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變法名臣商鞅:不懂得功成身退最終導致其被殺

變法名臣商鞅:不懂得功成身退最終導致其被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戰國時期,羣雄紛爭。國與國之間,完全是叢林法則,雖說周天子在世,可是對於各封國之間的戰事管不了,也不敢管。相反,哪個國家在戰爭中獲勝,周天子還要遣使朝賀。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包括軍事、文化、農業、工商等,歸根結底就是綜合國力的競爭,而人才是其中的關鍵。戰國時期的人才是可以隨意流動的,沒有什麼戶口、學歷等方面的牽掛,因此這就給天下的士子們提供了絕佳的舞臺,這也是諸子百家得以產生的原因。

學好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這句話在戰國時期表現得尤爲突出,只要你有真才實學,今天可能還在露宿街頭,明天就可能拜將入相,成爲朝堂上一言九鼎的重臣。商鞅就是這樣,商鞅原爲衛國國君的後裔,姬姓公孫氏,可惜到他這一代,早已經成爲庶民。所幸商鞅年紀輕輕就懷揣救國治世之學,暫時窩在魏國國相公叔座帳下做中庶子,參知政事,但始終不得重用。

這時候,秦孝公嬴渠樑繼位了。此時的秦國,千瘡百孔,跟關東六國差距甚大。特別是魏國,經過變法圖強,發展成了超級大國,把秦國逼得喘不過氣來,說是想打就打也不爲過。秦孝公志向頗大,準備改變秦國的落後面貌,甚至統一華夏,他發出了著名的《求賢令》,明確指出“賓客羣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變法名臣商鞅:不懂得功成身退最終導致其被殺

於是商鞅登上了政治舞臺,以法家名士的身份在秦國進行變法圖強,改變了秦國的命運。商鞅變法對於秦國來說,不亞於一場摧枯拉朽的革命,奴隸制度被摧毀了,更爲先進的封建制度被確立起來。商鞅變法順應了時代的要求,成就了秦國,也成就了商鞅自己。可是非常遺憾,商鞅的下場卻非常慘烈,秦惠王即位後,商鞅的保護傘倒了,公子虔誣告商鞅謀反,商鞅被抓,處以車裂之刑。

作爲變法的主持者,商鞅是強秦的大功臣。沒有商鞅變法,就沒有秦國的今天,可是商鞅卻以莫須有的謀反罪被抓了,這真是茅廁裏撈狗,撈起來咬人。這也難怪,後來秦惠王請名士公孫衍留在秦國做大良造時,公孫衍只待了一段時間就離開了。兔死狐悲,難道他也是想到了商鞅在秦國兔死狗烹的下場嗎?後起者張儀又如何呢,秦惠王死,秦武王即位,秦武王做太子時就不喜歡張儀。張儀心裏明鏡似的,趕緊出逃到魏國去,好歹得以善終。

一腔熱血爲強秦,商鞅殫精竭慮一輩子,到頭來卻落得車裂的下場,我替商鞅惋惜。可這似乎也是商鞅的必然結局,變法成,君殺之而威懾天下。變法不成,君殺之而威懾羣臣。故商君死,秦法纔算真正的鞏固。如此,就算秦孝公在位,商鞅也會死無葬身之地。因爲國君,絕不會允許在國內還有另外一個人的聲望超過自己。功高震主,主豈心安?何況商鞅變法,得罪了秦國的既得利益集團,甘龍、杜摯等人因爲變法失勢,恨不得早日將商鞅處死。

事實上,變法結束,商鞅就失去了利用價值。因此秦惠王找藉口除掉商鞅,在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間玩平衡,樹立自身權威,就成爲一種必然。可惜商鞅不知這一點,急流勇退謂之知機,這世間有多少人,能參透其中的奧祕呢?這應該是商鞅最大的遺憾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