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波斯面臨亡國向大唐求救,李世民爲什麼拒絕?

波斯面臨亡國向大唐求救,李世民爲什麼拒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波斯面臨亡國向大唐求救,李世民爲什麼拒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波斯帝國是歷史上最強大的帝國之一,波斯人曾經建立起多個王朝,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薩珊王朝。

波斯薩珊王朝建立於公元224年,崛起十分迅速。但後期暴政肆虐,國內起義不斷,終於在公元651年被阿拉伯帝國推翻,走向覆滅。

波斯面臨亡國向大唐求救,李世民爲什麼拒絕?

薩珊波斯走向滅亡時,中國正處於大唐盛世,兩個國家的往來不絕於書,這一時期它們的對比就很有意思,今天我們就一起聊一聊。

薩珊波斯以強大的實力在西亞稱雄多年,但公元7世紀初,崇尚伊斯蘭教的阿拉伯興起。阿拉伯軍隊想要擴張領土,於是頻繁向近鄰波斯進攻。

波斯面臨亡國向大唐求救,李世民爲什麼拒絕? 第2張

一開始兩個國家互有勝負,並無大礙,但公元637年卡迪西亞戰役之後,薩珊波斯一潰千里。公元637年,阿拉伯軍隊到達卡迪西亞,當時的波斯國王伊嗣俟派出魯斯塔姆出兵迎戰。

兩軍僵持不下許久,天空忽然颳起大風,逆風作戰的波斯軍隊土崩瓦解,節節敗退。此戰後,象徵波斯帝國榮譽的卡維戰旗被撕碎,百姓崇敬的英雄統帥魯斯塔姆被殺,國王伊嗣俟棄都逃跑。

波斯面臨亡國向大唐求救,李世民爲什麼拒絕? 第3張

卡西迪亞是波斯都城泰西封的西部防線,得勝的阿拉伯軍隊輕取波斯國都。都城被攻陷,伊嗣俟憤恨卻不敢抵抗,於是派人向大唐求救。

《新唐書·波斯傳》記載:“貞觀十二年(伊嗣俟)遣使者沒似半朝貢,獻活褥蛇,狀似鼠,色正青,長九寸,能捕穴鼠。”緊接着貞觀十三年,“波斯遣使朝貢”。

波斯面臨亡國向大唐求救,李世民爲什麼拒絕? 第4張

貞觀十二年即公元638年,波斯國都泰西封距離長安城兩萬多裏,大約需要一年多才能抵達,所以伊嗣俟應該是在戰敗後立刻連續兩次向大唐請援,可見事態之緊迫和對大唐付出的信任。但唐太宗兩次都予以回絕。

阿拉伯軍隊乘勝追擊,勢如破竹,打得波斯節節敗退。直到薩珊波斯大部分土地淪喪,伊嗣俟退守木鹿城,在貞觀二十二年(648年)派使者以“賀正”爲名到長安城訴說國內戰爭困境,唐太宗依然拒絕出兵救援。

波斯面臨亡國向大唐求救,李世民爲什麼拒絕? 第5張

衆所周知,盛唐海納百川,與許多國家保持着友好往來,波斯也不例外。當時波斯的商人大量活躍於長安城以及東南沿海的港口城市。波斯的琥珀、犀牛、獅子等特產在長安時常能見到。

正如王國維詩中所寫:“南海商船來大食,西京祅寺建波斯。遠人盡有如歸樂,知是唐家全盛時。”因此唐朝不出兵並非出於狹隘或者敵意,而確實是以全唐大局爲重。

波斯面臨亡國向大唐求救,李世民爲什麼拒絕? 第6張

貞觀年間,大唐一派繁榮昌盛,國力之強大無可比擬,但樹大招風,大唐邊疆其實四面受敵:北方有東突厥、薛延陀、回紇、僕骨侵擾;西北有西突厥不停作亂;西部的吐谷渾、党項,西南的吐蕃以及東北的高句麗都並不安分,試圖挑釁大唐,從大唐王朝廣闊的領土分一杯羹。

貞觀初期,唐太宗解決了邊境的許多問題,但薩珊波斯滅亡求救時邊疆仍然存在許多禍患。

波斯面臨亡國向大唐求救,李世民爲什麼拒絕? 第7張

例如,東北邊界的高句麗。唐朝立國初,朝鮮半島的高麗、新羅、百濟相互鬥爭但也相互制衡,不會對大唐構成威脅,唐朝一直採取安撫措施。

貞觀十六年(642)高句麗權臣泉蓋蘇文政變弒主,自己擅權,聯合百濟多次進犯新羅,不聽唐朝勸阻。大唐不允許它們勢力失衡,貞觀十九年(645)唐太宗御駕親征高句麗,斬高麗軍人四萬餘人,唐軍陣亡數千人。

波斯面臨亡國向大唐求救,李世民爲什麼拒絕? 第8張

但由於當時氣候寒冷,難以久留,唐太宗只好撤兵。此次東征震懾了東北諸國,但沒有起到預期效果。

還有西突厥首領咄陸可汗也是野心勃勃,不斷向東擴張。貞觀十二年(638)他已經佔據了西域的東部地區,攻擊伊州,唆使處月、高昌、處密等共同進犯焉耆五城,侵犯大唐西部邊疆的利益。唐朝進軍西突厥,設立安西都護府,對西域的政策由間接控制變爲直接控制。

波斯面臨亡國向大唐求救,李世民爲什麼拒絕? 第9張

隨後大唐又多次派兵解決西域問題,並於貞觀十四年(640)在高昌、浮圖城設置西州、庭州,後又置安西都護府於西州,管轄西、伊、庭三州,牢牢把控西域。但之後西突厥又與安西都護府發生了多次直接或間接的衝突。

這些禍患直到唐太宗去世都沒有完全解決,繼位的唐高宗子承父業,慢慢解決這些問題。永徽年間,唐朝平定西域、剪滅西突厥後,在中亞地區的政策由消極防禦變爲積極爭取,於是唐高宗先後立伊嗣俟之子卑斯路爲波斯都督、波斯王等,幫他展開復國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