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西施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嗎?她是什麼結局

西施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嗎?她是什麼結局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西施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西施是春秋末期吳越關係史上起過重大作用的一位女性又是我國聲代著名的美人。關於她的生平事略,有的載入了史冊,有的寫進了文學作品,有的搬上了戲劇舞臺,更多的則流傳於民間。大多數說她原是一位普通的勞動婦女,被越統治者無辜用來作爲爭霸稱雄的工具。殊不知,對西施其人其事,學術界歷來衆說不一,至今仍在熱烈爭論。

一、是否確有其人?

一種意見認爲,在我國春秋末期,確有西施其人,她原是越國苧蘿山下賣薪之女,容貌非凡。公元前485年入選越都後,勾踐即以厚禮相待。經三年學舞習禮,西施接受了勾踐的美人計,揚袂入吳,成了吳王夫差的寵妃。她身在吳但是心在於越,爲越國雪恥滅吳作出了特殊貢獻。持此說的主要依據是:

1,有大量史籍記載爲證。

西施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嗎?她是什麼結局

《淮南子・修務訓》、《孟子・離婁下》、《越絕書》和《吳越春秋》等,無一不是肯定了這種說法。如《孟子・離婁下》中說:西施入選越都後,越中士民爲了一睹其芳顏,須

“先輸金錢一文”;

2,有出土文物爲之佐證。

浙江紹興曾出土兩面漢代製作的吳越人物銅鏡,其畫像內容與題款中有吳王、伍子胥、越王、範巔和王女二人,其中一位穿着寬袖長裙、亭亭玉立的女子就是西施;

3,有歷史遺蹟爲憑。

據《吳地誌》、《姑蘇志》等記載,吳王夫差得西施後,寵愛之至,擇虞山北麓,以石甃城爲遊樂所,築姑蘇臺,又在靈巖山建宮消夏。至今在靈巖山上還遺留有西施洞等與西施傳說有關的古蹟。

另一種意見認爲,勾踐時代並無西施其人,他獻西施給夫差更屬子虛烏有。

其根據:一是在《管子》一書中早就提及西施其人,

“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也”。

該書作者管仲系春秋初期人,可見西施比勾踐與夫差至少年長一、二百歲;

二是清代有人據《莊子·齊物論》釋文:

“毛嬙,古美人;西施,夏姬也”,

考證出西施並非吳越時代人,而是生活在夏朝。

西施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嗎?她是什麼結局 第2張

二、西施家居何地?

西施的故鄉在哪裏?傳統的看法認爲應是浙江諸暨。理由是:南朝陳代的《輿地志》有過肯定的記載,

“諸暨縣苧蘿山,西施、鄭旦所居”。

此外,諸如《十道志》、《會稽志》、《太平寰宇記》等史籍,都作了這樣的記述。

另一種意見卻認爲,西施的老家是在浙江蕭山。

蕭山古稱餘暨,南朝梁代劉昭在《後漢書·郡國志》“餘暨”條的注中說,它是西施的出生之地。南宋淳熙年間,西施受封爲蕭山縣芝蘿鄉四十八村的土穀神,那裏的西施廟至今還保留着。明代被大家公認有史料價值的《槎庵小乘》一書,更是說得明確:

“西施實生於吾蕭。”

就是蕭山的〈些蘿屠氏宗譜》,也肯定了西施是蕭山人。清朝大學者毛奇齡經考證後,也力主蕭山說,他在《西子傳後跋》中書雲:

西施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嗎?她是什麼結局 第3張

“自吳人樑伯龍作《浣紗曲子》以施屬諸暨,雲本《十道》、《圖經》諸小乘而以訛傳訛,遂至天下之人皆不知施在蕭山。吾謂施斷屬蕭不屬諸。”

三、西施的下落之謎?

吳國滅亡後,西施的下落如何,始終是個謎。有的認爲,西施與范蠡早就相熟,並有舊情;吳亡後,她完成了歷史任務,便隨范蠡而去,泛舟遊五湖。持此說的依據是:東漢袁康的《越絕書》中對此事作過記載,

“吳亡後,西施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唐代詩人杜牧和宋代的蘇東坡,在他們的詩作中都肯定了這種說法;明人胡應麟在他的《少室山房筆叢》中也說:

“蠡亡吳之後,成名畏禍,而載麗冶以適他邦。”

有的學者卻認爲這種見解靠不住,《史記·越世家》對范蠡退隱的情況所記甚詳,但沒有一字提到西施之事。

另一種意見認爲,西施因其貌美,被越國利用作爲政治鬥爭的工具,“兔死狗烹”,吳亡後她被越王裝在皮袋內沉江而死,成爲“女色亡國論”的犧牲品。有《墨子·親士》的記載爲證:

“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賁之死,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昊起之裂,其事也。”

《墨子》成書與西施生活的年代相去不遠,所提及的比干、孟賁、吳起等事,均與史實相符,似屬可信。《吳越春秋逸篇》也有相似的記載:

“吳亡後,越浮西施於江,令隨鴟夷而終。”

西施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嗎?她是什麼結局 第4張

唐代李商隱在其詩作中處提到西施被沉江的事,

“莫將越客千絲網,網得西施別贈人”。

不同意此說的學者則認爲,西施被越王沉江是悖於事理的,她有功于越,出色地完成了勾踐交給的使命,何罪之有?西施且爲一弱女子,對勾踐的地位並不形成任何威脅,斷無加害之理。

還有一種意見認爲,西施在吳亡後回到了故鄉,有一次浣紗不慎落江溺死。此說的主要根據是初唐詩人宋之問的《浣紗篇》:

“一朝還舊都,靚妝尋若耶;鳥驚入松蘿,魚沉畏荷花。”

那麼西施下落究竟是怎麼樣,還有待於進一步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