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爲何說陸九淵的“心學”源自於張天師?陸九淵和張德清是什麼關係

爲何說陸九淵的“心學”源自於張天師?陸九淵和張德清是什麼關係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心說》一文由宋末第三十代天師張繼先著於江西貴溪上清龍虎山天師草堂,即如今的上清宮內。“心學”則是南宋陸九淵在江西貴溪上清鎮應天山上聚衆講學,於象山精舍首創。因應天山山形如象,故改其名稱之爲象山,自號象山翁,世稱陸象山。《心說》與“心學”的誕生地都在今天的貴溪上清鎮的區劃內,兩地相距僅數公里。

從時間上看,張繼先生於1092年卒於1128年,而陸九淵生於1139年卒於1192年。也就是說陸九淵無論是怎樣的名儒,已故去的張繼先也無法受教於陸氏。而作爲晚輩的陸九淵能否對先輩張繼先的學術文章有所耳聞,並受其影響,此則有說。因爲龍虎山在茲,大上清宮在茲,天師府在茲,張天師家傳在茲,當然應天山上的象山精舍也在茲。

爲何說陸九淵的“心學”源自於張天師?陸九淵和張德清是什麼關係

這裏我們有必要先介紹一下張繼先。張繼先,字聞嘉,號翛然子。少聰穎,9歲承襲天師教法,序列天師第三十代。宋徽宗時先後4次奉詔入朝,奏答策問,深得崇信道教的徽宗賞識,賜號虛靖先生,後封爲正一靜應顯佑真君。並賜緡錢派江東漕臣於龍虎山劃地大力興建龍虎山上清觀,政和三年(1113),宋徽宗恩准由觀升之爲宮,名之爲“上清正一宮”。徽宗嘗問:“修丹之事若何?”張答:“此野人事也,非人主所宜嗜。陛下清靜無爲,同符堯舜足矣。”不悟的徽宗仍迷戀方術,崇信熱衷方術的道士林靈素。林亦曾書詔張繼先。張非但不爲所動,反而致信勸其自重,並明言:“飄笠無情,雲煙奚取。金門紅霧,漫爲天上之遊;白石清泉,方保山中之適。”宋徽宗曾下詔於京東建下院供張繼先起居,並賜額“崇道”。張繼先志在清虛沖淡,固辭以歸。後他在《還山》一詩中寫道:“長年京國甚羈囚,丘壑歸來始自由。流水有聲如共語,閒雲無跡可同遊。猿依鬆影看丹竈,鶴與蘆花入釣舟。如此棲遲良不惡,紅塵何事辱嗚騶。”詩中充滿對自由的渴望和對官場奉迎拜謁的厭惡。作爲道門的領袖,他力主“法即是心,心外無法”。他說“妄念紛紛且失真,符圖訣咒費精神。”著有《明真破妄章頌》,尤以《心說》爲著。《全宋詩》錄其詩作52首。靖康二年(1127)應宋欽宗亟詔入闕,行至泗州天慶觀(今江蘇宿遷),遂卒,逝前以印劍付其叔張朝英,並示其爲三十一代天師。時年36歲。而此時正值開封破城,徽、欽二帝去國之日。

爲何說陸九淵的“心學”源自於張天師?陸九淵和張德清是什麼關係 第2張

陸九淵,江西金溪青田人,雖說兩人在時間上相隔數十年,然在地理位置上,用陸九淵的話說:“貴溪、安仁(今爲餘江)、金溪三邑最爲比鄰。”人們往來、通婚、交友、向學,習以爲常。如《留侯天師世家宗譜》中就記載了28代天師的孫子張仲英娶陸氏女爲妻,並生育五子。陸家與張家,當有親戚關係。其實陸九淵自己的表姐就嫁給天師後裔張琬。當83歲的張琬去世時,陸九淵親自爲之寫了《張公墓誌》。文中記述了表姐夫的行狀,還特別交代了“子明之來求志其墓。其繼室,餘表姐也,明之又嘗從予遊,不可辭”。

爲何說陸九淵的“心學”源自於張天師?陸九淵和張德清是什麼關係 第3張

陸九淵在給王謙仲的信中曾詳盡地描述了貴溪應天山的美景及將其改稱象山的經過:“鄉人彭世昌新得一山,在信之貴溪西境,距敝廬兩舍而近。”其實不只是地緣上相近,陸九淵亦與張天師家多有書信來往。如三十二代天師張守真,字正應,去世時,陸爲之撰寫《挽張正應》。詩中說:“海門晝夜吼奔雷,卻立吳山亦壯哉。前殿神仙三島邃,正陽閶闔九天開。玉階恭授太官賜,象簡親承御墨回。多少簞瓢蓬甕士,輸君留宿兩宮來。”他對天師的行止,看來十分了然。而且,如果無親友間的聯繫,斷不會送寫輓詩。在《陸九淵集》中尚存有《與張德清》的一封信。此信不長,抄錄如下:

積年聞季悅、元忠諸友稱道盛德。比歲屢得欵集,益有以信諸賢之言。又聞久有退居自養之舉,尤切嘆仰!近者忽又聞有不屑道士以淫侈不軌之事引誘小子健訟以相誣毀,深用不平。然在左右,正宜高舉以遂初志。何必與此輩較勝負於流俗之中哉?流俗之所謂勝者,豈足爲勝。流俗之所謂負者,豈足爲負。左右平時與諸賢交遊,當問道之勝負,不當問流俗之勝負。又聞季悅言德清其初浩然有引退之文,且又別求賢者以嗣其事。而盛族乃有“茅不可試火”之語。此可謂不勝俗陋鄙猥之言。切不宜以此等語虧損盛德。更願深思,追還素志。他日同來象山頂頭,共談大道。此乃真天師,非俗天師也。

信中說“比歲屢得欵集”,且又以“真”“俗”天師相勸,可知陸張二人相得既深且久。

張德清何許人也?他是三十二代天師張正應(即張守真)的次子。因嗣教的老大張景淵於淳熙六年羽化(1179),而其子慶先尚幼,故代爲署理教事長達11年。陸九淵敢有“真天師”與“俗天師”之判,且又樂邀張德清於象山頂頭共談大道,可見他應該在與張正應、張德清、張季悅的交往中對乃祖張繼先的道德文章有所瞭解,否則不會以大道稱之。反觀陸與朱熹的書信往返,辨析問難,動輒千言,皆未提及“共談大道”。可以想見,陸張二人於“大道”當有會心共鳴之處。以上是《心說》與“心學”的地緣與人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