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不作死就不會死 揭祕明朝建文帝的做死三部曲

不作死就不會死 揭祕明朝建文帝的做死三部曲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漢族,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懿文太子朱標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號建文,故後世稱建文帝。

建文皇帝和他的顧問們致力於提倡文官統治,他們放棄了明太祖的政策,並且與燕王發生了衝突。面對朱元璋留下的大好河山,建文帝可謂是手足無措。正所謂不作死就不會死,我們先來看看建文帝的三大作死步驟:

不作死就不會死 揭祕明朝建文帝的做死三部曲

網絡配圖

作死步驟一:改革法制

洪武帝曾經頒行了一整套法典,使之成爲全帝國的法律準則。他有時用“誥”的形式來給法典做補充,有時又用“榜文”的形式來發布典型的案例。榜文第一次出現在《大誥》中;這種《大誥》在1385年和1387年之間曾經編纂、修訂和擴充。它們出現在1397年版的《大明律》中;《大明律》把這些誥和榜文都收在它的附錄中。朱允炆認爲他祖父的律令法典的某些部分過於苛嚴,特別是那些在誥和榜文中所定下的懲罰條款更是如此。據說,他在他祖父生前即已敦促洪武帝從他的法典中取消73條這樣的條款。在他即位以後,他禁止以誥文爲根據來進行審理和判案,同時停止張貼榜文,這就使他用正式遵守律令的手法,巧妙地掩蓋了他事實上對他祖父的指令的否定。這些變革後來被永樂帝一掃而光;他恢復了太祖的所有嚴厲的誥文和榜文中的法律效力。

不作死就不會死 揭祕明朝建文帝的做死三部曲 第2張

網絡配圖

步驟二:實行削藩

1398年末,即朱允炆即位之初的幾個月中,皇帝開始考慮怎樣增強自己的權力而同時削弱諸封建王國的權力,並且利用或有或無的罪名對那些較小較弱的藩王採取激烈的行動。周王朱橚(1361—1425年)是第一個倒臺的,接着另外四個王子也垮了下來:代王朱桂(1374—1446年);湘王朱柏(1371—1399年);齊王朱榑(1364—1428年);以及岷王朱楩(1379—1400年)。一年之內在五個舉足輕重的藩封被廢之後,燕王便成了下一個目標。朝廷承認他是最棘手的敵人,因此在行動上很小心謹慎;可是,這樣一來反而給了燕王集結部隊和作準備的時間。

不作死就不會死 揭祕明朝建文帝的做死三部曲 第3張

網絡配圖

步驟三:臨陣換帥

朱元璋深知兒子朱棣實力很強,反而自己的長子朱標死的太早,孫子朱允炆手腕不行,爲了防止朱棣和他搶皇位,就留下了作戰能力相當強的耿炳文。耿炳文卻是個戰功赫赫的開國大將,耿炳文屢敗張士誠軍,跟隨大將徐達、常遇春等攻下汴梁、攻佔大同,攻克晉冀、征討陝西,打敗李思齊、張思道,深得明太祖朱元璋器重。

最後朱棣果然起兵造反,耿炳文親率大軍與朱棣作戰。因部下張保向朱棣投降,打破了他的部署,並吃了點敗仗,卻不影響大局,手中仍有十幾萬大軍,足以對抗朱棣的軍隊。但是建文帝自己聽信讒言,誤認爲耿炳文故意不抵抗,任命李景隆爲大將軍,這個大草包,根本不是朱棣的對手,很快就全軍覆沒。

朱允炆拿了一手好牌,無奈牌技太爛,最後自己把自己幹掉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