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裴子野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裴子野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8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裴子野(469年~530年),字幾原,河東聞喜人。南朝大臣、史學家、文學家,太中大夫裴松之曾孫,“史學三裴”之一。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勤奮好學,善於屬文。初仕南齊,起家武陵左常侍、右軍參軍,以父喪去職。樑朝建立後,除右軍參軍、廷尉正,出任冠軍錄事參軍,遷國子博士,轉比部郎中、仁威記室參軍。出爲諸暨縣令,合境無訟。得到吏部尚書徐勉提拔,以爲著作郎,負責監修國史及起居注,兼任通事舍人,遷通直散騎侍郎,知制誥,遷中書侍郎。大通元年,轉鴻臚卿、步兵校尉。中大通二年,卒於任上,時年六十二。追贈散騎常侍,諡號爲貞。著有《集註喪服》二卷、《續裴氏家傳》二卷、《衆僧傳》二十卷,《百官九品》二卷,《附益諡法》一卷,《方國使圖》一、《宋略》20卷、 輯有文集20卷等。

裴子野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個人作品

裴子野的著述甚豐。他年輕時著《宋略》,影響深遠。當初,裴子野曾祖裴松之劉宋時曾受詔續修何承天的《宋書》,未完成就逝世了。裴子野有志繼承祖業,完成修史重任。 [2] 他在《宋略·總論》中說; “子野生乎泰始(465-471年)之季,長於永明(483-493年)之年,家有舊書,聞見又接,是以不用浮淺。”兩晉南北朝私家修史甚衆,單修《宋書》者,有何承天,山謙之、蘇寶生、徐爰、沈約等。唯沈約的《宋書》極爲流行。裴於野觀沈約《宋書》後,認爲其繁瑣,便刪繁存簡,“因宋之新史,爲宋略二十卷。”“其敘事評論多善。”沈約見後感嘆道: “吾弗逮也。”蘭陵王蕭琛評論《宋略》“可與《過秦》、《王命》相匹敵”。當時範縝讀後說;“彌綸首尾,勒成一代,屬辭比事,有足觀者。”

《宋略》20卷,是南朝宋史專著,唐代史學家劉知幾極讚賞之,“世之言宋史者,以裴略爲上,沈書次之。”又說:“裴幾原刪宋史爲二十篇,芟煩撮要,實有其力。”《宋略》主要是刪繁,也有所補充。全書已於宋、元散佚,僅散見於唐代史學家杜佑所撰的《通典》、唐許嵩撰的《建康實錄》、宋李昉等編的《文苑英華》、以及司馬光的《資治通鑑》等著述中。《宋略》主要論述劉宋興亡,其議事論贊受到諸家的引用。《資治通鑑》採用裴子野論十篇,如《論典籤專恣之害》、《論仕途唯門戶不問賢能之非》,裴子野論事頗有見解。

其一生著述,除《宋略》外,尚有《集註喪服》2卷,《續裴氏家傳》2卷,《衆僧傳》20卷,《百官九品》2卷,《附益諡法》1卷,《裴子野文集》20卷,均佚。曾草創《齊樑春秋》未就。清人嚴可均輯佚裴子野文,見《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逯欽立曾輯佚其詩,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

裴子野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第2張

軼事典故

裴子野具備了文史學家的修養和素質,以知識淵博令人折服。當時樑西北境外有滑國及白題二國,遣使臣朝貢。這二國從漢代以來就很少與漢族交往了,朝中沒有人知道他們來自何方。裴於野見使者後,思索片刻便說:“漢潁陰侯斬胡白題將一人。服虔注云:‘白題,胡名也。’又漢定元侯擊虜,八滑從之,此其後乎。”在場的衆臣聽後都很佩服他的廣聞博識。此後裴子野奉敕撰著《方國使圖》,記錄鄰近20餘個國家的物產和風土人情。裴子野博覽羣書,著述文章,以文速見長。樑普通七年(526年)準備出師伐北魏,梁武帝敕裴子野寫討魏檄文,他在朝中當堂揮筆著文。梁武帝觀後說:“其形雖弱,共文甚壯。”至此,樑朝的大小檄文均由裴子野執草。有人問他文速之道,裴子野回答說:“人皆成於手,我獨成於心”。南北朝時期文學領域受玄學影響很深,文章追求華麗,散文駢儷化,多有繁縟堆砌毛病。唯裴子野“不尚麗靡之詞,其製作多法古,與今文體異。”他曾著《雕蟲論》,反對“擯落六藝”,“非止乎禮義’的文風,對當時“深心主卉木,遠致極風雲”、“巧而不要,隱而不深”的頹廢文風進行批評。他的作品清新秀美,質樸無華,體現‘復古’筆法。如樑普通七年(526年)所作《喻虜檄心》:“朕謂其君是惡,其民何罪,矜此塗炭,用寢兵草。今戎醜數亡,自相吞噬,重以無旱,彌年谷價騰踊,丁壯死於軍旅,婦女疲於轉輸,虐政慘刑,曾無懲政。”文章一氣呵成,真實反映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筆力剛勁,與堆砌典故的駢體文差別甚大,頗有秦漢遺風。裴子野還以擅詩著稱,可惜已散佚,僅存3首,散見《藝文類聚》、《初學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