑與腐刑之間做選擇。

漢朝還是個“刑不上大夫”的時代。“刑不上大夫”不是說大夫犯罪啥事沒有,而是說不給大夫動刑,給他留點體面,讓他自己了斷。李陵的爺爺飛將軍李廣便是不想下獄受刑,“無顏對獄吏”,拔劍自刎了。漢文帝舅舅薄昭犯了罪,漢文帝讓他自殺,他不幹,漢文帝便派了一幫人堵在薄昭府門前,披麻戴孝每天哭,薄昭無奈,只好上吊完事。

因此按照正常情況,司馬遷最體面的選擇,便是自殺,以死明志,留個清白身名。司馬遷最初也想一死了之,可是經過痛苦抉擇,他放棄了輕易地死,選擇了屈辱的生。讓他活下去的信念便是父親司馬談的臨終囑託。如果他死了,父子二人畢生心血便會付水東流,九泉之下見到父親,他會羞愧難當。他不僅是爲自己活着,更是爲父親活着,爲司馬氏列祖列宗活着。

他頓悟,人活着,有小孝,有大孝。"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揚名後世,以顯父母,此孝之大者也"。立身揚名,光宗耀祖,這是大孝,個人榮辱得失,這是小孝,不能因小失大。他明白,"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如果人的一生不能揚名顯榮,僅用一死抗爭不公,便"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異"。

想通之後,他“坦然受刑,面無慍色”。

但是凡事下決心容易,做起來就難了。受刑之後,他跟李陵一樣成爲世人笑柄,被世人唾棄,清明節都不敢給父母上墳掃墓。幸運的是漢武帝並沒有放棄他,雷霆雨露,皆是天恩,雖然他犯了罪,但是已經受到了懲罰,一碼歸一碼。傷好之後,漢武帝很快任命他爲中書令。中書令本由宦官充任,侍從左右,出納章奏,位卑權重,相當於明朝的“秉筆太監”。秦始皇身邊的紅人趙高,便是中書令。

但是司馬遷並非太監,只是受了宮刑而已,他從心理上接受不了這個職務,不想把自己跟太監相提並論(雖然在別人看來沒啥區別)。於是他絕意仕途,每天除了應付公務,便是閉門作史。經此一劫,他的三觀發生了重大變化。他最初寫史,是想光宗耀祖,像孔子作《春秋》一樣“讓亂臣賊子懼”。受刑之後,光宗耀祖不想了(死後都沒臉進祖墳,談啥光宗耀祖啊),也不想讓亂臣賊子懼了(自己因爲替亂臣賊子說話都被廢掉了,還能嚇唬誰啊)。這些雄心壯志完全破滅了,他的心態跟以前完全不同了。

他想寫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的遭遇得失,是每個人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如何面對和選擇。項羽寧死不肯過江東,荊軻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伯夷叔齊義不食周慄,餓死首陽山,屈原寧可跳河,也不同流合污,勾踐臥薪嚐膽,伍子胥一夜白頭。他把販夫走卒和刺客遊俠都寫入列傳,褒揚他們能夠活出自己的風采。

他把自己比作諸位前賢: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所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

《史記》便是司馬遷一部“發憤”之作。一個人生於世間,活的太過憋屈,胸懷一腔憂憤,有許多話想說,卻不知跟誰說,不知從何說起,只好寫下來給後人看。魯迅寫了一輩子文章,對此深有體會,他評價《史記》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離騷》便是屈原的憂憤之作,可見魯迅是讀懂了《史記》,也讀懂了司馬遷的。

司馬遷的一生是怎樣的?他是如何創作出《史記》的? 第4張

漢武帝太始四年(前93年) ,《史記》完稿。"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爲《太史公書》"。漢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司馬遷盍然而逝,享年六十歲(這是王國維先生的考證。司馬遷生卒年皆不確,本文所有時間皆爲後人考證時間)。

司馬遷祖塋在韓城西南十七裏的鬼東鄉華池、高門兩村,但是司馬遷伺墓卻在韓城南二十二里的司馬坡上,今屬芝川鎮,在鎮南二里。就是說,司馬遷去世後,並未埋入祖瑩。究其本因,便是司馬遷因受宮刑體膚不全,自愧於見祖先,於是歸葬在先人墓冢之側,西望祖塋。

唐朝時一位名叫牟融的詩人站在司馬遷墓旁,涕然泣下,作詩道:落落長才負不羈,中原回首益堪悲。英雄此日誰能薦,聲價當時衆所推。一代高風留異國,百年遺蹟剩殘碑。經過詞客空惆悵,落日寒煙賦黍離。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