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近代名人 > 王仲廉生平簡介 王仲廉主要事件和軼事

王仲廉生平簡介 王仲廉主要事件和軼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南口阻擊戰

南口會戰王仲謙率領的89師是13軍的主力師,下轄兩個旅4個團,負責南口正面防禦作戰,防線從得勝口至蘇林口一線。從8月7日兩軍交戰,到8月26日王仲廉部奉命轉移,89師在南口正面進行了20天激烈的陣地爭奪戰。89師6000多官鮮血灑遍南口居庸關地區。僅蕭縣籍在此戰役中犧牲的就有4人。89師4個團的兵力,到21日已經不足1個團,仍拼死堅守了5天。25日,湯恩伯在懷來指揮部接到王仲廉彙報戰況的電報,苦笑着稱爲“殘兵鎮守居庸關”。89師擔任防禦的529團浴血截擊,屢挫敵鋒,克盡厥職,傷亡慘重。由於此戰的出色表現,國人將89師529團譽爲抗戰初期的“四大名團”之一。

王仲廉生平簡介 王仲廉主要事件和軼事

臺兒莊戰役

臺兒莊戰役時,王仲廉率領85軍從歸德(商丘)出發,到達臨城。於23日晚移至臺兒莊以北,24日拂曉,反攻棗莊。25日至27日,85軍與日軍展開了慘烈的棗嶧爭奪戰。3月27日,85軍以側背攻擊的方式,一方面拊棗莊、嶧縣一帶的敵軍側背,另一方面擔任掩護52軍的攻擊行動,以防該軍在攻擊過程中東西兩側可能出現的意外變化。4月4日,85軍與增援的75軍一部全力指向臺棗支線。總攻開始後,85軍附炮7團,在大良壁、小良壁之線,向固守朱灘、大顧珊之敵進攻。大顧珊爭奪戰中,王仲廉指揮的炮7團創造了劣勢炮兵消滅優勢炮兵的空前奇蹟。4月6日,王仲廉爲鼓舞士氣,並切實瞭解戰地實況,親往第一線督戰。用望遠鏡向臺兒莊方向搜索。發覺日軍斷斷續續向南洛、北洛疏散移動。王仲廉判斷,日軍似有退卻的模樣。立即用電話通知炮7團,向後移之敵猛轟。隨後用電話向湯恩伯報告:敵人已開始總崩潰,建議總攻。

王仲廉生平簡介 王仲廉主要事件和軼事 第2張

舉辦教育

1942年初,王仲廉創辦國立第二十一中學。當時日寇鐵蹄踏遍魯蘇豫皖各地,人民流離失所,朝不保夕,王仲廉爲了讓淪陷區的失學青年能上學,1942年初在太和縣創辦一所中學,開始叫魯蘇豫皖邊區戰時中學,原計劃招收500人,不到一月就來了1900多人。王仲廉表示,凡是來的學生,不能拒收,就是再困難也要保證來一個收一個。他把學生招收進來後,將情況電告重慶國民政府教育部,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爲國立二十一中。當時學生衣、食、住、行全供應,月需經費百萬元,教育部只撥10餘萬元,其餘全靠自籌。在經費最困難的時期,王仲廉賣掉了自己坐的汽車,其妻子郭女士賣掉了結婚時陪嫁的首飾。國立二十一中前後辦了3年多,一共培養3000多名學子。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文興、雕塑家陳天、著名畫家卓然等,都曾就讀於此。

軼事典故

鼓舞士氣

臺兒莊戰役時王仲廉作爲高級將領,爲鼓舞士氣,瞭解敵情,親往第一線指揮。當時有人向王仲廉建議:軍部略向後移,使第一線得到縱深配備。王仲廉堅決反對,他說:“在此敵我勝敗未分之際,惟有繼續猛攻,不能容許任何單位後移,影響軍心士氣。”就在王仲廉指揮部隊和日寇拼殺時,突然,敵人的一發炮彈落在距他四五步的地方。特務營長趙華光急步上前,用身體護住了王仲廉。萬幸的是,落地的是一顆啞彈。王仲廉毫無懼色地說:“小鬼子的炮彈怕咱,不敢響。”

王仲廉生平簡介 王仲廉主要事件和軼事 第3張

後母戊鼎

武官村周圍先後發掘出了上千座墓葬,十幾座王公大墓。1939年,武官村民在田地裏發現後母戊鼎,1946年6月,安陽縣政府一位“陳參議”打探到大鼎的下落,7月11日夜,派隊並商得駐軍某部協助,至該村掘至終夜,於天明12日早晨將古鼎用大馬車運送到古物保存委員會內。風聲傳到了駐紮在新鄉的國民黨第31集團軍司令長官王仲廉的耳中。王仲廉派軍隊取鼎,連夜運到南京,存放於當時的國民政府中央博物院。解放南京時,大鼎流落在南京飛機場,被解放軍發現後,轉移到南京博物館。1959年國家博物館建成後,從南京調往北京國家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