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秦始皇吞併六國之戰中,爲何首先要拿韓國開刀?

秦始皇吞併六國之戰中,爲何首先要拿韓國開刀?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王嬴政在剷除了嫪毐、呂不韋兩大集團勢力之後,開始着手統一六國戰爭。首先從六國中最弱小的韓國開刀,恰巧此時韓國南陽假守騰獻城投降,秦王遂任命假守騰爲京師內史。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秦始皇吞併六國之戰中,爲何首先要拿韓國開刀?

戰爭過程

秦趙兩軍在肥及番吾作戰中,秦軍先後被殲約10萬人(參見肥之戰、番吾之戰),損失巨大,進攻受阻。但趙軍亦傷亡慘重。於是秦國便按原定的中央突破,由近及遠,逐個殲滅的方針,將主攻方向指向韓國。

前234年,秦攻韓,韓王安派韓非使秦,秦留下韓非,不久殺之。

秦王政十六年(前231年)九月,韓國南陽守騰主動投降並獻出南陽地(今河南境太行山南、黃河以北地區)。接收後秦國實際上卻以該地爲前進基地,作進攻韓國的準備。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內史騰率領秦軍突然南下渡過黃河進攻韓國,一舉攻克韓都新鄭(今河南新鄭),俘獲韓王安,繼而佔領韓國全境,滅亡韓國。秦國遂在韓地設置潁川郡,建郡治於陽翟(今河南禹州)。

戰爭評價

此戰,秦國用絕對優勢兵力,突然襲擊,將韓國一舉攻滅,佔領了地處“天下之樞”的戰略要地,在統一中國的戰爭中,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爲何秦始皇吞併六國之戰,首先拿韓國開刀?

這當然是有原因的。首先,韓國的地理位置太微妙了,它不偏不倚,正好堵在秦國函谷關前面。

這就尷尬了,相當於在秦國的大門口堵上了一塊大石頭。秦國軍隊要外出對六國進行友好訪問,就不得不首先搬開這塊大石頭。其實,早在秦惠文王時期,秦國就打算直接滅掉韓國。

只不過,那時候還沒有滅國這種先例,此舉會引起六國的攻擊。秦國雖然強大,但也無力同時與六國作戰。所以,秦國就放棄了滅掉韓國的打算。

到秦始皇時期,秦國國力大幅度增加,不再懼怕六國聯手,攻取韓國就成了首要之舉。其次,拿韓國開刀,可以獲取寶貴的戰略資源。

在戰國七雄中,韓國地盤最小,實力最弱,可韓國擁有天下著名的鐵礦。韓國依靠豐富的鐵礦石,再加上精巧的製作工藝,從而製造出質量水平很高的武器,深受各國歡迎。

韓國製造的武器一是強弓勁弩,以至於有“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的說法,能射800米之外,“遠者括蔽洞胸,近者鏑弇心”。

秦始皇吞併六國之戰中,爲何首先要拿韓國開刀? 第2張

二是刀劍,韓國刀劍“陸斷牛馬,水截鵠雁”,那是相當厲害。

秦國攻佔韓國後,就可以利用韓國的戰略資源,發動下一步統一之戰。再者,是出於戰略的考慮。秦滅六國的戰略有兩個內容,一是乘六國混戰之際,秦國"滅諸侯,成帝業,爲天下一統"。秦王政採納了尉繚破六國合縱的策略,"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從內部分化瓦解敵國

二是繼承歷代遠交近攻政策,確定了先弱後強,先近後遠的具體戰略步驟,李斯建議秦王政先攻韓趙,"趙舉則韓亡,韓亡則荊魏不能獨立,荊魏不能獨立則是一舉而壞韓、蠹魏、拔荊,東以弱齊燕"。

這一戰略步驟可以概括爲三步,即籠絡燕齊,穩住楚魏,消滅韓趙,然後各個擊破,統一全國。在這種戰略方針指導下,一場統一戰爭開始了。這所謂的“遠交近攻”,是先消滅韓趙。那麼,秦國爲何不攻打同樣是鄰居的趙國呢?

其實,在攻打韓國之前,秦國還真是與趙國展開了一場惡戰。然而,趙國的實力比較強大,哪怕長平之戰中被白起坑殺了40萬士兵,還沒有失去戰鬥力。暫時拿不下趙國這個硬骨頭,就只好先從相對弱的韓國下手了最後,也是韓國自己作死。

我們再翻開地圖,發現韓國位於秦國、楚國、魏國、齊國之間,可謂四面受敵,歷來就是“四戰之地”,戰爭頻繁。照說,在夾縫中生存,就應該夾起尾巴做人,搞好與鄰居們的關係。可韓國倒好,常常扮演“見風使舵”的角色,反覆無常

這就是說,秦國強大,韓國就倒向秦國,做秦國的“跟屁蟲”;楚國打了勝仗,又趕緊撲向楚國的懷抱。對,“朝秦暮楚”說的就是韓國。不僅如此,韓國還欺負比他更弱的國家。戰國初期,韓國就滅掉了鄭國。

基於此,韓國在戰國七雄中人緣非常差,誰也不待見他們。於是,當秦國將領內史騰率領虎狼之師攻破韓國時,其餘戰國五雄,都作壁上觀,無人施以援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