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孔融簡介 東漢大文學家建安七子之首孔融生平

孔融簡介 東漢大文學家建安七子之首孔融生平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孔融,153年生,字文舉,孔子二十世孫,孔宙之子,孔褒之弟,山東曲阜人。父親孔宙,做過太山都尉。

孔融簡介 東漢大文學家建安七子之首孔融生平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並且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一日,父親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揀了一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你那個梨就給哥哥吧。”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曲阜。

孔融十歲那年隨父親到達京城洛陽,當時,著名的士大夫李膺也在京城,如果來訪者不是名士或他的親戚,守門人一般不會向裏面通報。孔融想看看李膺是個什麼樣的人,於是就登門拜訪。他對守門人說:“我是李膺的親戚。”守門人通報後,李膺接見了他。李膺問他說:“你和我是什麼親戚呢?”孔融回答道:“從前我的祖先孔子向你家的祖先老子請教過關於周禮的問題,有師資之尊,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當時很多賓客都在場,對孔融的回答十分驚奇。中大夫陳韙來到李膺府第,賓客把這件事情告訴他,他卻不以爲然地說:“小時候聰明長大後就不一定聰明瞭”孔融立即反駁道:“那麼您小時候一定很聰明吧”陳韙無話可說。李膺大笑,說:“你這麼聰明將來肯定能成大器”

東漢末期,宦官把持朝政,大肆搜捕、誅殺正直之士,“黨錮之禍”此起彼伏。孔融的哥哥孔褒的好友張儉因得罪宦官侯覽遭到通緝,於是張儉便去投奔孔褒。不巧孔褒不在家,孔融當時只有十六歲。張儉因孔融年紀太小,沒有把實情告訴他。孔融見張儉形色慌張,於是便把張儉留下。後來事情敗露,張儉逃走,孔融、孔褒被逮捕下獄。孔融說人是他留下的,他該負責;孔褒說:“他是來求我的,這不是我弟弟的錯。”堅持要由他負責;孔母說她是家長,她該負責,鬧得“一門爭死”。郡縣官吏拿不定主意,只好如實上報朝廷。最後皇帝定了孔褒的罪,下令殺死了他,孔融因此名聲大噪。州郡幾次辟舉他爲官,都被辭謝了。

孔融於靈帝時“闢司徒楊賜府”,開始步入仕途,負責彈劾貪污官僚。河南尹何進遷爲大將軍,司徒楊賜派孔融前往祝賀,卻被擋在門外,即時留下彈劾狀辭職。何進十分生氣,私自派遣劍客要追殺孔融。不料劍客卻對何進說:“孔文舉名望非常高,將軍如果對他動什麼手腳,則那些賢士就會離開您。不如趁機寬待他,可以以此來顯示您的威名。”何進忌憚他的名望高,就把他辟舉爲侍御史,由於和中丞趙舍不和,孔融再次辭官。何進再辟舉他爲司空掾,北軍中侯。在職三日,升遷爲虎賁中郎將。後來董卓總攬朝政,想要廢掉漢少帝,孔融和董卓展開了激辯,常有正義的言論。董卓懷恨在心,把他轉任爲議郎,隨後又將孔融派到黃巾軍最爲猖獗的北海國(東漢郡國名,治所在今山東昌樂西)爲相。

孔融到北海後起兵講武,討伐黃巾軍張饒失敗後,轉移保護朱虛縣。後來修置城邑,建立學校,表顯儒術薦舉賢良鄭玄、彭璆、邴原等一些人。他的官聲也非常好,當時人們又稱他爲“孔北海”。後被管亥所圍,遣太史慈求救於平原相劉備。劉備受寵若驚,立即發兵解圍。當時袁紹、曹操勢力逐漸強大,而孔融料知袁紹、曹操終究是要篡奪漢室的,所以不願意投靠他們。北海國的左丞相祖者勸說孔融結納袁紹或者曹操,孔融大爲光火併把他殺了。196年(建安元年),袁譚進攻北海,城被攻陷後孔融逃往東山,妻兒被袁譚所虜獲。

漢獻帝建都許昌後,徵召孔融爲將作大匠,升任少府,又被封爲太中大夫。孔融爲人恃才負氣,言論往往與傳統相悖,不僅屢屢反對曹操的決定,而且多次在公開場合使曹操難堪,如反對恢復肉刑、譏諷曹丕私納袁紹兒媳甄氏、嘲笑曹操徵烏桓、反對曹操禁酒。再加上他忠於漢室,上奏主張“宜準古王畿之制,千里寰內,不以封建諸侯”來增強漢室實權,此舉更是嚴重激怒了曹操。因此,208年9月26日(建安十三年八月壬子二十九日),孔融被曹操以招合徒衆,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等罪名殺死,株連全家,時年55歲。

魏文帝曹丕十分欣賞孔融文辭,懸賞徵募他的文章,把孔融與王粲、陳琳、徐幹、阮瑀、應瑒、劉楨六位文學家相提並論,列爲“建安七子”。孔融的文章以議論爲主,內容大抵爲伸張教化,宣揚仁政,薦賢舉能,評論人物,多針對時政直抒己見,頗露鋒芒,個性鮮明。在藝術上,文句整飭,辭采典雅富贍,引古論今,比喻精妙,氣勢充沛。現存作品只有散文和詩,他在燈謎界被尊爲文人詩謎的開山鼻祖。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