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此人曾經創立一個國家,打敗了唐軍,後來被招撫歸爲大唐

此人曾經創立一個國家,打敗了唐軍,後來被招撫歸爲大唐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七世紀末至十世紀初,在經濟與文化高度發展與繁榮的盛唐統治下的東北地區,一個擁有“地方五千裏,戶十餘萬,勝兵數萬人”的地方政權—當時被譽爲“海東盛國”的渤海國(698-926年),興起於白山黑水之間。這一政權的建立,是我國多民族國家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是白山黑水地區歷史發展進入一個新時期的標誌,而這一政權的開創者就是大祚榮。

此人曾經創立一個國家,打敗了唐軍,後來被招撫歸爲大唐

大祚榮,姓大氏,粟末靺鞨人。靺鞨源於先秦的肅慎,漢魏晉稱挹婁,南北朝稱勿吉,勿吉亦名靺鞨,分粟末、白山、黑水、安車骨、拂涅、伯咄、號室七部,大祚榮即爲粟末部。其父乞乞仲象爲該部一個部落首領,曾依附高麗。唐高宗總章元年(668年),唐滅掉高麗,爲了防止高麗政權的復辟,將高麗遺民及一部分被高麗統治的靺鞨人遷往內地,其中乞乞仲象父子及其部族被遷往營州(今遼寧省朝陽市)。不久,乞乞仲象又依附契丹,被授予大舍利之職。

此人曾經創立一個國家,打敗了唐軍,後來被招撫歸爲大唐 第2張

營州是唐朝轄東北的重鎮,唐在此設營州都督府意在鎮撫。時任都督府都督趙文翽爲人驕奢,經常侮謾部下,引起各族的不滿。出身契丹族的松漠都督李盡忠與歸誠州刺史孫萬榮乘機煽動叛亂,起兵反唐,於周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攻陷營州,殺死趙文翽,不久聚衆數萬人,向內地發起進攻。武則天調遣大軍進討,結果展遭失敗。至次年(697年)5月,纔將這次叛亂鎮壓下去,李盡忠陣亡,孫萬榮爲部下所殺。

在這次戰亂期間,靺鞨酋長乞四比羽、乞乞仲象父子及其部屬,均曾參與反唐活動。後來見叛軍大勢將去,又鑑靺鞨故地空虛,於是率領部下向東方奔去。武則天爲了分化反唐勢力,瓦解敵營,曾封乞四比羽爲許國公,封乞乞仲象爲震國公,並赦免其罪。但乞四比羽等均拒不受命,繼續東奔。武則天遣右玉黔衛大將軍李楷固率兵追剿。李楷固擊斬乞四比羽,繼續追擊。這時乞乞仲象死於東奔途中,大祚榮代領其衆,承擔起率衆向故地作戰略轉移的重任。

此人曾經創立一個國家,打敗了唐軍,後來被招撫歸爲大唐 第3張

李楷固率軍翻越天門嶺(在今吉林省敦化縣境內),迫近大祚榮。“驍勇善用兵”的大祚榮,利用靺鞨人熟悉地勢的優勢,集合靺鞨兵,在天門嶺與唐軍進行決戰。兩軍對壘,號角齊鳴,戰馬長嘶,飛矢如雨,經過一場激戰,唐軍大敗,李楷固脫身而還。這時,突厥再次強大起來,曾被唐軍擊敗的契丹及奚族全部降附突厥,道路阻絕,唐已不能再次派軍征討大祚榮。

此人曾經創立一個國家,打敗了唐軍,後來被招撫歸爲大唐 第4張

大祚榮乘此時機,率衆東進,來到太白山(今長白山)東北的奧婁河(今牡丹江上游)一帶,樹壘自固,築城而居。其時,大祚榮以天門嶺之捷名震靺鞨,又兼併了乞四比羽的餘部,還招徠許多靺鞨人與高麗遺民,至此聲勢大增。這裏山巒環繞,林木茂密,且又多川河盆地,土地肥沃,地勢險要,距營州二千餘里,實爲“荒遠”。

大祚榮就以這種有利的地理環境積粟練兵,擴大實力。周武則天聖曆元年(698年),大祚榮自恃“荒遠”,勢力大增,於是沿襲唐朝對乞乞仲象所封的震國公爵號,自稱爲“震國王”,建立了以粟末靺鞨爲主體的地方民族政權,都城設在“舊國”(今吉林省敦化縣敖東城)。自此揭開了渤海國的序幕。幾年之後,爲了集中力量對付最主要的敵人突厥,唐朝對大祚榮的態度由武力征討改爲懷柔政策。

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唐廷派遣侍御史張行岌赴靺鞨進行“招慰”。當時,大祚榮的鄰國新羅已統一了朝鮮半島的大部分地區,並不斷北進,以擴張領土,大祚榮雖然表面上不得不權宜地臣服於新羅,但爲了解除來自新羅的威脅,大祚榮接受招慰,歸附唐朝。爲了表示自己的忠誠,他又派遣次子大門藝隨張行岌入朝,留京宿衛。

此人曾經創立一個國家,打敗了唐軍,後來被招撫歸爲大唐 第5張

張行岌覆命後,唐廷準備派人冊封大祚榮,但由於契丹與突厥連年進攻,邊境形勢緊張,冊封的使命無法送達而被耽擱。至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年),邊境形勢好轉,唐廷遣郎將崔忻,攝鴻臚卿之職,前赴靺鞨,冊封大祚榮爲左衛員外大將軍,渤海郡王,以其所轄地區置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從此。大祚榮去掉靺鞨號,按唐朝封號,專稱渤海,原名“震”也不再使用。

此人曾經創立一個國家,打敗了唐軍,後來被招撫歸爲大唐 第6張

大祚榮受唐冊封后,多次遣使入朝,貢獻方物。崔忻來聘的同年,大祚榮遣王子(名已佚)朝唐。12月至長安,奏請“就市交易,入寺禮拜”,得到唐玄宗的允准。開元二年,遣生徒六人人唐學習。開元四年閏十二月,遣大首領(名巳佚)入唐朝貢。開元五年五月,遣使朝唐並獻方物。開元六年二月,又遣使朝唐。大祚榮多次派人赴唐朝貢或學習,加強了與內地經濟、文化的交流,促進了渤海經濟的發展與文化的進步,也促進了渤海政權的穩定與鞏固。

開元七年(719年)三月,大祚榮病故,渤海遣使赴唐告哀。六月,唐玄宗下詔,贈予特進,賜物五百段,同時遣左監門率上柱國昊思謙攝攝鴻臚卿,持節充使,前往渤海弔祭。因大祚榮是渤海政權的創業高祖,渤海國人按照中原王朝的禮儀,溢之爲高王。

大祚榮在位22年,“有勝兵數萬,闢地二千里,編戶十餘萬”,在今長白山、松花江、牡丹江、鴨綠江等大片土地上,建立起以粟末靺鞨爲主體的地方民族政權,爲“海東盛國”的即將到來奠定了基礎,被稱爲“海東盛國”的開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