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有哪些與杜預相關的軼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有哪些與杜預相關的軼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杜預(222年-285年初 ),字元凱,魏晉時期軍事家、經學家、律學家,曹魏散騎常侍杜恕之子。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杜預出身京兆杜氏。初仕曹魏,任尚書郎,後成爲權臣司馬昭的幕僚,封豐樂亭侯。西晉建立後,歷任河南尹、安西軍司、秦州刺史、度支尚書等職,與賈充等修《晉律》。咸寧四年(278年)接替羊祜出任鎮南大將軍,鎮守荊州。他積極備戰,支持晉武帝司馬炎對孫吳作戰,並在咸寧五年(279年)成爲晉滅吳之戰的統帥之一。戰後因功進封當陽縣侯,仍鎮荊州。在戰後仍講武備戰,興建學校,督修水利,被時人稱爲“杜父”。 後被徵入朝,拜司隸校尉,於太康五年閏十二月(285年初) 逝於鄧縣,終年六十三歲。獲贈徵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諡號“成”。

杜預耽思經籍,博學多通,多有建樹,時譽爲“杜武庫”。他與張斐對《晉律》的註解,在當時有“張杜律”之稱。其所撰的《春秋左氏經傳集解》考釋嚴密,註解準確,其中不乏自己獨立的見解和精闢的論述,是《左傳》註解流傳至今最早的一種。他也是明朝之前唯一一位同時進入文廟和武廟之人 。

有哪些與杜預相關的軼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個人作品

杜預所撰寫的《春秋左氏經傳集解》30卷,是《左傳》註解流傳至今最早的一種,收入《十三經注疏》中。其《春秋釋例》十五卷,其釋例則援據《春秋》經傳,與《集解》爲一經一緯,互爲表裏。原書已佚,今本從《永樂大典》中輯出。清人孫星衍撰《校勘記》二卷。《春秋長曆》一篇及《盟會圖》《女記贊》等原書已佚。

杜預所撰的《善文》50卷,是中國古代較早的一個散文選本。杜預還參與《晉律》的制訂,曾作《二元乾度歷》,《晉書·食貨志》載其《陳農要疏》等多篇,表現了他多方面的才能。據《隋書·經籍志》記載,杜預的書保留到唐世,除上述諸篇外,還有《春秋左氏傳音》3卷,《春秋左氏傳評》2卷,《律本》20卷,《雜律》7卷,《喪服要集》2卷以及文集18卷。

軼事典故

左傳癖

西晉初年,外戚王濟懂得相馬,又非常喜愛駿馬,而直臣和嶠吝嗇異常,愛錢如命,杜預時常把“王濟有馬癖,和嶠有錢癖”掛在嘴邊。晉武帝司馬炎聞訊,問杜預:“你有什麼癖好?”杜預回答:“臣有《左傳》癖。”

杜預頸

在滅吳戰爭中,吳人最恨杜預,主要是因爲他善於用兵,常常給敵人以致命打擊。杜預有癭病,吳人就給狗脖子上戴個水瓢,看見長包的樹,寫上“杜預頸”,然後砍掉,藉以發泄對杜預的仇恨。

有哪些與杜預相關的軼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第2張

勢如破竹

勢如破竹,語出《晉書·杜預傳》:“昔樂毅藉濟西一戰以並強齊,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後,皆迎刃而解,無復著手處也。”指事情發展形勢像劈竹子一樣,頭節劈開之後,下面各節就順着刀勢分開了。比喻今作戰或工作節節勝利,勢不可擋。

將帥之風

杜預本人沒有什麼武藝。《晉書》本傳講,他身不跨馬,射箭不能穿透木札。但每有軍事活動,朝廷都要召他參謀規劃。他知彼知己,善於同敵人鬥智。

此外,杜預心胸寬闊,遇事能夠顧全大局。益州刺史王濬是位七十多歲的老將,多年來一直在益州建造戰船、培訓水軍,爲戰爭做準備工作。平吳戰爭開始以後,王濬統率水軍沿長江而下,所向披靡。到達荊州界內,按武帝的詔令,王濬攻下建平以後需受杜預指揮調遣,到秣陵後受安東將軍王渾調度。但杜預十分尊重王濬,對諸將帥說:“如果王濬能攻下建平,則可順流長驅東下,威名顯赫,不應受我的制約。如果不能攻下建平,那麼也沒有理由去調度他了。”杜預沒有利用自己職務給對方製造任何困難,還在王濬攻下西陵後去信表示:“足下能摧毀吳西邊的屏障,便當直取秣陵,討伐數世爲患的逃寇,解救吳民於塗炭之中。再自江入淮,渡過泗水汴水,溯黃河而上,整軍還都,這是曠世未有的盛事啊!”王濬大喜,向司馬炎表呈杜預的書信。杜預的態度與益州水軍率先攻佔建鄴有着重要的關係,也同王濬在長江下游的遭遇,成了鮮明的對照。在那裏,指揮調遣水軍的王渾,怕王濬奪得頭功,對他百般刁難。就在王濬排除種種干擾佔領建鄴、俘獲吳主孫皓之後,王渾還在攻擊陷害他。和王渾相比,杜預的人品受到了人們的推崇。

有哪些與杜預相關的軼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第3張

通達世情

杜預在荊州時,多次送禮給京城中的權貴。他曾對別人解釋道,這樣作不是企圖通過他們得到什麼好處,只是希望權貴不要加害於他。

化身大蛇

《藝文類聚》及《太平廣記》載有一事,指杜預爲荊州刺史,鎮守襄陽時,曾在居所內大醉獨嘔,被一小吏看到其化身爲一條大蛇。

不爲陵谷

史稱杜預“好爲後世名”,他常說:“高岸爲谷,深谷爲陵(意指世事變遷,出自《詩經·小雅·十月之交》)。”平吳之後,他刻了兩塊碑,記述自己的功績。一塊碑沉埋在萬山之下,另一塊立在峴山之上,說:“怎能知道以後不會高山變成深谷,深谷變成丘陵呢。”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