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漢文帝是怎麼用23年的時間,奠定漢朝經濟基礎的?

漢文帝是怎麼用23年的時間,奠定漢朝經濟基礎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漢文帝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每當建立起一個大一統王朝,剛剛結束戰爭的統治者們都要面臨一個非常頭疼的選擇:

是要先恢復生產發展經濟呢,還是要加強對社會的控制力?

毫無疑問,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的建立者秦始皇,選擇了加強對社會的控制力,於是秦始皇在全國範圍內建立嚴刑峻法的制度,還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等等。

在這種超之過急的情況下,百姓怨聲載道,隨後便爆發秦末農民起義,六國的貴族們也趁機興風作浪興兵征討,導致秦朝僅僅存在十多年便滅亡了。

等到劉邦建立起漢朝,由於當時漢朝正處在內憂外患的狀況,這讓劉邦不得不四處征討,最終因爲在和淮南王王黥布的戰爭中身負重傷,最終去世。

在這種情況下,帝國的重擔,落在了劉邦的兒子,漢文帝劉恆身上。

在此之前,只有秦始皇建立起一個大一統王朝。但事實證明秦始皇在治理國家上所使用的方法,是有問題的,如果漢文帝向秦始皇學習,毋庸置疑,漢朝就很有可能會折在他手上。

幸好,漢文帝登基後,他的注意力是全部放在經濟和民生上面。

漢文帝是怎麼用23年的時間,奠定漢朝經濟基礎的?

在漢文帝看來,只有更加穩定的社會才能更快的進行經濟發展,才能讓人們更加的認同漢朝。

但這又存在着矛盾,因爲想要穩定,就需要加強對社會的控制。可如果加強控制,就又會拖累經濟的發展。不過在黃老思想的指導下,漢文帝最終決定首先決定民生問題,讓朝廷從國民經濟領域完全退出,讓人們自由的發展工商業和農業。

漢文帝最先開始的,便是減輕人民的負擔。在他登基後的第二年,他便宣佈土地稅減半,從原來的十五分之一,變成三十分之一。另外人頭稅也做了調整,從原本的每年120錢變成40錢。

這麼一來,百姓自然是十分高興,會更有動力去進行勞動生產。但對漢文帝來說,卻給自己帶了新的麻煩。

給人民減輕這麼多的負擔,就會導致朝廷的收入減少。漢朝時期,朝廷的兩大財政支出,便是官員俸祿和軍隊軍費。

官員跟着漢文帝,那漢文帝就必須要給他們發工資。軍隊在北方抵禦匈奴,爲漢文帝防範國內諸侯勢力,軍費也是必須要發的。

在無法開源的情況下,漢文帝只能節流。爲此他大力壓縮財政開支,裁減了一大批朝廷官員,爲的就是少發工資。

在這種極力避免戰爭,不干預經濟,減少對社會控制的情況下,漢文帝每年在官員俸祿上的確是節省了一大筆支出。但隨着財政開支的不斷壓縮,軍隊的軍費,也受到影響了。

雖說漢文帝一直在避免戰爭,但邊境還是要有軍隊的駐紮,朝廷還是必須要給軍隊發放俸祿。另外,軍隊的糧食供應也是有朝廷提供。

但是當時的漢文帝時期,都窘迫到減少官員數量的地步,哪還有多餘的錢來充當軍費?於是就導致漢朝的運輸能力低下,令許多糧食和軍餉都無法按時抵達前線。

在這種情況下,達成晁錯想出了一個辦法。

晁錯說,因爲修生養息,朝廷已經好幾年沒有干預社會經濟,因此民間早已出現了很多有錢人。如果漢文帝能採取買賣爵位的方法,允許富人通過捐獻財富的方式來獲得爵位、免除罪過,那朝廷就能增加一大筆收入。

漢文帝採納了晁錯的建議,很快就取得了驚人的效果。

在富人們的幫助下,大批糧食和軍餉運往邊關,邊關的糧食不僅不在匱乏,還變得十分充足。後來漢文帝又讓富人們每年捐獻一定的糧食存放在各地的倉庫,終於,漢文帝窮苦了十幾年,手上這纔有錢有糧食了。

漢文帝是怎麼用23年的時間,奠定漢朝經濟基礎的? 第2張

當然了,這也是因爲漢文帝時期的養官成本較小,只需要富人捐贈,再加上一定的山海稅收就足以滿足朝廷的運轉。再加上當時正是和平時期,國防開支也比較少,這才能奠定“文景之治”的基礎

其實仔細分析,漢文帝的做法,還是十分冒險的,畢竟他在位的時候,北方的匈奴蠢蠢欲動,國內的諸侯國也在蓄勢待發。只要有其中一個挑起戰爭,脆弱的漢朝就會迎來生死存亡的挑戰。

幸好的是,在漢文帝的政策下,社會正處於恢復期,百姓們不想再打仗,另外各個諸侯王都是漢文帝的哥哥弟弟,對劉邦的記憶還十分清楚,再加上漢文帝對他們很不錯,因此諸侯王們也沒必要反叛。

漢文帝是怎麼用23年的時間,奠定漢朝經濟基礎的? 第3張

對匈奴一方,漢文帝的和親政策以及有利於匈奴的貿易政策,讓匈奴也覺得沒有必要發動戰爭。

在這種社會穩定的情況下,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經濟得到迅速恢復。雖然朝廷的收入較少,但實際上大部分財富都在民間,從而進一步促進社會發展。

歸根結底,漢文帝能夠奠定“文景之治”的基礎,得益於這幾點:

1,減少財政支出,削減機構和官員數量;

2,推行黃老思想,減少朝廷對社會、對經濟的干預;

3,社會穩定,避免戰爭;

4,藏富於民,讓百姓更有動力進行勞動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