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玄奘是如何成爲僧人的?他的一生經歷過哪些曲折?

玄奘是如何成爲僧人的?他的一生經歷過哪些曲折?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玄奘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爲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雖然,《西遊記》中的唐僧形象,源於唐代高僧玄奘,不過,卻給了他一個不幸的出身,以及性格上的優柔寡斷。

其實,這只是作品的需要罷了,不然怎麼能凸顯出取經路上的艱險。

玄奘是如何成爲僧人的?他的一生經歷過哪些曲折?

當年,玄奘取經有過頗多曲折,就連當初去西域也都是偷偷的去的,甚至,還被官府追,一路上跟着商隊吃了不少苦,根本不像《西遊記》描述的那般,關鍵時刻有神仙出手。可以說,玄奘的幾次危難,都是靠着自己的智慧才得以化解。

其實,玄奘真正出身世家,從小跟着父親陳惠讀《孝經》等儒家典籍,“備通經典”,“愛古尚賢”,養成了良好的品德。在他十歲左右,父母先後病逝,二兄陳素在洛陽淨土寺出家,即長捷法師。玄奘十一歲那年,便隨長捷入寺受學《法華經》、《維摩經》等。

看唐朝出了很多高僧,大家也許會認爲當時是鼓勵佛教的。恰恰相反,李世民很是反對,認爲前朝的失敗都是因此而起。後來,爲何不批准玄奘去西域,就是不鼓勵民間推崇佛教。而且,李世民還再三要求玄奘還俗爲官,不過,都被他拒絕了。

其實,玄奘成爲僧人,來得很是“偶然”。

他10歲那年,隋煬帝號令度僧,需要考試,且有年齡要求,必須年滿18歲,只錄27人。考試那天,玄奘去了。於是,主考官問他爲何要出家,他張口就說:“意欲遠紹如來,近光遺法。”簡單來解釋,就是:將佛教發揚光大,廣度衆生。

最終,玄奘被破格錄取。

其後的幾年中,玄奘四處遊歷,得到了很多名師的指授。

不過,他感覺很多釋義含混不清,且在一些較大的理論上還有很多分歧。於是,玄奘產生了去印度取經的念頭。雖然,李世民不準,但26歲的玄奘毅然踏上了西行征途。31歲那年,才進入印度。此後,他一邊學習,一邊巡禮佛教遺蹟。

玄奘是如何成爲僧人的?他的一生經歷過哪些曲折? 第2張

39歲那年,玄奘與戒日王會晤,得到了戒日王的盛情禮遇。之後,戒日王決定以玄奘爲論主,在曲女城召開佛學辯論大會,有18個國王、3000個大小乘佛教學者和外道2000人蔘加。當時,任何人都可以向他提出問題,但卻沒有一人可以考倒他。一時之間,玄奘名震五印,並被大乘尊爲“大乘天”,被小乘尊爲“解脫天”。

後來,戒日王又請玄奘參加5年一度、歷時75天的無遮大會,會後歸國。玄奘41歲歸國時,帶回了657部佛經。當時,李世民特意在洛陽召見了他,還問他:“爲何當時不上報朝廷就去取經了呢?”玄奘的回答很是巧妙,說:“當時自己的誠意沒能打動朝廷故而被拒絕了,於是,我才私自去了西域並向皇帝陛下請罪。”

就這樣,一場當年的追捕案在寥寥話語中被輕鬆化解了。

當時,玄奘還向唐太宗請求,能否批准他去嵩山少林寺譯經,被拒絕後,他只得回到長安。除了李世民,連繼任的李治都再三要求玄奘還俗。所以,爲了擺脫唐初統治者的控制,玄奘提出回家鄉少林寺翻譯佛經。同時,他也是想通過此種方法,來回避皇帝的打攪。不過,始終沒有被批准。

其實,李世民的此種舉動,有兩個目的:

一是、抑制佛教;

二是、需要一位瞭解西域文化民俗的人,可以爲其當時的西域軍事戰略出謀劃策。

玄奘無疑是最佳人選,不過,他的心思都在這佛經上,只想潛心研究佛學。後來,李世民還是支持了他,在長安設立了譯經院。而《西遊記》的故事原型《大唐西域記》就是在這期間完成的,由他的弟子辯機和尚執筆。

玄奘前後一共翻譯了經論75部,總計1335卷。

玄奘是如何成爲僧人的?他的一生經歷過哪些曲折? 第3張

664年,玄奘感覺到身體大不如以前,就開始向弟子們交代後事,他的靈骨歸葬白鹿原。然而,有人只知道玄奘翻譯了多部經書論著,卻不知道他還奉敕將《老子》等中國經典翻譯成梵文,傳到天竺,以增進了外界對中國文化的瞭解。

當年,玄奘爲了求得對佛經的真正詮釋,不惜生命安危,隻身奔赴西域,潛心學習後,帶回了大量經書,潛心翻譯研究。就如他當年所回答一樣,“意欲遠紹如來,近光遺法。”要將佛教發揚光大。而他畢生所做,都是在兌現這句話。

如今,玄奘被後人推崇更多的則是他這種做學問的精神,定下自己的目標,踏實去做,不求回報。而且,他的《大唐西域記》,讓世人看到了千年前印度的真實面貌。後來,玄奘翻譯的經文流傳到了日本和朝鮮等地,讓佛教在當地也盛極一時。

所以,在印度,只要接受過教育的人,大都知道玄奘這個人。

當年,玄奘來到迦溼彌羅國(今克什米爾),行程就是13800餘里。不過,距離在他心中,應是沒有概念的,只要能取得真經,如後來《西遊記》所描述的九九八十一難樣。雖然,做學問不是一件輕鬆活,但只要心中有了堅定的目標,一切障礙都會化爲烏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