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張浚是什麼人?用此人爲相,敗光了大唐最後的家底

張浚是什麼人?用此人爲相,敗光了大唐最後的家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們知道張浚是什麼人嗎,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公元888年,唐僖宗終於走完了自己窩囊的一生,他的弟弟壽王李傑登基,是爲唐昭宗。22歲的唐昭宗英姿勃發,繼位之初,禮賢下士,親君子,遠小人。百廢待興,大唐彷彿有力挽狂瀾之相。唐昭宗繼位後,選用張浚爲宰相。

張浚,河間人,年輕時放蕩不羈愛自由,特別喜歡說大話。在唐僖宗時已爲平章事,相當於宰相的職位,宦官將領楊復恭當權時罷免了他,張浚記恨在心,唐昭宗即位又重新啓用他爲宰相。唐昭宗繼位時,大唐的天下亂做一鍋粥,是名副其實的“一把爛牌”

平定了黃巢起義後,天下並沒有太平,反而更亂了,黃巢幾乎摧毀了大唐的根基。汴州的宣武節度使朱溫和蔡州的秦宗權連年征戰,公元889年,朱溫終於擊破秦宗權,佔領蔡州,收編了蔡州人馬,實力得到空前增強,唐昭宗晉封其爲東平郡王。

張浚是什麼人?用此人爲相,敗光了大唐最後的家底

淮南的高駢(pián)輕信巫術,重用方士呂用之,裝神弄鬼,導致手下大將畢師鐸叛亂,高氏全家被殺。朱溫乘機又佔有了淮南。朱溫野心漸起,東擊徐州的時傅,攻伐不斷,徐州兵驍勇,雙方互有勝負

面對天下紛繁複雜的局面,唐昭宗勤勉有加,想恢復大唐昔日的榮光。此時,如果有賢臣相佐,也許有機會能恢復朝廷的權威,但唐末每次到關鍵時候,上天都會開一個大大的玩笑。

爲什麼說唐昭宗尚有希望恢復大唐榮耀呢?一是他繼位之初,尚有力量組織中央軍,曾經組織了一支十萬人的中央軍。二是地方藩鎮此時尚在各自混戰,朱溫四面強敵環伺,李克用對大唐態度曖昧,並無滅唐之心,如果戰略得當,組織中央軍已自保,修養生息,拉攏地方藩鎮以互相牽制,限制朱溫做大,不要輕易分封節度使,能否翻盤尚未可知,但延續十幾年不亡國還是有希望的。唐昭宗任張浚爲宰相,認爲張浚是王佐之才

張浚常和唐昭宗討論天下大勢,見解獨到、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對各藩鎮和中央的分析很對唐昭宗的胃口,他的一些思路和唐昭宗也是不謀而合,唐昭宗曾經問張浚:如今天下紛爭不斷,最緊迫要解決的事是什麼呢? 張浚說:目前急需要解決的是募兵,增強軍隊的實力,這樣纔能有實力威服天下。

唐昭宗歷史

公元890年,在張浚的建議下,唐昭宗在長安一帶募兵,招兵十萬人組成了中央軍,中央建立起了一支武裝力量,這形成了大唐最後的資本。《資治通鑑》:上從容與浚論古今治亂,浚曰:“陛下英睿如此,而中外製於強臣,此臣日夜所痛心疾首也。”上問以當今所急,對曰:“莫若強兵以服天下。”上於是廣募兵於京師,至十萬人。

張浚對唐昭宗登基之初的天下形勢的分析還是相對透徹的,內有宦官專權,外有藩鎮林立,而這其中最緊急的事肯定是軍隊的控制權,一能自保,二能對抗藩鎮,這個思路是正確的,也確實招募到了軍隊,組織了一支十萬人的中央軍。朱溫和張浚各自打着小算盤,格局有限,爲一己私慾強行討伐李克用

張浚是什麼人?用此人爲相,敗光了大唐最後的家底 第2張

李克用在平定黃巢時,曾與張浚並肩作戰,聽說唐昭宗重用張浚,感嘆到:“張浚徒有虛名,並無真才實學,喜歡誇誇奇談,用此人恐怕會天下大亂。”

朱溫也知道了唐昭宗重用張浚爲宰相,迅速和張浚取得聯繫,同時聯合雲州防禦使赫連鐸和盧龍節度使李匡威,上表朝廷,要求朝廷討伐河東節度使李克用。

李克用,河東節度使,天下第一強藩,兵強馬壯,和朱溫素有舊仇,平定黃巢時曾率“鴉子軍”入關,戰功赫赫,對大唐有再造之恩,這以上的哪一條,即使唐昭宗想恢復中央權威,也不能從李克用開始動手,而且與李克用有仇的朱溫提出征伐的意見,明眼人一看就是借刀殺人。

被稱爲“王佐之才”的宰相張浚看不出來嗎?他不是看不出來,志大才疏的他“自作聰明”,認爲一可以藉助朱溫打壓李克用,進而警示其他藩鎮,二可以藉機排擠楊復恭。強行征討李克用這個決定敗光了大唐最後的家底:

一是張浚致朝廷利益於不顧,他想倚重朱溫的勢力,在朝廷削弱楊復恭的力量,在藩鎮打擊李克用的勢力,胳膊肘子往外拐,不顧其他朝臣反對,堅持討伐李克用,他對朱溫的認識過於幼稚,朱溫是另一個更危險的藩鎮勢力。二是張浚盲目自大,自認爲中央軍足以討平李克用,還親自掛帥,他義正言辭的說:“當年先帝被迫離開長安,正是李克用發兵的原因,他和河中的藩鎮互相勾結,現在朱溫等藩鎮爲國着想,要求討伐,並且願意出兵配合,正是我們蕩平李克用的好機會,不出幾個月,一定可以平定他”。

張浚說的正是公元884年,因當時的大太監田令孜剋扣河中節度使王重榮的鹽稅,王重榮聯合河東節度使李克用發兵十五萬,討伐依附於田令孜和朱溫的邠(bin)寧節度使朱玫。逼近長安,田令孜挾唐僖宗出逃鳳翔,踏上了流亡之路。

張浚是什麼人?用此人爲相,敗光了大唐最後的家底 第3張

張浚說的義正辭嚴,另一個宰相孔緯也是隨身附和,這個提議一出,羣臣幾乎都反對,楊復恭明確表示反對,他說:先帝當年被迫逃難,有田令孜和藩鎮各自的原因,但主要還是田令孜對鹽稅處理不當導致了戰爭,但李克用的主要目標是田令孜,後來也主動退了兵,如今如果再起戰事,國家將萬劫不復。況且,李克用在平定黃巢時立有大功,如果現在討伐,以後誰還能爲朝廷賣命?

唐昭宗歷史圖

張浚和孔煒自認爲中央軍非常厲害,同時他們本就是想打壓楊復恭,所以非常堅持認爲出兵攻打李克用才能震懾其他藩鎮,可以一戰功成。唐昭宗很信任張浚,看張浚這麼有信心,就全權交給張浚處理。唐昭宗用人不明,讓張浚領兵,唐朝最後的家底都讓張浚敗光了

唐昭宗下詔撤去李克用官爵,任命張浚爲河東行營都招討置宣慰使,朱溫爲南面招討使,李匡威爲北面招討使,張浚領兵五萬進至晉州,朱溫知道此戰必敗,同時自己地盤處在四戰之地,周邊自己都沒搞定,只象徵性的派了幾千人馬進駐澤州地區,自己根本不參戰。

張浚是什麼人?用此人爲相,敗光了大唐最後的家底 第4張

李克用派河東名將李存孝迎戰張浚,官軍和藩鎮聯軍五萬人馬一觸即潰,張浚被困晉州城,李存孝圍攻數日,因爲張浚是朝廷的宰相,軍隊也都是禁軍,李存孝的河東軍後退五十里,給張浚留了條路,讓他逃跑了。“(張)浚及克用戰於陰地,浚軍三戰三敗,浚、建遁歸。克用兵大掠晉、絳,至於河中,赤地千里。克用上表自訴,其辭慢侮,天子爲之引咎,優詔答之。”

這一戰,朝廷顏面掃地,禁軍精銳盡失,中央軍被李克用打的丟盔棄甲,大唐失去了最後翻盤的希望,各藩鎮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更加肆無忌憚。之後,李克用上疏自訴,又羞辱了一番朝廷,唐昭宗無奈貶張浚爲繡州司戶,恢復李克用的爵位,但唐朝最後的家底也都敗光了,唐朝滅亡的喪鐘已經敲響。後記

唐昭宗繼位時,藩鎮之禍已經很難收場,但中央軍還能組織十萬人的規模,有這支軍隊在手,勉強支撐幾十年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這時候如果能韜光養晦、止戈以求休養生息,尚能維持基本的局面,然後緩緩圖存,但張浚既沒有高瞻遠矚的眼光,又盲目自信,紙上談兵,輕敵冒進,以卵擊石,以一己之私利而置國家於不顧,暗自勾結朱溫,唐昭宗用人不當,識人不明,國家滅亡也就不奇怪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