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秦國滅六國的過程中,爲什麼最先解決的是韓國?

秦國滅六國的過程中,爲什麼最先解決的是韓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戰國時期的韓國,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作爲兩千多年前中國戰國時代“七雄”裏版圖面積最小,綜合實力最弱的一家,韓國在整個戰國中後期,主要就給人一大印象——挨秦國揍!

被揍的有多慘?可以“不完全統計”一下:從公元前391年(韓烈侯九年)到公元前244年(韓桓列侯二十九年)這147年裏,秦韓雙方就爆發了二十次大規模戰爭,絕大多數都是以韓國慘敗告終,翻看戰國策裏,動輒就是“秦伐我”“秦拔我”“秦擊我”“秦悉拔我”等描述,戰場上被花樣吊打,國土當然也是被秦國肆意宰割,到了公元前244年被“秦拔我十三城”後,韓國已經丟光了所有戰略要地,自然也不出意外,十四年後被秦國輕鬆吞併,變成了秦國的“潁川郡”,成了“七雄”裏第一個亡國的國家。

換句話說,秦國一統天下的大業,“奮六世之餘烈”的全過程,就是“踩着韓國”當跳板。而且參考一下秦國的整個戰國時代的戰史,雖然和“戰國七雄”裏的其他幾家也不少打,可“揍韓國”的次數,統計下來就是最多。哪怕韓國多次臣服,幾乎一捱揍就割地,可秦國就是認準了他,逮住機會就是一頓揍。戰國“對手”這麼多,秦國怎麼偏偏這麼喜歡“踩韓國”?

秦國滅六國的過程中,爲什麼最先解決的是韓國?

首先一個天然原因,就是韓國特殊的戰略地位。

“戰國七雄”裏,韓國屬於“四戰之地”,幾乎東南西北都有強敵包圍。而對於秦國來說,韓國的地理位置更是重要:韓國的地形,是南北長東西窄,本身就是當時“天下嚥喉”,特別是其境內的東西交通,更是沿着宜陽、洛陽、成皋、滎陽組成豫西通道。這一條要道,不止是秦國西進的坦途,到了後來的楚漢戰爭時期,也被劉邦項羽爭到頭破血流。秦國拿下韓國,東進就是一馬平川,關東諸國取道韓國進攻秦國?那也同樣是踩了跳板。

所以,正如蘇轍所說,戰略位置重要的韓國,對於秦國來說就是“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這可不止是個“弱鄰居”,更是必須首先拔除的心腹大患。特別是公元前266年,范雎正式在秦國拜相,“遠交近攻”成爲秦國東進的既定國策後,韓國的一座座要地,當然更成了秦國的靶子。從公元前262年到公元前260年,秦國步步爲營,吞併韓國的南陽野王等地,朝着韓國重鎮上黨猛撲過來,這才導致戰國“第二強國”趙國捲了進來,引發了戰國歷史上空前慘烈的長平大戰。

秦國滅六國的過程中,爲什麼最先解決的是韓國? 第2張

以這個意義說,別看韓國在“七雄”裏實力排最末,但因其特殊的戰略地位,戰國的各路強國只要“想幹大事”,必然就要瞄準他。放在戰國“強國對撞”的大戰役裏,韓國更常常扮演“爆發點”的角色。被秦國“瞄着打”,那是一點不奇怪。

而第二個重要原因,就是韓國自身強大的資源與軍工業。

韓國坐擁“四戰之地”,但其境內物產十分豐富,農業也十分發達,鐵礦儲量也十分豐富。對於戰爭擴張來說,這本身就是急需的資源。更重要的是,雖然國力較弱,但韓國卻有着戰國頂級的軍工業。比如作爲核心技術的弓弩,韓國就有着“天下勁弩皆從韓出”的美譽。《史記》裏更稱讚“天下之劍韓爲衆”。即使兩千多年後的今天,在鄭州二里崗等地出土的戰國時代韓國鐵農具等物件,其強大的技術含量,依然叫多少後人驚歎。

可以說,放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四戰之地”的韓國,卻有着叫各強國垂涎不已的資源與“核心技術”。在志在一統天的秦國眼裏,這些更都是千金難買的寶貝。自然不惜千軍萬馬也要弄到手。

甚至到了戰國末期,韓國登峯造極的“核心技術”,還給秦國來了個“神助攻”:公元前246年,韓桓王派工匠鄭國入秦,打算用“給秦國修水利”的辦法來消耗秦國國力,反而造就了戰國曆史上的驕人工程“鄭國渠”。憑着這強大水利工程,“關中爲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秦國不但國力迅速富強,一統天下的腳步也從此加速。如意算盤,反而加速了韓國自己的速死。

秦國滅六國的過程中,爲什麼最先解決的是韓國? 第3張

而這,也恰是韓國“捱打”的最重要原因:自己“作”。

其實,位於四戰之地的韓國,並非沒有強國的機會,與秦國一樣,韓國早年也曾有過“變法圖強”,變法後的韓國,也緊跟戰國潮流,確立了郡縣制等封建制度。憑着自身的雄厚資源與強大技術,韓國的崛起原本不該是難事。

可最困難的地方就在這裏,韓國始終沒有理順內部的關係,就以其歷任相國來說,幾乎多是宗室貴族成員,韓國曆史上的14個相國,6人都有宗室背景,除了少數人才外,大多都是庸碌無能之輩。而且韓國用人,多用“相惡之臣”,且“主上卑而大臣重”。朝堂上的內鬥內耗成了常態。戰國法家韓非的那些激揚文字,振聾發聵的思想,絕大多數都拿着韓國當“反面教材”。

這樣的情形下,就是有再雄厚的資源與技術,韓國也雄起不起來,反而是一打敗仗,就給人做嫁衣裳。但更“作”的就在這裏,本身國力有限,韓國卻常常對於外部的戰局,缺少清晰的戰略判斷。特別是強秦崛起後,面對“連橫”“合縱”的戰略選擇,韓國的做法,往往是首鼠兩端,“合縱”攻秦後吃了敗仗,“連橫”的時候又跟着秦國討便宜,結果韓國無論勝敗,就是先拿着他宰。

日久天長,韓國也就沒了脾氣,反而形成了習慣:一挨秦國揍,就割地換和平。就幻想着妥協能換來太平,吃眼前虧也無所謂。特別諷刺的是,到了亡國前夜,韓國還幻想着“換和平”。公元前233年,韓國末代統治者韓王安對秦稱臣,公元前231年,割到“裸奔”的韓國,又把南陽割讓出去,次年就被秦國滅國。可以說,就是活活“跪死”的。

內部傾軋,對外無能,下跪到死。這全程亡國的過程,對於後世兩千多年的人與事,哪怕拋開立場,也堪稱是生動的模板與教訓。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