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古代的“三甲”到底是什麼?並非指前三名

古代的“三甲”到底是什麼?並非指前三名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稍加留意就會發現,有關各種比賽特別是體育比賽的報道,“三甲”這個詞使用頻率很高,但都用錯了。比如《超女三甲 下月同臺唱》,看過內容始知,是把“三甲”當作超女的冠軍、亞軍和季軍了。預測游泳世錦賽花樣游泳成績,有“進三甲 有決心也有難度”的標題,也是把“三甲”當作前三名。

“三甲”源自我國始於隋唐的科舉考試製度。以清代科舉爲例,分四級:童試包括縣、府、院試,考中者爲生員,通稱秀才;鄉試是省級考試,考中者爲舉人,第一名爲“解元”;會試是全國性考試,考中者爲貢士,第一名爲“會元”;殿試在會試後舉行,由皇帝在宮中主持,也叫廷試。貢士均可參加,以成績高低分爲“三甲”:一甲賜“進士及第”只取三名,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若干名;三甲賜“同進士出身”若干名。《辭源》有“三甲”條目,引用《宋史·選舉制》指出“三甲”的由來:“太平興國八年,進士諸科,始試律義……進士始分三甲。”

古代的“三甲”到底是什麼?並非指前三名

“三甲”人數各個朝代不盡相同,以清光緒癸卯科爲例,共錄取進士360人:一甲3人,二甲183人,三甲174人。如此看來,前三名只是一甲而非“三甲”,“三甲”是殿試中榜進士中的末等即三等。近讀有關王鐸的文章,說王鐸“至31歲時,入京殿試,列三甲第五十八名,賜同進士出身……”這是“三甲”的規範用法,就是說,王鐸沒能進入一甲、二甲,在三甲中列第五十八名。

時下“狀元”走紅,凡第一者都稱狀元,高考尤甚。不過有個現象很怪,古今的狀元大都沒什麼作爲。有心人統計過,科舉史上700多名狀元,中舉後出類拔萃者寥寥無幾!;1997年至2008年我國各省市1300餘名文理科狀元,也暫無一人成爲各行各業的頂級人才。看來學問大小分數高低不完全成正比,能力和學歷也不能劃等號,一甲第一名尚且如此,更遑論“三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