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康熙制定永不加賦政策 讓百姓走上了逃荒路

康熙制定永不加賦政策 讓百姓走上了逃荒路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康熙非常喜歡好名聲,所以他將“寬仁”當成治國理念,處處打造自己的完美形象。

他認爲皇帝要對臣子以禮相待,因此很會體貼臣子。有時宴請大臣,爲了避免大家拘謹,他並不親自參加,還特意傳旨讓大家多喝點兒酒,高興高興。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他甚至邀請大臣到中南海釣魚,並讓他們將釣到的魚帶回去,讓家裏人嚐嚐。他在外巡行,會專門請隨行的大臣到行宮參觀,還親自當導遊,遇到名勝就親自指點講解。文淵閣大學士生病了,康熙囑咐他去泡溫泉,還讓他注意養生法則,少吃人蔘、不食生冷之物、多吃牛羊雞鴨肉。

▼康熙曾舉辦千叟宴,被當時的文人稱作“恩隆禮洽,爲萬古未有之舉”。

康熙制定永不加賦政策 讓百姓走上了逃荒路

就連對犯罪之人,康熙也很寬宏大量。某一年夏天,北京天氣炎熱,康熙下令改善被關押在京城監獄的犯人的待遇:獄中多放置冰水以降溫,戴枷鎖的犯人也要少戴點兒鎖條,一些期限未滿的枷號人犯也可以暫時釋放,等三伏天過去再補全日子即可。

最爲人津津樂道的是,康熙五十二年,康熙下達聖旨:要將天下丁銀(即所謂的人頭稅)固定在現在的數字上,以後再生人丁,免徵銀糧——這就是後人概括的“永不加賦”原則。

如此種種作爲讓康熙的好名聲傳遍了大江南北,從大臣到百姓無不對他交口稱讚。然而,對封建帝王來說,好名並不是好事,好名過頭甚至會給社會造成意想不到的危害。

爲了做明君,康熙向百姓承諾要“永不加賦”。然而康熙在位時期並不太平,朝廷常有規模較大的戰事,而打仗是要花大錢的;對各個地方來說,他們要擔負興修水利、賑災扶貧等責任,也非常需要錢。但康熙從地方上收走了大半錢款,又不允許他們加賦,一些地方官府連維持正常運轉都很難做到。

那怎麼辦?地方官員想出一個餿主意:收陋規。總督、巡撫收布政使、按察使的,布政使、按察使收道員、知府的,道員、知府則將目光盯向下屬縣令。縣令也有自己的辦法,在徵收田賦時額外加徵“耗羨”:老百姓交糧食的同時還要交“鼠鳥耗”(在運送過程中可能被老鼠或鳥類吃掉一部分的損耗),交銀子時必須加付“火耗”(從民衆手中收來的散碎銀子要熔鑄成整錠大銀交給朝廷,熔鑄過程中的損耗叫火耗)……康熙後期,各地徵收的火耗,全國平均爲30%~40%,山東與河南則達到了80%!

康熙制定永不加賦政策 讓百姓走上了逃荒路 第2張

羊毛出在羊身上,康熙想減輕百姓負擔,實際反而加重了百姓負擔,這可能是他事先想不到的。然而,當大臣建議他將火耗明定標準、依規進行監督時,康熙拒絕了。他下旨說:加派火耗,地方官儘可以去做,別收得太多就是;至於要朕親自下令加收,朕不幹。

爲了保住自己的面子,康熙寧願看着百姓沉淪在痛苦的深淵。他的“好名”顯然是不明智的,也是不仁義的。順治和康熙中前期,官場雖有腐敗,但還可以收拾,假如康熙聽從建議,將火耗合法化,並適度提高官員工資,官場肯定會清廉得多。

可惜這樣的歷史機遇被康熙錯過了。康熙後期,從朝廷到地方,貪官遍地,遇到災荒,老弱病殘者只能等死,年輕力壯的人只能背井離鄉逃荒,朝廷距離全面潰爛已經不遠。

好名者必被名聲所累,這一點,康熙也許到死都沒想明白。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