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崇禎處死魏忠賢之後明朝就垮了 這裏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崇禎處死魏忠賢之後明朝就垮了 這裏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1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何崇禎一殺了魏忠賢,大明就垮了?太監王承恩說了一句中肯的話,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明朝的開創者朱元璋,是一個心狠手辣、心思細膩、想法繁多、權力慾極強的人。

他草根出身,沒有受過正規的教育,但卻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至於箇中原因,並不是朱元璋是個不世出的天才,而是因爲他非常愛學習,也非常愛思考

崇禎處死魏忠賢之後明朝就垮了 這裏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該如何享有萬世江山,他總結了一下前面朝代滅亡的規律,發現了幾條要點:

其一:武將奪權,致命。

其二:外戚專權,致命。

其三:後宮訓政,致命。

其四:宦官篡權,致命。

既然有了眉目,接下來就好做了,對於第一點,朱元璋做的是儘可能多的屠戮功臣武將,對於第二點,朱元璋做的是不屈名門望族的女人,對於第三點,朱元璋做的是不讓後宮參與任何政事。

這樣一來,朱元璋就又陷入了困境,因爲他發現能用的人不多了,爲此,他感覺宮中的宦官還是相對比較容易控制的,於是對這個羣體網開了一面。

這樣做之後,朱元璋還是比較滿意的,畢竟他覺得大權在手,太監們也不敢亂來。

崇禎處死魏忠賢之後明朝就垮了 這裏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第2張

只是讓朱元璋沒有想到的是,在明朝後期,宦官的危害還是顯現出來了,因爲他的子孫出了太多的奇葩,不理朝政的大有人在,這樣一來權力自然就轉移到了宦官的手中。

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宦官,當屬明熹宗時期的魏忠賢了,而後來崇禎當皇帝后,第一件事就把他給處理掉了。

那麼問題就來了,爲何崇禎一殺了魏忠賢,大明就垮了?

太監王承恩說了一句中肯的話,他究竟說了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

九千歲魏忠賢

說起來吧,這個魏忠賢和朱元璋還是很像的,至少在出身上,誰也不會瞧不起誰,只不過兩人走得路不一樣,朱元璋選擇了當和尚,而魏忠賢選擇了當太監。

當和尚這事,雖然不光彩,但還不算可恥,畢竟這不影響傳宗接代,也不影響以後的飛黃騰達,但是當太監這事就不太光彩,甚至有些可恥了,至於箇中原因,各位看官也都懂。

說來也是,歷史上的太監不少,但幾乎都是迫不得已而爲之,可是對於魏忠賢來說,揮刀自宮這事並不是被強迫,而是他主動的。

事情是這樣的:

魏忠賢小的時候,家裏很窮,沒錢上學,成爲了一名正兒八經的混混,既然是混混,就得有混混的標籤,賭博和迷戀酒色的標籤,便貼在了他的腦門上。

有那麼一次魏忠賢便和一羣浪蕩惡少決戰了一場,結果魏忠賢差點連褲子都輸掉了,爲此魏忠賢懊悔不已,直接拿刀對準了自己。

對自己下了那麼重的手,魏忠賢還真是一個狠人,不過爲了吃飯,他便託人進了宮。

崇禎處死魏忠賢之後明朝就垮了 這裏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第3張

而他的生命也因爲這項決定而變得多姿多彩。

萬曆四十八年,明神宗和明光宗在一個月之內先後駕崩,明熹宗朱由校即位,明熹宗在還沒有當上皇帝時,就十分寵愛魏忠賢,這一當皇帝,魏忠賢的地位自然水漲船高。

後來隨着明熹宗的怠政,魏忠賢位極人臣,專斷國政,江湖人稱九千歲,後來在朝堂之上,還形成了“只知有忠賢,不知有皇上”的局面

亡國皇帝崇禎

魏忠賢成爲權臣之後,或許因爲少了點什麼,性情也是相當狠辣,排除異己時,無所不有其極,搞得朝堂之上人人自危。

不過有了魏忠賢當二把手,身爲一把手的明熹宗,覺得很輕鬆,至少他可以不用爲國事操勞,他可以專心地當一個好木工,打造桌子、椅子等傢俱,有如神助。

花有再開始,人無再少年,所有的人都會老去,明熹宗也不例外。

天啓七年,明熹宗駕崩,信王朱由檢即位,當然,我們更習慣稱他爲崇禎皇帝,崇禎在還沒有當皇帝的時候,就聽聞這個大太監壞事做絕,而崇禎對魏忠賢的厭惡也十分明顯。

崇禎處死魏忠賢之後明朝就垮了 這裏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第4張

這就讓他的黨羽開始畏懼,於是這些人中不少人開始自謀退路,重新站隊,而有了人率先挑頭,這事就好辦了。

於是魏忠賢被人彈劾十大罪,崇禎便以此將魏忠賢趕出宮,發往鳳陽安置,可誰知,魏忠賢卻在去鳳陽的途中豢養了一批亡命之徒,此事被崇禎得知,便命令錦衣衛捉拿魏忠賢。

魏忠賢自知死罪難逃,自縊身亡。

魏忠賢死後,崇禎兢兢業業,開始想要做一番大事業,可是沒成想,在他勵精圖治的第十七個年頭,作爲全國統一政權的大明王朝滅亡了。

那麼明朝滅亡和魏忠賢的去世有關係嗎?

不少人會說,都十七年了,有毛關係,其實還真有。

不離不棄王承恩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走投無路的崇禎,決定最後再看一眼這美麗而又繁華的京城,他登上煤山,找了一棵歪脖樹,作爲自己的最終歸宿。

而在他的身邊,不離不棄的,只有一位叫王承恩的太監。

崇禎處死魏忠賢之後明朝就垮了 這裏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第5張

崇禎脫下自己的藍色袍服,在上面寫下了臨終遺言:

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王承恩看到了這句話,淚流不止,他陪伴崇禎多年,也深知這些年來,崇禎的努力,可最後卻落得如此下場,王承恩怎能不感慨萬千?

他對崇禎皇帝說:

忠賢若在,世事必不至此。

也就是說,在王承恩看來,如果魏忠賢還活着,崇禎和大明不至於走到這一步,王承恩的這句話是擡高了魏忠賢嗎?

其實未必,常言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王承恩說這話是中肯的,因爲魏忠賢雖然是個十惡不赦的大奸臣,但卻是極其有能力的。

崇禎處死魏忠賢之後明朝就垮了 這裏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第6張

至少他能憑藉着自己的手段,將明末所有的矛盾壓制住,雖說他救不了明朝,但至少能再延長一點明朝的國祚。

在魏忠賢死後,乍一看,宦官專權的問題解決了,但崇禎畢竟年輕,他處理政事還太稚嫩,各方面尖銳的矛盾一起爆發,崇禎根本無能力力攬狂瀾。

而在當時大部分的官員心目中,崇禎也不是一個好皇帝,至少他沒能贏得官員的愛戴,當他的屍首在東華門示衆時,“諸臣哭拜者三十人,拜而不哭者六十人,餘皆睥睨過之。”

所以,從客觀上講,崇禎不是一個好皇帝,而魏忠賢在當時也有些用處,如果崇禎能讓魏忠賢多活些時日,從他身上學習些權謀之術,大明王朝或許還希望!

參考文獻:《明史》、《明季北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