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元璋爲何沒有處死朱棣來保全朱允炆?

朱元璋爲何沒有處死朱棣來保全朱允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建文帝時期,發生了一次較爲著名的內戰——靖難之役。說到這個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

公元1392年,自己苦心培養的太子死了,這對於朱元璋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但好在孫子朱允炆天生富貴相,老朱便打算直接越過兒子,培養嫡孫朱允炆作爲接班人。

這樣一來,曾經留下的那一大批人才就必須除掉!

於是,一場朝廷內部的大清洗展開了,大批官員被處死,其中還不乏像藍玉、傅友德這樣的開國元勳!

因爲朱元璋知道,如果是太子朱標繼位,憑藉他的才能和資歷,還能夠壓得住那些南征北戰的老將們,可現在繼承人卻是個只有十幾歲的孩子,自己死後,那些功高震主的元勳們未必會聽朱允炆的命令。

等到朝中的大臣被殺得差不多了,朱元璋又調轉矛頭,將目標盯上了那些藩王。

朱元璋爲何沒有處死朱棣來保全朱允炆?

但對着自己的兒子下手,老朱多少有些不忍心,於是他決定把這個難題交給朱允炆。

“朕以御虜付諸王,可令邊塵不動,貽汝以安。”

朱元璋故意提議分封制:“朕把防守蒙古、韃靼的重任交給藩王,這樣北方邊境就能得到安定,你就可以專心內政了。”

而朱允炆眨了幾下大眼睛,心中卻十分憂心。

“蒙古、韃靼入侵,藩王們可以抵禦,那如果藩王造反呢?”

一席話,說到了朱元璋的心坎裏去了,他沒想到這麼小的孩子竟然能有這樣的想法,不禁感嘆自己果然沒有選錯。

但對於這個問題,朱元璋故意不回答,而是要聽聽朱允炆的想法,他故意問答:“那你有什麼好辦法嗎?”

只見朱允炆稍加思索,便脫口而出道:“以德懷之,以禮制之,不可則削其地,又不可則變置其人,又其甚則舉兵伐之。”

這樣的回答讓朱元璋很是高興,既感嘆朱允炆的頭腦靈光,又爲他對叔叔們的包容感到欣慰。

正是因爲朱允炆的話,讓朱元璋以爲他能夠處理好朝廷與藩王的關係,所以也就收起了削藩的心思,爲之後的靖難之役埋下禍根。

朱元璋一死,叔侄們的關係就降到了冰點,已經到了你死我亡的程度。

朱允炆登基之後,立馬遭到黃子澄、齊泰等人的輪番忽悠。

“藩王勢力太大,必須得削,否則皇位不保!”

朱元璋爲何沒有處死朱棣來保全朱允炆? 第2張

正是因爲這通忽悠,讓朱允炆堅定地在削藩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先把周王朱橚貶爲庶民、發配到雲南任由他自生自滅,接着又派幾名心腹到北平燕王府、監視朱棣的一舉一動。接着又剝奪了齊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的爵位,更是逼得湘王朱柏放火自焚。

一系列的動作,讓剩下的藩王們惶惶不可終日,最終朱棣振臂一呼、喊着“清君側”的口號造反了。

從這一點我們可以感覺到,朱棣造反或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爲了自保,畢竟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得不到皇帝的信任,說不定自己什麼時候就會像齊王、代王他們那樣,被貶爲庶民。

公元1402年,歷時4年之久的靖難之役結束,原本毫無勝算的朱棣最終入主南京,成爲了明朝第三位皇帝。

或許,他本來沒有謀反之心,只想在北平做一世擁有實權的王爺,但侄子朱允炆並不給他機會,如果不反抗,朱棣遲早會成爲待宰的羔羊。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