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漢武帝究竟是“窮兵黷武”還是“功在千秋”?攻打匈奴是否值得?

漢武帝究竟是“窮兵黷武”還是“功在千秋”?攻打匈奴是否值得?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武帝究竟是“窮兵黷武”還是“功在千秋”?攻打匈奴是否值得?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翻開中國古代的歷史,中原農耕帝國與北方遊牧民族之間的恩怨情仇,一直是個永恆的主題。如何跟遊牧民族和平相處,是對中原帝國的一大考驗。處理不好與遊牧民族這層關係的帝國,輕則帶來嚴重的財政赤字,重則直接遭其侵略導致滅亡。

秦漢時期的北部邊境形勢

秦始皇對待北方匈奴的辦法是用武力解決,派大將蒙恬修長城同時長期駐守北方。當時的大秦帝國北方,存在多個遊牧民族的政權,如月氏、匈奴、東胡。統一天下的大秦,對遊牧民族擁有絕對的國力優勢。

但是,秦始皇死後天下大亂,中原帝國無暇顧忌草原。這時候,匈奴單于冒頓東征西討,破東胡、逐月氏;又向北降服了渾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一大幫草原政權;向南吞併了樓煩,甚至奪回了曾經被蒙恬大軍侵佔的河套地區。莫頓單于統治下的匈奴基本上完成了對北方草原的統一,號稱“控弦之士三十餘萬”。

漢武帝究竟是“窮兵黷武”還是“功在千秋”?攻打匈奴是否值得?

圖 | 冒頓單于

漢初,經過”白登山之圍“後,漢高祖意識到敵強我弱,不宜力拼,於是馬上改變戰略,採取了懷柔之術,通過送公主和親和財物利誘,滿足了匈奴的欲壑,實現了和平共處的安寧。從此以後,惠帝、呂后、文帝、景帝一直到武帝初期,雖然匈奴數次來犯,但對匈奴主要採取的都是和親政策。

漢武帝時期,大漢對匈奴的政策開始轉變

漢朝在韜光養晦幾十年後,大漢的綜合國力一躍千里,漢武帝認爲大漢相比於匈奴終於不再甘居下風,漢朝與匈奴之間的關係迎來了巨大的轉變。漢武帝對匈奴開始“磨刀霍霍”,在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部署了著名的“馬邑之謀”軍事計劃。

漢武帝究竟是“窮兵黷武”還是“功在千秋”?攻打匈奴是否值得? 第2張

圖 | 馬邑之謀

根據司馬遷在《史記·匈奴列傳》中的記載,漢朝邊境小城馬邑爲誘餌,引誘匈奴單于南下。漢武帝出動了30萬大軍,集結於馬邑附近試圖伏擊匈奴,另有一支偏師迂迴草原,準備切斷匈奴的退路。不料單于率10萬大軍南下時,看到沿途牲畜遍野竟然無人照料,不禁起了疑心。此時匈奴攻下了一處邊防小亭,抓獲一個地方尉吏,從他口中知道了漢朝的伏擊計劃,於是急忙北退。馬邑之謀就這樣落空了。從此匈奴與漢朝徹底翻臉,頻頻入塞侵襲漢朝。

馬邑之謀中,雖然漢朝與匈奴都沒有什麼實際的損失,卻釀成了巨大的外交事件,一舉改變了亞洲東部兩大強國間幾十年來相對和平的態勢。匈奴斷絕了和親,並開始頻頻入塞劫掠,以示對馬邑之謀的報復。而漢朝既然已經踏上了選擇戰爭的道路,漢武帝決意繼續走下去,對匈奴轉守爲攻。

此後,漢朝與匈奴的戰爭,持續了幾十年的時間,將整個中原王朝和草原力量都捲入了進去。

戰爭的本質,就是撒錢

戰爭的本質是國力的比拼。這種比拼不是你掏出錢包來給我看一眼,說你有一百塊錢,我掏出錢包來給你看一眼,有二百塊錢,然後就宣佈我贏了,我們兩個都把錢包各自揣回去。

真正的戰爭是:你掏出一百元來,當場掏出打火機點了,問我:“服不服?”我二話不說,掏出二百塊錢點了,問你:“不服,咋地?”就這麼你來我往,直到有一方或者雙方都服軟了,覺得再拼下去都得崩潰的時候,大家才坐下來和談,結束這場戰爭。

漢武帝究竟是“窮兵黷武”還是“功在千秋”?攻打匈奴是否值得? 第3張

圖 | 戰爭就是燒錢

所以,戰爭是一場互相毀滅的遊戲,一旦敗了就一無所有,因此,上了場你就得玩命。匈奴人都是騎兵作戰,馬匹的速度、衝擊力、負重和耐力都是人類的數倍,馬匹還擁有一定的智力,可以在奔跑中自動尋找合適的路徑。在萬不得已的時候,還可以作爲人類的食物。更妙的是,馬匹吃草就可以維生,在北方的草原上,相當於擁有了取之不竭的能量來源。

因此,馬匹在北方就是一臺不需要加油的戰車,還能成倍提高戰士的速度和力量,簡直就像是冷兵器時代的神級武器。

面對農耕民族,遊牧民族的騎兵擁有絕對的優勢。有兩個原因:

一、北方草原到處是牧草,是馬兒的天堂,所以,馬匹數量和質量都很高。遊牧民族的人又都從小都生活在馬匹上,騎射技術是農耕民族比不了的。

二、遊牧民族不需要種地生活,他們不用被束縛在土地上,可以輕易地舉家遷移。在對農耕民族的戰鬥中,遊牧民族可以把全族的戰鬥力集中在一點上,任意襲擊農耕民族的薄弱環節。在得手或者失利的時候,可以隨時撤退,不留戀一城一地的得失。在敵人窮追不捨的情況下,遊牧民族可以深入北方腹地,在廣闊的原野上和追擊者玩起捉迷藏,等到追擊者人疲馬乏、糧草絕盡的時候再殺一個回馬槍,佔盡地利的便宜。

漢武帝究竟是“窮兵黷武”還是“功在千秋”?攻打匈奴是否值得? 第4張

圖 | 冷兵器時代的超級武器——戰馬

農耕文明主要是步兵作戰,面對這樣有戰馬武力加持,又來無影去無蹤的敵人,要想取勝只有一個辦法,就是砸錢。

漢武帝選擇的就是砸錢,花了七八年時間養了四十五萬匹馬,建立了一支龐大的騎兵部隊。你有啥裝備我就用錢砸啥,你的騎兵軍團厲害,我就用錢砸出一支比你數量更多的騎兵團。

漢武帝打匈奴的高額成本

養馬的成本

一匹戰馬的體重一般都超過一噸,所以每天需要攝取的能量是巨大的。而且動物吃進肚子裏的食物中,會有90%的卡路里會被浪費掉,而草中的能量又十分有限,所以一匹馬每天要吃很多的草才能維持新陳代謝所需的能量平衡。因此,遊牧民族不得不經常四處遷徙,因爲一片草場的草很快會被吃光,根本養不活他們那麼多的牲畜。在長城以北,馬兒吃着幾乎無盡的天然草料,養馬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馬對於遊牧民族來說就是相當於一輛自行車。

漢武帝究竟是“窮兵黷武”還是“功在千秋”?攻打匈奴是否值得? 第5張

圖 | 草原的天然牧場

漢武帝要想養馬就需要有廣闊的草場,而對於古代農耕帝國來說,要養活龐大的人口,土地本來就不夠用,怎麼可能將大量土地變爲草場,去養馬呢?漢武帝要想發展騎兵,就必須另闢蹊徑,將草料換成精飼料。在食草的牲畜中,馬是最挑食的。什麼麥子杆、高粱杆,牛會很開心地吃,馬兒卻一口都不吃。馬喜歡吃的是豆類這種人吃的食物,這就相當於人口奪食。一匹馬一頓頂幾個人的飯量,這些豆子的種植又要消耗人力,戰馬每天還要參加大量的訓練,消耗能量更多也意味着吃得更多。裏外相加,用精飼料養一匹戰馬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長城以南養馬不光飼料消耗大,那些平時養在馬廄裏的馬兒,要想鍛鍊奔跑,還需要開闢專門的跑馬場,需要專人訓練。所以說,騎得起馬的,那都得是“開寶馬”的土豪。饒是這樣,漢武帝還是傾天下之財,養了四十五萬匹戰馬。

漢軍深入匈奴人腹地作戰的高額成本

漢武帝跟匈奴人打的那場最大的勝仗,漢軍出動了約十四萬匹戰馬,損失了約十一萬匹。一場大勝仗都損失成這樣,那一般的戰爭還怎麼打?打完仗,人家遊牧民族回去隨便找一個牧場,養幾年,馬匹又都出來了。你漢軍回到長城內,還得花費巨資重新養馬。

更嚴重的是,深入草原作戰,後勤補給的成本更是高的嚇人。一般騎兵作戰,後面是步兵負責補給。漢武帝的幾萬騎兵遠征,要配備幾十萬的步兵補給軍團。爲啥要這麼多人,因爲人少了根本守不住這麼多糧草,一旦補給被切斷,前面衝鋒的騎兵也就玩完了。

漢武帝究竟是“窮兵黷武”還是“功在千秋”?攻打匈奴是否值得? 第6張

圖 | 古代戰爭,決定勝負的往往是後勤

問題是,這幾十萬人也要吃飯啊。所以,漢武帝是靠多支出了幾十萬人的人力與口糧來解決補給問題。古代運輸成本極高,按照司馬遷的記錄,漢朝給西南邊境運送糧食,運輸成本高達六十多倍。秦朝時從山東地區運糧到內蒙古,運輸成本高達一百九十多倍。而漢武帝北征,距離更遠、路途更艱苦,運輸成本還會更高。哪怕就按六十倍計算,這也意味着漢武帝一下子就要往大漠裏扔進去最少幾千萬人份的糧食。這個數字太恐怖了,當時全國的總人口也不過幾千萬人。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掛帥奇襲祁連山,殺死和俘虜了匈奴士兵共計三萬多人,擒獲了匈奴的單桓王和酋塗王等五個大王,以及他們的王母、王妻、王子共計五十九人,擒獲匈奴的相國、將軍、都尉六十三人。襲擊祁連山這一天,成了匈奴國的“哀悼日”。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匈奴發出了這樣的悲歌:“亡我祁連山,使我牲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漢武帝究竟是“窮兵黷武”還是“功在千秋”?攻打匈奴是否值得? 第7張

圖 | 霍去病劇照

漢軍拿下河西走廊後,漢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武帝劉徹"夢駿馬生渥窪水中",大臣作天馬歌獻上。即刻下昭在中央王朝設苑馬寺負責馬政,在大馬營草原設置牧師苑。大馬營草原因位在河西敦煌、酒泉、張掖、武威四郡中部,且這裏有天然大草場和豐盛的水源,歷朝王師大軍從這裏不斷得到軍馬補充,這就是山丹軍馬場。有了山丹軍馬場(今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帝國的財政壓力才逐漸地得以緩解。

結語

前文說過,戰爭是一場互相毀滅的遊戲,雖然從人類整體上來看,戰爭是一個負收益的行爲,但是站在發動戰爭者的角度看,戰爭有可能是划算的。只要戰爭預計的成本小於預計的收益就行。換句話說,在戰爭的發動者面前有一個財務表,一邊寫着這場仗預計花多少錢,另一邊寫着萬一咱贏了能賺到多少錢。只要後者比前者大,就有發動戰爭的理由。匈奴是大漢帝國在北方的國防安全隱患不假,漢武帝打擊匈奴以固國防,這沒問題。但是,你也得算計下收益和成本啊。

漢武帝如果能計算清這成本,在漢軍拿下河套地區以及打通河西走廊後,就應該轉攻爲守了。因爲這時候漢軍以及掌控了匈奴人南下的戰略要地,匈奴已經對長安構不成威脅了。但是,漢武帝固執地想完成前人未成之壯舉,就是徹底消滅匈奴以絕後患。所以,他多次組織遠征軍深入大漠。可事與願違,即使你這些戰役打勝了又能怎麼樣?

漢武帝究竟是“窮兵黷武”還是“功在千秋”?攻打匈奴是否值得? 第8張

圖 | 大漢騎兵

北方太大,遊牧民族又善於遷徙,只要暫時避開漢軍的刀鋒,等到漢軍退兵後再找一塊肥美的草原,就可以恢復生機,沒幾年匈奴人又能捲土重來。因爲,你漢軍不可能長期在草原駐軍。由於降水少,草原地區的不適合耕種,所以,漢軍駐軍後只能像匈奴人一樣遊牧化。手握重兵居無定所,時間一長,漢軍豈不胡化?把匈奴人趕跑了,卻無法長期有效地統治他們的土地。因此,漢武帝即使撒再多的錢,也無法徹底消滅匈奴。

對漢朝來說,要徹底解決匈奴的威脅,最好的方案莫過於分化瓦解匈奴,用一個草原部落來制衡另一個草原部落,從而保障長城以南的王朝疆域內的長久和平。你消滅了匈奴又能怎麼樣?匈奴沒了,還會有其他遊牧民族部落崛起。

徵和三年(公元前90年),漢武帝最後一次對匈奴大規模用兵,派李廣利等率領十幾萬大軍多路出擊,試圖武力徹底征服漠北的匈奴。匈奴單于把輜重轉移到鄂爾渾河以北,自己在鄂爾渾河以南率領匈奴大軍背水一戰,迎擊漢軍。這場戰役以漢軍大敗,李廣利投降匈奴而告終。至此,漢武帝想生擒單于、根絕匈奴之患的願望徹底破滅。而且國內民怨四起,長安城外盜寇盈野,“海內虛耗,戶口減半”,江山社稷搖搖欲墜。

一個合格的國君,他的職責是要爲國家爭取最大的利益,去選擇淨收益最大的那一種國策。拿下河套地區與河西走廊,已經是與匈奴作戰能獲得的最大收益,如果這時候漢武帝能收手,漢朝對匈奴的作戰是非常值得的。但是,漢武帝選擇繼續向北打下去,這時候的戰爭的邊際收益逐漸減少到了負值,甚至可謂是耗盡家財,這顯然不一筆好買賣。

漢武帝究竟是“窮兵黷武”還是“功在千秋”?攻打匈奴是否值得? 第9張

圖 | 漢武帝雕塑

漢武帝爲了消滅匈奴,將“文景之治”留下了老本折騰沒了,又施行貨幣壟斷、鹽鐵專營、酒榷、算緡告緡、賣爵等斂財的政策來彌補戰爭造成的財政虧空。這些政策榨乾了民力,破壞了帝國的經濟結構,也讓大漢帝國開始走向衰落。徵和四年(公元前89年),心灰意冷的漢武帝頒佈了歷史上有名的《輪臺詔》,後悔派遣李廣利遠征帶來軍事上的慘敗,宣佈國家將從橫徵暴斂、連年征戰轉向休養生息、和平發展。這也是他對自己傾盡國力征伐匈奴的一個迴應。

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帶着未能殲滅匈奴的遺恨去世了,漢朝北部邊境的匈奴仍然如同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南下侵擾大漢邊境,始終刺激着漢武帝后世子孫們的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