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魏晉時期的風流名士謝安的趣聞軼事

魏晉時期的風流名士謝安的趣聞軼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世說新語》是南北朝時劉義慶組織人編著的筆記小說,主要記錄了漢末、三國和兩晉時期的上流人士們的生活,有言行舉止,有趣聞軼事。書中所寫對象以魏晉的風流名士爲主,而其中又以謝安爲最。 

魏晉時期的風流名士謝安的趣聞軼事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有人粗略作了一個統計,《世說新語》全書共有1100多條事蹟,其中涉及謝安的就有114條。所以可以說,謝安是《世說新語》中出場次數最多的人物,因此他也是書中描寫刻畫最多最形象的人物。而且謝安的事蹟在該書中,只有一條出現在“政事”這一篇,最多的兩條卻是“商譽”和“品藻”。由此可見,謝安在魏晉南北朝是多麼的著名,是萬千知識分子的偶像,不過他受追捧的原因並非他在政治與軍事等的成就,而是他的性格、道德和精神,這大概就是魏晉風流。

比如,書中常常誇讚謝安非凡的氣度。在雅量篇第28條中說,謝安在東山時,有次與好友出去泛舟遊玩,突然波濤洶涌,旁人見了面色驚慌坐立不安,而謝安鎮定自若,還跟他們說:“這麼驚慌還怎麼回去?”這一則故事不僅體現出謝安處事不驚的態度,也表明他樂觀豁達的性格。

再比如,書中也多次提及謝安在家的教育方法。在德行篇第36條裏說,謝安婦人教育孩子,有次問謝安爲何不見他教導,謝安回答:“我一直在用自己教育他們。”可見謝安比起讀書寫字上的教導更重視言傳身教。

謝安赴宴

“謝安赴宴”出自《世說新語》中的雅量篇第29條,講述的是桓溫三番五次拒絕入朝的詔令後在373年入京朝見孝武帝,謝安與王坦之前去迎接的故事。而在此之前,桓溫通過廢立皇帝、陷害大臣等手段建立了極高的權威,而謝安與王坦之是當時的輔政大臣。 

魏晉時期的風流名士謝安的趣聞軼事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故事講,桓溫設宴邀請百官,並且埋伏好士兵準備趁機殺了謝安與王坦之。王坦之很害怕,謝安卻面不改色對他說:“東晉王室的存亡,就在此行了。”兩人赴宴時,王坦之還是一直失態不能保持冷靜,而謝安卻從容就坐,甚至當場作了一首《洛生詠》。原打算下殺手的桓溫反倒被謝安的氣勢給鎮住了,於是就撤走了士兵。王坦之和謝安兩人在以前是一直齊名的,可這件事以後,誰優誰劣就很好判斷了。

當時的桓溫可謂狼子野心,有謀朝篡位之嫌,此次他入朝,說是拜見實則是圖謀不軌。而謝安與王坦之的任務說是迎接其實就是阻止甚至挫敗桓溫的行動歷史上,桓溫此次入京最後也只是將一位官員下了牢獄,沒能篡位成功。不久,桓溫因患病而離京,同年又上表向朝廷爲自己求九錫之禮,也是謝安以修改稿件的名義藉機拖延到桓溫病死,使他到死野心都未能如願。

從歷史看,謝安是挫敗桓溫篡位的功臣,而從“謝安赴宴”的故事來看,謝安處事不驚、冷靜應對的風度的確令人歎服,而王坦之則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謝安憐翁

“謝安憐翁”出自《世說新語》中的德行篇第33條,講述的是謝安小時候的故事,與他的長兄謝奕有關,主要是在誇讚他從小有同情心。據說,謝安曾經聽說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深受感動,甚至上奏來表彰他們的墓。 

魏晉時期的風流名士謝安的趣聞軼事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故事講,謝奕在剡縣擔任縣令時,有次一個老頭觸犯了法律要受懲罰。謝奕就以喝酒來罰他,讓老頭一直喝酒,已經喝醉了也不許他停下來。謝安當時只有七八歲,穿着青色的布褲子,來到哥哥身邊坐下,看到老頭喝酒的場景就勸誡謝奕:“哥哥,這老頭甚是可憐,你幹嘛要這麼做。”謝奕於是臉色一改,問:“你是想放了他嗎?”於是他就把老頭給放了。

謝安與長兄謝奕從小關係極好,對他十分依賴,所以在哥哥外出爲官時還跟在身邊。據說,謝奕性格不太好,說好聽是豪放,說難聽就是粗魯,聽說曾經因爲惹惱而破口大罵。從故事中,謝奕對犯法的老頭的懲罰也可以看出這一點。與哥哥謝奕相比,還是小孩子的謝安明顯心軟很多,所以會認爲謝奕對老頭的懲罰過重,覺得老頭可憐。

結果謝奕也聽從了弟弟謝安的勸誡,放了老頭,由此也可看出兩人關係的親密。尤其是謝奕聽到謝安話後的“改容”,表明了謝奕對謝安的重視。

整個故事是在刻畫一個從小有德善良的謝安,而“三歲看到老”,他後來也是一個很有雅量極具道德的宰相。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