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乾隆讓位後還做了三年太上皇 這裏邊有什麼政治危機存在

乾隆讓位後還做了三年太上皇 這裏邊有什麼政治危機存在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乾隆禪位嘉慶,當了三年太上皇,背後到底隱藏了怎樣的政治危機?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看一看。

對於乾隆來說,其實沒啥政治危機,他只是遵循着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九月二十一日所頒佈的一道諭旨:“不知朕踐阼之初,曾焚香告天雲,昔皇祖御極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蒼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壽躋八十有五,即當傳位皇子,歸政退閒”,這道諭旨大意是說乾隆在初登大寶時曾向上天禱告,說如果上天眷顧,讓我能享國六十年的話,壽命達到八十五歲時,乾隆就會主動退位,傳位於皇子,然後自己歸政退閒。

乾隆讓位後還做了三年太上皇 這裏邊有什麼政治危機存在

說實在的,當時的乾隆若不想退位,則無人能逼他退位,這大清天下乾隆早已執掌六十年的時間,滿朝文武都是他的奴才,誰敢反他?誰敢忤逆他。當了六十年皇帝的乾隆在用人上,在操控文武百官上,他早已是爐火純青,試問就是這麼一個老辣的皇帝,他的晚年能有什麼政治危機呢?退位後的乾隆,雖名義上是太上皇,但實際上大清的朝政大權依然還是掌控在乾隆的手上。

當然對於乾隆來說這其中雖沒有啥政治危機,但對於嘉慶來說,這三年他的確是面臨着不小的政治危機,而這個政治危機就是來自於乾隆時期的大寵臣、大奸臣和珅。

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日,乾隆在太和殿舉行禪位大典,顒琰(嘉慶)即帝位,授傳國玉璽,尊乾隆爲太上皇。但是,此時乾隆雖退位,但朝政卻仍被其所控制,乾隆在圓明園召見屬國使臣就曾說:“朕雖然歸政於皇帝,大事還是我辦”,如此實際上在當時嘉慶只是一個傀儡皇帝,無實權,只有一個皇帝名分。

同時嘉慶不但得無時無刻面臨着乾隆的全面壓制,他還需時時刻刻的提防和珅這個臣子的“暗算”。當時退位後的乾隆已是85歲高齡,日益老邁,記憶力下降,更是“昨日之事,今日輒忘,早間所行,晚或不省”,因此你認爲這樣的乾隆他能順利的去處理朝政嗎?顯然是不可能的,但是此時就是如此狀態的乾隆他依然是不願意放權,那他自己又沒有精力去處理朝政,可又不想放權,乾隆怎麼辦呢?很簡單那就是讓自己的絕對親信和珅去替他處理朝政。

因此擁有如此實權的和珅,那是藉着出納帝命,口銜天憲之權力,在朝堂上是頤指氣使,爲所欲爲,那是手握着文武百官的生殺予奪之權,如此當時的和珅是“封擅甚於前日,人皆側目,莫敢誰何”,朝中重臣皆畏懼和珅,或淪爲其黨羽,或致仕歸隱,如大學士王傑稱病告退,董誥丁憂回老家。

而隨着朝堂上反對和珅的朝中重臣皆歸隱田園,和珅在朝中是說一無二,人稱“二皇帝”。想想看,乾隆是大皇帝,和珅是二皇帝,那嘉慶算什麼?三皇帝?如此可想而知嘉慶在乾隆最後三年的處境有多尷尬。

乾隆讓位後還做了三年太上皇 這裏邊有什麼政治危機存在 第2張

在當時可以說作爲皇帝的嘉慶反而是像臣子,而作爲臣子的和珅反而卻像是皇帝。自嘉慶元年到嘉慶三年,嘉慶爲了不惹怒和珅,爲了安撫和珅,是做盡了低三下四,委曲求全之事。比如當年曾有臣子數次向嘉慶上諫,希望嘉慶能嚴懲和珅,可是此時的嘉慶卻不敢有任何的異動,他明知那個大臣說的是對的,可是卻什麼也不敢說,他反而是訓斥那個大臣,違心的說道“我可是要依靠和珅來治理國家的,你們爲什麼要反對他呢?”。

同時嘉慶每次有事要奏明乾隆時,爲了不讓和珅懷疑,他每次都先跟和珅說,然後由和珅代他上奏乾隆。此外,嘉慶爲了讓和珅完全的放心,他還特意下詔和珅除在公開場合外,其餘的時候皆不需行三跪九叩之禮。

想想看,這對於君主來說是何等的屈辱,嘉慶無時無刻都得提防着和珅做出一出逾越之事,可是他卻是什麼都不能做,他不能去對付和珅,而且不但不能對付,還得諂媚於他。在當時一旦嘉慶惹惱了和珅,恐嘉慶帝位都難保。

乾隆讓位後還做了三年太上皇 這裏邊有什麼政治危機存在 第3張

當然,嘉慶不虧是乾隆選出來的皇帝,他十分懂得隱忍,即使被和珅如此壓制着,他也從未在乾隆在世時與和珅發怒,如此正因嘉慶的隱忍,和珅最終被嘉慶麻痹,認爲他太愚蠢,沒有資格與自己爲敵,最終和珅也爲自己的愚蠢付出了代價,他的勢力被隱忍三年的嘉慶連根拔起。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