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晉文帝司馬昭簡介 滅蜀漢,爲統一全國奠定基礎

晉文帝司馬昭簡介 滅蜀漢,爲統一全國奠定基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司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內溫(今河南溫縣)人。三國時期曹魏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馬懿與張春華的次子,司馬師的弟弟,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的父親。司馬昭繼承父兄的權力,弒魏帝曹髦,徹底控制了曹魏政權。掌權期間派鍾會、鄧艾滅蜀。其子司馬炎稱帝后,追尊司馬昭爲文皇帝。有著名的成語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人物簡介

司馬昭(211年-265年)即晉文帝,晉武帝司馬炎之父。字子上(《三國演義》中字子尚),河內溫人(今河南溫縣)。司馬懿次子。三國曹魏後期政治家和戰略家。

司馬昭隨父抗蜀,多有軍識。景初二年,封新城鄉侯。正始初,遷洛陽典農中郎將。曹髦時,繼兄司馬師爲大將軍。專攬國政,走向代魏。甘露五年,魏帝曹髦死後,立曹奐爲帝。景元四年,分兵遣鍾會、鄧艾、諸葛緒三路伐蜀,滅之。自稱晉公。鹹熙元年三月丁丑加爲晉王。鹹熙二年,薨。昭死數月,子司馬炎代魏稱帝。建晉朝。追尊司馬昭爲文帝,廟號太祖。

傳記翻譯

繼其兄長

239年司馬昭被封爲新城鄉侯。249年(魏嘉平元年)司馬懿殺曹爽,開始專權國政。251年司馬懿死後,他的兄長司馬師繼父丞相位,他本人繼父晉公位,廢魏帝曹芳,立曹髦。255年司馬師死後,司馬昭代替他,成爲曹魏國內舉足輕重的人物,官爲「大將軍加侍中,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輔政,劍履上殿」。256年又進爲大都督、高都公。

晉文帝司馬昭簡介 滅蜀漢,爲統一全國奠定基礎

壽春之戰

256年,司馬昭偕同曹魏皇帝曹髦一起平反鎮東大將軍諸葛誕的反叛。司馬昭則率軍征伐諸葛誕,與此同時指揮魏軍主力包圍了壽春的近十八萬吳軍和叛軍,一面設計讓他們誤以爲救兵將至,不再節約糧食,一面招降瓦解敵軍,諸葛誕的部下大量歸降,突圍攻擊魏軍防禦工事未成,內部矛盾激化,諸葛誕殺文欽,文欽的兒子投降司馬昭,繞城勸降,城中將士見文欽的兒子都被赦免,皆有降意,司馬昭見城上守軍都持弓而不放箭,就下令說可以攻城了,魏軍攻入壽春,胡烈臨陣斬諸葛誕,戰役結束。這次戰役吳軍直接投入戰鬥的高達十幾萬,和諸葛誕的十八萬軍隊相加超過三十萬,超過了司馬昭指揮的二十六萬人,而魏國還要在西部抵禦蜀國的進攻,最終司馬昭以少勝多,贏得戰爭。同時,東吳派文欽與全懌、全端、唐諮和王祚等領兵救援,趁王基包圍圈未完成而領兵進入壽春城。擊敗了孫吳營救諸葛誕的軍隊,司馬昭被晉升爲晉公和相國。司馬昭不受。

司馬昭之心

魏甘露五年(260年)四月曹髦見王沈、王經、王業等人,憤慨說道:“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吾不能坐受廢辱,今日當與卿等自出討之。”並率領宮人三百餘人討伐。有近臣先行向司馬昭通風報信,司馬昭馬上派兵入宮鎮壓,雙方在宮內東止車門相遇,中護軍賈充在南闕下率軍迎戰曹髦,賈充命令成濟殺曹髦,成濟一劍從曹髦胸部刺穿,曹髦立即死在車上。後來司馬昭以罪誅殺成濟一族。司馬昭立曹奐爲曹魏元帝。

魏滅蜀之戰

263年夏,曹魏實際領袖司馬昭決定向蜀漢發動戰爭,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等分東、中、西三路進攻漢中。蜀漢則以姜維爲首組成抵抗軍,據劍閣天險與魏軍相持,魏軍不能前進。鄧艾遂率精兵偷渡陰平攻佔涪城,進逼成都。蜀漢後主劉禪出降,姜維聞訊後帶部投降鍾會,蜀漢滅亡,開始了三國時代統一的序幕。

晉文帝司馬昭簡介 滅蜀漢,爲統一全國奠定基礎 第2張

追封文帝

魏元帝於264年5月2日(景元五年三月三十日)再次下詔拜司馬昭爲相國,封爲晉王,加九錫。265年司馬昭死後葬在崇陽陵,數月後司馬昭被諡爲文王。他的兒子司馬炎代魏稱帝,國號晉,史稱西晉。西晉建立後他被追封爲文帝,廟號太祖。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