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大秦王朝爲何崩潰的爭論持續了兩千年,究竟哪個說法比較準確?

大秦王朝爲何崩潰的爭論持續了兩千年,究竟哪個說法比較準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大秦王朝爲何崩潰的分析,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公元前207年,劉邦率領軍隊攻陷關中,秦王子嬰眼見大勢已去,攜帶玉璽等皇室寶物投降劉邦,至此秦王朝滅亡。此時距離秦始皇統一六國僅僅只有十五年。

秦王朝的大廈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裏轟然倒塌,不僅令繼承它的漢王朝在治理國家上如履薄冰,矯正大秦王朝的制度弊端,避免走上同樣的道路,還讓對大秦王朝崩潰地如此迅速持續爭論了兩千多年。

賈誼在《過秦論》中的觀點影響了後世對大秦王朝崩潰的判斷,將複雜的原因簡單粗暴地總結爲'仁義不施"四個字,從此中國王朝的興盛與衰敗不再是社會問題,而是轉化爲道德問題,落入了反抗暴君與擁護明主的窠臼之中。

退一步說,承認賈誼在《過秦論》中觀點正確的前提,必須保證正史記錄的事件準確無誤,否則《過秦論》不過是一篇文采飛揚、極具雄辯色彩的文章,而不是客觀的歷史分析。

中國隔代修史的傳統自有其好處,編纂史書的人可以少一些負擔,書寫的內容更加寬鬆,一些不光彩的記錄也能秉筆直書;可壞處也顯而易見。

大秦王朝爲何崩潰的爭論持續了兩千年,究竟哪個說法比較準確?

今天我們已經知道,王朝的輪替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可自從武王伐紂取得勝利後之後,憑空造出“天道”來證明周代商的合法性之後,關於前朝末期的記錄就會極盡抹黑,達到“天道”站在自己一邊的目的。

有鑑於此,漢王朝關於秦王朝的歷史記述不能全信,賈誼的《過秦論》表面上在描述秦王朝的覆滅,實際上有着強大的現實關懷,與其說賈誼是在描述秦王朝,不如說他在描述自己親眼所見的歷史。賈誼的論點自然就站不住腳了。

那麼,大秦王朝崩潰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必須先清楚地瞭解大秦王朝崛起的政策。這一原本令它崛起於西方最終橫掃六合的政策,最終埋葬了它。

中國幅員遼闊,物產豐富,這既是上天的饋贈,也是上天撒下來的牢籠。各個諸侯國之間雖然戰爭不斷,也會進行貿易交流,但畢竟以農業立國,進而古代中國發展出一種內陸式自然經濟。

在當時的大環境下,自然經濟佔據主流,想要在諸侯之中成爲強者,就必須從農業下手。戰國時期的農民不僅地位低下,而且還要負擔極重的賦稅,還要接受貴族和商人的盤剝。許多農民生存不下去,只好從事一些其他生計,導致了土地荒蕪。

諸侯之間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因素一個是士兵,一個是糧食。而這兩個的來源恰恰與農民關係重大。農民既是兵源,也是糧食的生產者。從這方面看,農民是國家的根基,然而現實中農民卻是地位低下,這一矛盾困擾着所有的諸侯。

解決這一矛盾的人是商鞅。商鞅提出了重農抑商的基本國策,並且對貴族的權力給予打擊。而秦國的自然條件也給商鞅的這一策略提供了發揮的空間。

大秦王朝爲何崩潰的爭論持續了兩千年,究竟哪個說法比較準確? 第2張

和東方六國相比,秦國地廣人稀,農業發展潛力巨大。商鞅要求兩兄弟以上的大家庭必須分成幾個小家庭,弟弟不得依賴父親和兄長生活。這樣多出來的勞動力就可以從事勞作,國家得以收取更多的稅賦。

技術的發展也是商鞅政策得以實施的關鍵。先民對銅的開採較早,可惜冶煉成本昂貴,不利於大規模推廣,很長的一段時間,只是作爲禮器流行於貴族之間。農民耕種使用木犁,大家庭的成員合作才能完成農耕,既笨拙又不實用。

鐵器出現之後,被運用到農耕之中,鐵犁很快取代了木犁,原本大家庭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的農活,現在小家庭就能勝任,勞動效率更高,糧食產量更大。

商鞅的策略果然奏效,可是秦國人口還是不夠用,於是他鼓勵其他國家的農民向秦國移民。移民秦國後,贈與大量的土地,免除三代的兵役。如此誘惑的條件,許多國家的農民蜂擁而至,尤其是三晉的農民。

從此之後,秦國的社會組織形態基本定型:自耕農和士兵。兩者完全獨立,自耕農就是擺脫了佃農身份的農民,不再受到有爵位的貴族的驅使,也不用上陣打仗,只需要對國家盡義務;士兵不再從事耕種,可以根據軍功加官進爵,成爲一種變相的貴族,以此激發士兵的主觀能動性。

在商鞅的改革之下,秦國雖然處於封建制度之下,原本處於領主之下的士兵和農民已經直接隸屬於國家,只對國家盡義務,原來的貴族變成只有封邑、卻無實權的領主,封建制度在秦國已經名存實亡。

大秦王朝爲何崩潰的爭論持續了兩千年,究竟哪個說法比較準確? 第3張

商鞅爲秦國確立的社會結構適用於當時正在迅猛發展的秦國,卻不適用於統一六國之後的帝國。

秦始皇用武力征服了六國,如同拿破崙在歐洲推行他的法典一樣,秦始皇也將適用於秦國的制度推行到原來六國的境內。

百姓要負擔過高的賦稅,這都不是問題的關鍵。戰國以降,諸侯國之間征伐不斷,持續百餘年的戰爭都沒能將諸侯國內部拖垮,秦王朝統一之後短短十幾年因爲稅賦問題導致民衆揭竿起義,這不符合常理。

真正的原因只是原本屬於六國貴族的特權因爲制度的改變被剝奪,纔會再次集結到一起,企圖恢復原來的封建制度,而項羽後來所做的一切就是明顯的證明。

戰國時期,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階層——士。士通俗來講,就是知識分子。他們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哪裏需要人才,他們就會奔向哪裏。他們的生活來源靠各國貴族的供養,他們在關鍵時刻會替這個貴族賣命。

大秦王朝爲何崩潰的爭論持續了兩千年,究竟哪個說法比較準確? 第4張

士作爲知識分子,有自己的一套行爲準則,這套行爲準則可能是正義的,也有可能完全出於個人的好惡。韓非子早就對士心存不滿,他的名言“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說明了一切。

秦國沒有統一之前,士基本上游走於東方六國,統一之後,這些人全都丟了飯碗。丟了飯碗的士們不惜鋌而走險,與原來的落魄貴族一起,對付共同的敵人-秦王朝。

秦王朝靠着法家治國也是商鞅留下的政治遺產,統一之後暴露出極大的缺點。秦法事無鉅細都有相應的懲罰規則,利用好了就是依法治國的典範,利用不好則成了樹敵的良方。

東方六國最終被秦國滅亡,和貴族本身內部腐化,生活過於安逸有相當大的關係,一旦統一,秦法必然就會降臨到原來六國的土地,強加於六國人民的頭上,突然被法律鉗制,六國人民本能地生出厭惡之情。

秦國法律過於綿密,導致六國原本視之爲正常的舉動都有違法的嫌疑,以當時的行政效率,不可能對每件事都仔細審查,違法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官吏緝拿的固然都是有罪之人,可在這些有罪之人眼中認爲自己完全是倒黴,而僥倖逃過一劫的人,也不會放鬆警惕,因爲不知道哪天災難就會降臨到自己的頭上。

法律的綿密也給予了官吏無限的權力,原本是皇帝賦予他們的權力,現在他們擁有了自主權,權力滋生腐化,官僚機制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如履薄冰,只會變得無法無天。

大秦王朝爲何崩潰的爭論持續了兩千年,究竟哪個說法比較準確? 第5張

官吏們自會選擇辦理對自己有益的案件,那些困難並且毫無頭緒的案件,直接放棄追查。刺殺秦始皇的張良不但全身而退,負責的官吏也沒有受到處分;殺人的項梁多次犯案,也沒有被緝拿正法。

士兵們奮力廝殺的背後,是有爵位的誘惑,所以只要在擴張,就一定會有人願意賣命,統一之後,沒有了敵人,原本的獎勵也隨着煙消雲散。

這些士兵們過慣了刀頭舔血的日子,一旦刀劍入鞘,便手足無措。戰場上他們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勇士,下了戰場,無所事事的他們,早已經適應不了單調而乏味的生活。

部分士兵回到家中,橫行鄉里,成爲不穩定的因素;而沒有回到家中的士兵,被安排戍邊,沒有獎勵,只有付出,心理上的落差得不到滿足,難免滋生不滿的情緒,只要有人挑撥,馬上就會爆發。

農民雖然不需要服兵役,還有爲國家免費做工的義務,統一之前的秦國,疆域不大,從家中出發到目的地只需數天,加上做工的時間,最慢一個月也可以完成。

統一之後,爲國家免費做工的政策不變,但是國家疆域變大,從前農閒時候可以完成的義務,現在需要耽誤耕種的時間,久而久之,土地荒蕪,而賦稅不變,對平民而言,無異於雪上加霜。

秦王朝就如同坐在火藥桶上,如何一顆火星就可以點燃,而誰都沒有想到,點火藥的居然是毫不起眼的陳勝。

大秦王朝爲何崩潰的爭論持續了兩千年,究竟哪個說法比較準確? 第6張

秦始皇也意識到統一之後問題重重,否則他怎麼會巡視天下呢?每到一個地方,他就會刻下一塊功德碑,碑上的文字沒有君主的傲慢,倒像是在祈禱:“延元萬年,天下康寧”、“黔首康定,利澤長久”、“光施文惠,明以義理”······

可惜秦始皇沒有意識到,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治標不治本,他完全沒有意識到問題的所在,這也不能全部怪在他的頭上,畢竟這是歷史上第一次統一,他所做的只有摸着石頭過河。

他天真的以爲只要把貴族們遷移到咸陽,就可以讓他們徹底臣服;只要銷燬了兵器,天下人就可以乖乖聽話;只要他每天不停息地批閱文件,這個王朝就可以傳到萬代。

他繼承祖先們的基業,完成了幾代人夢寐以求的事業。他治理之下的秦王朝就像一個體質健碩的人,手中攥着很久以前商鞅給開的補藥藥方,這個藥方曾經讓這個健碩的人擺脫了羸弱的身軀,只不過這個人的身體超過負荷的時候,卻依舊還在服藥······

秦王掃六合, 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 諸侯盡西來。

秦始皇建立的功業都在他死後十五年消失殆盡,曾經幫助自己國家崛起的政策最終竟然埋葬了這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