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漢武帝是否被嚴重高估?他能否稱得上“千古一帝”?

漢武帝是否被嚴重高估?他能否稱得上“千古一帝”?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縱觀漢武帝一生,最大的功績就在於征伐匈奴了。其他的,無論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還是後期搞得巫蠱之禍,客觀地講都不算什麼光彩的事情。那麼,漢武帝究竟稱得上是“千古一帝”嗎?

漢武帝是否被嚴重高估?他能否稱得上“千古一帝”?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來縱覽一下漢朝當時的國情。國家初立,經過文景兩代休養生息,國力得到極大恢復。武帝登記時,全國人口已達到5000萬,這在當時的社會已經是個了不起的數字。此時的漢朝度過平穩發展階段,國力充盈,兵強馬壯,於是公元前129年開始改變對匈奴的和親政策,並開始實施針對匈奴的軍事行動。公元前119年,漢軍取得漠北之戰勝利,匈奴主力幾乎被完全消滅。從此,匈奴喪失入侵中原的能力,被迫向漢朝俯首稱臣。

說到這裏,我們不得不注意一個問題:漢武帝雖然對匈奴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但匈奴並不是在武帝時期被消滅的。野蠻的遊牧民族最大的特點就是元氣恢復得快,武帝晚期,匈奴趁着漢朝國力開始出現虧空,再次進犯漢朝邊塞。公元前89年,漢武帝被迫向匈奴上供米酒1萬石、糧食5千斛、絲綢1萬匹和歲幣,並以漢女爲和親公主。因爲用並不利,漢武帝晚年幾次對匈奴的軍事行動均告失敗。而此時,漢朝人口已經不足2500萬,也就是說,漢武帝拿着2000多萬的人口打了不過數十萬的匈奴人,卻沒有取得實質性的勝利。真正征服匈奴的,實際上是漢武帝的曾孫子漢宣帝劉詢。

漢武帝是否被嚴重高估?他能否稱得上“千古一帝”? 第2張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漢武帝在其他方面的作爲。政治上,漢武帝通過一系列措施加強中央集權,其中最著名的就屬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然而我們之前很多次提到過,漢武帝將董儒學說放在正統地位,實際上是爲了奴化百姓思想,壓迫先秦時期諸子百家的思想多元化格局。當然,此舉措對於封建統治階級可謂是百利而無一害,但對於中國文化體系的發展來說,消極作用還是無法忽視的。

相比之下,武帝的政治手段相對高明許多。公元前106,爲加強對地方官吏和豪強的監察,漢武帝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級別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級別的郡國守相;改革丞相制度,設立中朝(內朝),對後來的丞相制度演變發生了重大影響。漢武帝外施仁義,實行德治;同時又重視法治,用嚴刑峻法治理國家。前115,武帝下令禁止郡國鑄錢,專令國家所屬上林三官鑄錢,非三官錢不得流通,郡國以前所鑄錢皆廢銷。從此國家壟斷了鑄造錢幣的權力,對後世影響重大。

漢武帝是否被嚴重高估?他能否稱得上“千古一帝”? 第3張

漢武帝在位時平定南越,首次在今海南島置儋耳郡、珠崖郡;討伐大宛,致使西域南道諸國多臣服於漢。不得不說,中年以前的漢武帝政治作風硬朗,手段強硬略爲殘忍,但是能夠任用賢能,對國家發展有一定貢獻。然而,連年的征戰使國力嚴重耗損,財政赤字不斷增大。此時武帝不得不提高稅收,致使農民大量破產流亡。同時,他還篤信神學,求仙問道,舉行封禪,祀神求仙,揮霍無度,儼然一副亡國君主的模樣。

公元前91年,愈發昏聵的漢武帝還聽信謠言,誅殺太子劉據。雖然後來幡然悔悟,但已是亡羊補牢。但武帝的胸懷在於他敢於認錯,晚年一番“罪己詔”拯救了他自己,同時也拯救了遊走在崩潰邊緣的大漢帝國。幸好武帝之後的漢昭帝劉弗陵和漢宣帝劉詢都是大有作爲的君主,在他們的努力下,漢朝才達到了真正的鼎盛時期。

漢武帝是否被嚴重高估?他能否稱得上“千古一帝”? 第4張

筆者認爲,武帝前期的一系列經濟、政治舉措得當(罷黜百家除外),征討匈奴的戰略眼光卓越,用人方面無可挑剔,是名副其實的明君。後期沒能鞏固前期的成果,反而沒有明察民情,窮兵黷武,加上追求仙道,以求長生不老。聽信讒言,誤殺一位傑出的帝國接班人,可謂失誤連連。但是漢武帝承認錯誤的魄力值得讚揚,終其一生,功六過四較爲客觀。

既不是宋太祖與秦始皇這樣的開拓者,也不是唐太宗這樣的建設者,漢武帝的歷史地位也相當尷尬。只能說,是強漢的光環造就了他;作爲文景與宣帝兩個偉大時代的過渡者,劉徹實際上比歷史塑造的漢武帝形象要稍遜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