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可行性有多高?通過兩個案例就能知道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可行性有多高?通過兩個案例就能知道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7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魏延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北伐曹魏,名將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謀:效仿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魏延親自率領五千精兵從子午谷快速趕到長安,一舉拿下長安和潼關,而諸葛亮大軍出斜谷進兵長安、潼關,兩軍異道會師於潼關。對於魏延的這一建議,沒有得到諸葛亮的同意。對此,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這是因爲諸葛亮一向用兵謹慎,認爲此計過於兇險且難以成功,故棄而不用。

在此基礎上,後世有人認爲諸葛亮過於謹慎,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是大大地失策,錯過了絕好的時機;也有人認爲,諸葛亮不採用的原因是,諸葛亮根本不打算攻打長安,他的目標應當是先取涼州,然後步步爲營、逐步蠶食曹魏。那麼,問題來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是否可行?看看這兩個案例,你就明白了!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可行性有多高?通過兩個案例就能知道

首先,《魏略》的記載:“夏侯楙爲安西將軍,鎮長安。亮於南鄭與羣下計議,延曰:‘聞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茂聞延奄至。比東方相聚合。’亮以爲此縣危,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延計。”

依《三國志》補註《魏略》的記載: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延曾在軍議上提出建議,因長安守將夏侯楙怯而無謀,故願自請精兵五千,由子午谷直取長安,並認爲夏侯楙一定會棄城逃走,而諸葛亮認爲此計懸危而不用。對此,在筆者看來,魏延的子午谷奇謀,之所以得不到諸葛亮的採納,並非諸葛亮的緣故,實在是這個方案的成功率太低了。在魏延之後,歷史上就出現了兩個相關案例,這無疑佐證了諸葛亮的判斷。

一方面,陳壽在《三國志》中記載:四年,朝洛陽,遷大司馬,賜劍履上殿,入朝不趨。真以“蜀連出侵邊境,宜遂伐之,數道併入,可大克也。”帝從其計。真當發西討,帝親臨送。真以八月髮長安,從子午道南入。司馬宣王溯漢水,當會南鄭。諸軍或從斜谷道,或從武威入。會大霖雨三十餘日,或棧道斷絕,詔真還軍。

太和四年(230年),曹真入朝,接替曹休,遷爲大司馬,賜劍履上殿,入朝不趨。曹真上表認爲蜀漢多次犯境,建議數路大軍攻伐蜀漢。對此,魏明帝曹叡採納,但是司空陳羣反對從斜谷進軍的計劃,曹真再次上書要求從子午道進攻漢中,陳羣再一次陳述不能出兵的理由,且認爲大規模征戰,花費實在太大了。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可行性有多高?通過兩個案例就能知道 第2張

值得注意的是,曹叡下詔將陳羣的意見提供給曹真參考,也即讓曹真自己定奪。但是,曹真卻據此詔書隨即出發,改從子午道攻打蜀漢;另遣大將軍司馬懿經漢水進軍,郭淮、費曜等部或從斜谷入、或從武威入。後因漢中艱險,會逢雨季,棧道遭雨水沖刷斷絕,曹真用了一個月,才走了一半路程,朝中大臣華歆、楊阜、王肅等都上疏勸魏明帝下詔撤軍,至九月,曹真只得受詔撤退。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子午谷奇謀中的子午道,非常崎嶇艱險,曹真大軍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才走了一半的路程,如果要通過子午道的話,則需要兩個月左右的時間。

與此相對應的是,魏延之前向諸葛亮表示,自己從子午谷通過,不到10天就可以到達長安,這顯然是比較樂觀的想法了。一旦諸葛亮真的授予魏延兵馬,那麼,魏延很可能難以迅速通過子午谷,時間一長,不僅糧草補給比較困難,也會增加被曹魏將士發現的風險,從而陷入到進退兩難的困境之中了。

另一方面,明朝末年,闖王高迎祥就是子午谷兵敗被殺的。高迎祥(1591年~1636年),字如嶽,陝西安塞(今陝西延安市安塞區)人。高迎祥是明朝末年起義大軍的第一代闖王,在他被殺之後,李自成成爲第二代闖王。

崇禎皇帝爲了消滅高迎祥,派出了孫傳庭,任陝西巡撫。孫傳庭這位名將可以說是高迎祥的剋星。孫傳庭到任之後,重新組建大軍,在陝西榆林招募鄉勇,組建了秦軍。這支大軍經過短暫的訓練,開赴戰場,卻展現了強大的戰鬥力,成爲明末與關寧鐵騎等齊名的精銳部隊。而且孫傳庭下決心恢復生產,平定陝西一帶的叛亂。而在此時,高迎祥企圖通過三國時期的子午谷,偷襲西安,出其不意佔據陝西。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可行性有多高?通過兩個案例就能知道 第3張

對於闖王高迎祥來說,親率大軍走子午谷小道,走了15天,當精疲力盡走到子午谷口的時候,卻被孫傳庭的2萬大軍的埋伏。最後經過4個晝夜的激戰,高迎祥軍隊全軍覆沒,而高迎祥自己也被俘虜,直接被押送到京城,崇禎爲了報仇雪恨,直接下令,將高迎祥直接凌遲處死。對此,在筆者看來,高迎祥的這個案例,表明子午谷是一個適合埋伏的地方。對於孫傳庭來說,正是因爲提前埋伏了大軍,並利用了子午谷狹窄的地形,從而全殲了高迎祥率領的大軍。因此,非常明顯的是,在三國時期,諸葛亮很可能就是擔心曹魏一方會進行伏擊,從而不同意魏延的子午谷奇謀。

最後,子午谷,南北縱向,長約三百三十公里,北起陝西省長安縣西南秦嶺山中,南至石泉縣;北方出口稱“子口”,南方出口稱“午口”。子午谷懸崖絕壁,棧道無數,其險要的原因乃在於秦嶺。秦嶺又稱爲終南山,山勢西高東低,爲長江、黃河兩大流域的分水嶺。子午谷圍於其中,其山勢之險峻,途徑之惡劣,則可想而知。對於魏延的子午谷奇謀,雖然理論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不過因爲風險太大,可能會讓本就弱小的蜀漢雪上加霜,所以沒有被諸葛亮採用。當然,對於諸葛亮來說,之所以不願意採用這一方案,也是因爲在北伐中原的過程中,諸葛亮主張先攻打隴右涼州一帶,而不是直接偷襲曹魏重兵把守的長安。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可行性有多高?通過兩個案例就能知道 第4張

對於蜀漢丞相諸葛亮,之所以要主攻曹魏隴右和涼州一帶,一是因爲這裏對曹魏的威脅沒有關中大,所以曹魏在該地區的兵力相對薄弱。第二是諸葛亮覺得在自己有生之年是不可能打下關中的,但是可以打下隴右,獲得戰馬、糧草等物資,也即訓練一支精銳的騎兵。三是因爲隴右涼州一帶地勢相對較高,具有居高臨下的優勢,這便於蜀漢之後對曹魏的用兵。當然,非常可惜的是,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的時候,因爲馬謖失守街亭的緣故,諸葛亮攻佔隴右的計劃功虧一簣,在此之後,因爲曹魏有了防備,這促使諸葛亮最終沒能實現佔據隴右和涼州的目標。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