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孫之獬身爲漢人,爲什麼主動提出推行剃髮令?

孫之獬身爲漢人,爲什麼主動提出推行剃髮令?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孫之獬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爲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清朝初期,對全國實行的《剃髮令》最早是由一位漢人提出,他就是孫之獬。孫之獬是明朝進士,後來跟隨魏忠賢一黨,日子過的那叫一個舒舒服服。等崇禎皇帝除掉魏忠賢后,孫之獬雖免去一死,但被朝廷革職爲民。後來清軍入關,孫之獬爲了討好他們,主動剃髮易服,此舉遭到了漢臣的鄙視。結果他便主動提出推行《剃髮令》,所以這條法令他算是始作俑者。

孫之獬,在明末清初時期,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人物,他的所作所爲也在歷史上,留下了極爲不光彩的一頁。在明朝期間,孫之獬投靠閹黨,被革職爲民。滿清入關後,他主動上書清廷,倡議“剃髮易服”,給漢民族留下了極爲痛苦的記憶,被漢族人罵作“漢奸”。

那麼,孫之獬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他爲什麼會被人肢解而死呢?

孫之獬身爲漢人,爲什麼主動提出推行剃髮令?

孫之獬是山東省淄川縣人,生於明萬曆十九年。萬曆四十三年,24歲的孫之獬中舉人。天啓二年,31歲的他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後任職翰林院檢討。兩年後,孫之獬的父親去世,他回家奔喪,期滿後回京升職爲翰林院侍講,官至正六品。天啓7年間,受命擔任順天鄉試主考宮。

孫之獬發跡之時,正是閹黨魏忠賢權盛之際。孫之獬依附魏忠賢,撈取了不少好處,也跟着魏黨吃香喝辣。

不過,這樣的好日子,隨着崇禎帝朱由檢的即位戛然而止。

崇禎帝即位後,開始對魏忠賢進行清算。在魏忠賢上吊自殺後,官員們紛紛上疏,要求崇禎帝下旨,銷燬由魏忠賢主持編撰的《三朝要典》。

按理說,孫之獬應該是識時務的,閹黨已覆滅,其著作自然在毀禁之列。但孫之獬居然逆流而動,上奏請求崇禎帝爲《三朝要典》作序,這顯然是極爲不明智的舉動。

好在崇禎帝不糊塗,下定決心焚燬《要典》。孫之獬急了,跑到崇禎帝面前,痛哭流涕地高喊着“《要典》必不可毀”。回來後,又給皇帝上了一疏,力陳不能焚燬《要典》的理由。

孫之獬的執迷不悟,終於惹惱了崇禎帝,他被一紙詔書“削籍”,回到老家臨川,做了一名鄉紳。

滿清入關後,53歲的孫之獬響應號召,和衆多的明朝官員投入了清廷的懷抱,被原職錄用。而後,又被升任爲禮部右侍郎,做到了二品高官的位置。

孫之獬滿心感恩,尋思着大清對咱不錯,咱是不是應該有所表示啊。

適逢清廷倡導漢人“剃髮易服”。孫之獬認爲報答清廷的機會來了,不但自己第一個帶頭剃髮換裝,還命令府裏的一干衆人全部效仿他,分分鐘就剃髮易服完成。《順治實錄》載:“孫之獬於衆人未薙髮之前、即行薙髮。舉家男婦、皆效滿裝。”

這就帶來一個問題,清廷在上朝的時候,滿漢官員是分兩班站立的。孫之獬站漢班吧,漢臣因他從滿俗而不屑與之爲伍。站滿班吧,滿臣又認爲他是漢臣而不受。這搞得孫之獬狼狽不堪,鬧出諸多笑話。

孫之獬身爲漢人,爲什麼主動提出推行剃髮令? 第2張

孫之獬一怒之下,乾脆上疏皇上:“陛下平定中國,萬里鼎新,而衣冠束髮之制,獨存漢舊,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從陛下也!”

就是這一份奏摺,讓清廷下定決心頒發剃髮令:“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

自此,滿漢之爭進入白熱化,各地漢人紛紛揭竿而起“保我髮膚”,反對滿清的統治,無數漢族民衆爲此遭到屠戮。

當然了,滿清推行“剃髮令”是既定政策,不能全賴在孫之獬一人身上。即便沒有孫之獬的迎合之舉,滿清也會一如既往地將“剃髮令”貫徹到底。只不過孫之獬剛好迎合了滿清而已。

順治三年,孫之獬因在招撫江西時玩忽職守,將朝廷官職私相授受,擅自爲軍事將領加官。這引起了清廷的猜忌和懷疑,於是他被貶職回到家鄉淄川。

恰好在此時,高苑人謝遷率千餘衆組成義軍,舉起大旗反清。

孫之獬身爲漢人,爲什麼主動提出推行剃髮令? 第3張

順治五年7月,義軍攻到臨川城下。淄川知縣劉修己病急亂投醫,抓住賦閒在家的孫之獬這根稻草,希望他能施以援手。

沒想到,臨川城內的義軍細作乘人不備,裏應外合,從城牆上垂下繩索,引導義軍士兵攀上城牆,進入城內,並打開了城門。臨川城瞬間被義軍攻破了。

孫之獬成了義軍的俘虜。

謝遷勸說這位朝廷前高官投降,卻遭到了孫之獬的破口大罵。義軍只好將他關入大牢,希望他能改變初衷。但孫之獬仍然怒罵不止,而且一連絕食五天。

被逼急的義軍想出了一個損招,將孫之獬的4個孫子綁來,逼迫他投降。但孫之獬還是不爲所動,寧死不降。義軍又當着孫之獬的面,逐一砍下了他孫子的人頭,孫之獬依然高聲叫罵。

氣瘋了的義軍,隨後用針線把他的嘴脣縫了起來,還是阻擋不了他發出低吼的嗚咽聲。最後,義軍將他肢解了。

當然,有一種傳說來自於談遷的《北遊錄》。說義軍對孫之獬的變節行爲深惡痛絕,在將他殺死後,用錐子遍刺其身,並插上頭髮,意爲“我爲汝種發”,以報復他上疏“剃髮易服”的行爲。

不過,這種傳說不見於任何正史書籍。

倒是孫之獬死後,清廷不但沒有爲他發放一丁點撫卹,反而後來還將他編入了《貳臣傳》。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