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秦皇漢武那麼牛 爲何沒佔領西伯利亞?

秦皇漢武那麼牛 爲何沒佔領西伯利亞?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1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秦始皇開始,就在北方修綿亙的長城防線,後世也多次營造,搞得今天還有人對着八達嶺的磚牆遙想秦始皇,或是站在山海關城頭大談漢唐雄風,讓人哭笑不得。

歷代北方長城地圖(來源:維基百科“長城”條下,另有董耀會製作的、中國長城學會出版的《中國曆代長城總圖》,均較準確,讀者可自行查閱)

秦皇漢武那麼牛 爲何沒佔領西伯利亞?

網絡配圖

這幅地圖的時間軸是自左向右,由戰國到明朝,以不同顏色標記不同時代的長城走向。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秦漢長城的東段,向北遠遠超出明長城的範圍,漢長城的西段,更是跨出了今天的國境,橫亙於蒙古國境內。

在某些人眼裏,這或許又是一條明朝人血性不如秦漢先祖的證據,這又是一起無知導致的“慘案”。

一個簡單反問就是:秦始皇、漢武帝都屬於“血性”充沛的純爺們兒,前者北逐匈奴或可算收復失地,後者的大軍卻“臨瀚海而還”,直接在貝加爾湖(在今俄羅斯境內)飲馬,怎麼國界只到今天的遼寧、內蒙古,沒有佔領西伯利亞?

原因很簡單,地理。

“400毫米等雨量線”是中國半溼潤氣候和乾旱氣候的分界線,也是農耕區和不足以發展農業地區的分界線,農耕民族曾經不止一次地突破這條界線,但都無法長期、穩定地建立有效統治。

爲了防禦機動性更強的對手入侵,圍繞着“400毫米等雨量線”漢人(農耕民族)開始修築長城、烽燧等防禦工事體系,客觀上,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就變成了以長城爲界。

按照古人的說法就是:

長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宮室以居,城廓以治;大漠之間,多寒多風,畜牧畋魚以食,皮毛以衣,轉徙隨時,車馬爲家。

秦皇漢武那麼牛 爲何沒佔領西伯利亞? 第2張

網絡配圖

詳細對比上面的兩幅地圖,就會發現,歷代長城的走向和“400毫米等雨量線”並不完全重合,這固然有軍事力量對比消長的因素,更根本的則是氣候的變遷。

春秋到秦漢有一個“高溫期”,緊跟着是魏晉南北朝的“低溫期”,隋唐氣溫回升,直到晚唐、五代開啓了一個長時段的“低溫期”。

平均氣溫高,降雨量更多,無霜期更長,相應的,農牧分界線也就會北移,秦、漢長城,唐代的三受降城,都得益於這樣的條件,才能深入內蒙古草原的腹地。

霍去病曾經觸碰西伯利亞,唐軍曾穿越蒙古國,藍玉也曾深入大漠直抵捕魚兒海,最終,他們的大軍還是會回到“自然邊界”的後邊,等待老對手的再一次崛起,是他們短視、封閉嗎?

當然不是。

犁庭掃穴的進攻戰爭,或許能摧毀遊牧民族的“行國”政權,甚至消滅某個民族的絕大部分人口,但不可能從根本上消滅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當蒙古草原出現勢力真空時,東至大興安嶺,西至葉尼塞河流域的原始森林裏,絕不缺少垂涎三尺的“接盤俠”。

或許有人會說,那就佔領那些地區好了。

不幸地是,相對於廣袤的大地,擅長耕種、能理解禮樂華章的漢人數量實在太少了,比如,西晉時五胡紛紛內遷中原,晉人江統在《徙戎論》就說:

關中之人百餘萬口,率其多少,戎狄居半。

議論當有誇張成分,但作爲漢文明的傳統核心區域,關中地區(今陝西南部)聚集了大量羌、氐、雜胡則是不爭的事實,有人說這是個“農夫與蛇”的故事,西晉王朝不接納胡人,自然不會有五胡亂華。

其實就算晉人緊守邊塞,一波又一波的騎馬民族遷徙狂潮一樣會洶涌而至,不過是請進來,還是打進來的區別罷了,蒙古滅亡金朝(金朝也修有長城防禦草原民族),就是典型的例子。

秦皇漢武那麼牛 爲何沒佔領西伯利亞? 第3張

網絡配圖

由於北宋、明,兩代的人口數量,學界普遍認爲記載存在統計口徑的問題而有嚴重的低估,此處直接採用1820年清朝的人口密度示意圖來與漢、唐進行對比。

如圖所示,清代的人口分佈,傳統漢地十八行省(孫中山語)一片金黃,而東北、蒙疆、回部、藏區等清王朝的“自留地”,則在長期的封禁下,處於絕對的地廣人稀狀態。

試想,幾個月看不到一個人影的國境線,又如何擋得住如狼似虎的西方列強?假使沒有清末的“放墾”,無數漢地百姓的闖關東、走西口,大清朝那所謂的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嫁妝”,又有幾尺能夠留給今天的中國,實在是個未知數。

同樣道理,在秦、漢、唐、明這些朝代,長城外面那些地廣人稀,難以耕種的土地,真去佔有,又能保住幾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