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根據目前的資料考證,罍從商代晚期出現並流行於何時?

根據目前的資料考證,罍從商代晚期出現並流行於何時?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罍是中國古代大型盛酒器和禮器。流行於商晚期至春秋中期。體量略小於彝,罍有方形和圓形兩種,方形罍出現於商代晚期,而圓形罍在商代和周代初期都有。從商到周,罍的形式逐漸由瘦高轉爲矮粗,繁縟的圖案漸少,變得素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根據目前的資料考證,罍從商代晚期出現並流行於何時?

罍是什麼

《詩經·周南·卷耳》有:“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古文中與篚連用,指代祭祀。造型有圓形、方形兩種。圓形罍造型爲斂口,廣肩,豐腹,圈足或平底;肩部兩側有兩耳或四耳,耳作環形或獸首形;下腹部一側有穿鼻。方形罍多爲小口,

斜肩,深腹,圈足式,亦有少數爲平底;有蓋,蓋作斜坡式屋頂狀;下腹近圈足處亦有穿鼻。罍的器身一般都滿飾花紋,常見紋飾有饕餮紋、龍紋與蕉葉紋等。其衍生式樣有:方體小口圓肩平底式、方體小口圓肩圈足式、方體高頸狹圓肩高圈足式、大口短頸廣肩低體平底式等。繁縟的花紋配以厚重的胎體,顯得深邃神祕,凝重大方。

罍有泥質灰陶、白陶、印紋硬陶、原始青瓷及瓷製品,商、周至兩漢時期的遊行器。陶製品以小口短頸,圓肩,深腹圓鼓,平底形爲常見。商代後期至西周前期器物肩部有雙鼻,西周後期多無鼻。原始瓷製品在商代以斂口中,深腹圓底爲常見,在西周則以低領折肩或帶器鼻、圈足爲常見。

罍的種類

根據目前的資料考證,罍是從商代晚期出現,流行於西周和春秋。

根據目前的資料考證,罍從商代晚期出現並流行於何時? 第2張

《詩經》中經常提到罍,在《詩·周南·卷耳》中有這樣的記載:“我姑酌彼金罍”。金罍指的就是青銅罍,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姑且斟滿那酒罍”。罍的鑄造時期,正是周人逐漸擺脫殷商神祕繁縟的美術傳統,形成莊重素雅的自身風格的歷史階段。

從器型上來看,已由商代的瘦高形漸變爲矮粗形,肩部豐滿,同時通過加寬沿部和圈足,使全器達到了一個比商罍更加穩定的造型。在紋飾方面,浮雕都比較低,沒有商代器物上的那些聳出器表的銳角巨目;器物多處以夔龍、蟠龍和獸面作爲裝飾,但變形非常厲害,除目紋外其他細節都蛻化了,成爲一種裝飾意味很強的圖案。

罍的典故

早在西漢時期,罍已成爲王公貴胄們競相爭奪的藏品。據《史記·樑孝王世家》記載,漢文帝和竇後的兒子樑孝王劉武是當時有名的古物收藏家,在他的衆多藏品中有一件罍,被其視爲至寶。劉武臨死前立下遺囑“善保罍樽,無得以與人”,就是說千萬不要把罍給外人。

後來劉武的孫子劉襄繼位,史稱梁平王。他的王后姓任,史載此人驕橫跋扈、貪得無厭,得知府庫中有一件罍,便向樑王劉襄索要。劉襄寵溺任王后,便置祖訓於不顧,也不聽其祖母勸告,強行將罍取出,送給任王后,這件事在樑王府裏鬧得沸沸揚揚。

後有人將樑王與其祖母爭罍之事告於朝廷,漢武帝與羣臣商議後認爲樑王極爲不孝,理應懲處,於是下令將樑國削去八座城池,並將禍端任王后斬首於市。

這件因罍而起的血腥事件史稱“樑王爭罍”。兩千年後,此事引起了清代藏家吳雲的極大興趣。據說吳雲幼時在學堂讀到此處,判斷事件中的罍乃“三代(夏商周)以上法物”,並嘆息史家沒有談及其特徵和鑄造年代,甚是遺憾,一席話把私塾先生嚇了一跳。樑王之罍是不是“皿方罍”,沒人知道,但從此事件可以看出罍對古人有着極強的吸引力。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