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張良博浪沙謀刺秦始皇,名爲誅殺暴君,實則爲報國仇家恨

張良博浪沙謀刺秦始皇,名爲誅殺暴君,實則爲報國仇家恨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5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良多次謀劃刺殺秦始皇,爲自已編的冠冕堂皇理由是誅殺暴君秦始皇,實則是爲韓國復仇,爲自已的長輩復仇。張良的家族是韓國的大貴族,張良本人也在韓國爲官。秦國內史郡守嬴騰一戰滅韓,韓國王室及大部分貴族都被拘至咸陽,軟禁終身。張良卻逃跑了,並在後來的反秦戰爭及楚漢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史記.留侯世家》記載:“張良者,其先韓人也。大父開地,相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父平卒。良年少未宦事韓。韓破,良家童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爲韓報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

張良博浪沙謀刺秦始皇,名爲誅殺暴君,實則爲報國仇家恨

從以上史書記載看,張良刺秦,就是爲韓國復仇,是爲了一已私利,而置天下統一大義於不顧,一心想謀殺秦皇。張良爲了復仇,散盡家財,製作了一個120斤的大鐵錘,又重金請了一個大力練習鐵錘,就是想把秦始皇一錘砸死,可見其用心之險惡!張良通過精心策劃,選擇了在古博浪沙伏擊秦始皇車駕。結果一擊而中,把秦始皇的副駕砸中,死了幾個無辜的內侍。然後張良趁亂逃走,大力士則力戰而亡!

後來張良習得《太公兵法》,幫助劉邦推翻了秦朝,並打敗了西楚霸王。劉邦本爲秦朝低級官吏,又是秦始皇的鐵桿粉絲(劉邦爲駟水亭長,見始皇出遊,不禁嘆道“大丈夫生當如此”),故漢朝建立後,漢承秦制,只是把法律由戰時法令改成了平時法令,其它全盤接受了秦政。張良對此雖有不滿,但也知大局該當如此,終無可奈何,離開了劉邦。張良選擇在漢朝建立後離開劉邦,還是看透了劉邦的本質,選擇功成而身退,全身而自保,實現了儒家的最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