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左寶貴曾與日軍血戰平壤 戰死後屍骨無存

揭祕:左寶貴曾與日軍血戰平壤 戰死後屍骨無存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甲午是部複雜的歷史,天朝上國的美夢被這場戰爭粉碎,但中華民族也因爲這場戰爭走向新的歷史征程。

許多中國人的命運因它改變。譚嗣同等維新人士試圖變法讓中國富強;袁世凱走向他的練兵小站,日後支撐起清政府變革;孫中山對清政府徹底失望,一心想要推翻帝制,建立民國。在那個大時代,許多山東人也投身其中,試圖通過個人努力改變國運。

左寶貴 血戰平壤玄武門,屍骨無存

提起甲午戰爭,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北洋水師致遠艦管帶鄧世昌,但在鄧世昌之前,已經有一位清軍高級將領戰死沙場,他就是率領奉軍進入朝鮮作戰的高州鎮總兵左寶貴。

左寶貴出生於貧苦的回族農民家庭。原籍山東省齊河縣,其先祖於乾隆年間遷居費縣地方鎮(今平邑縣地方鎮)。

左寶貴此次統兵援朝後,因爲晝夜操勞,突患“右偏中風”之症,但仍籌備戰守。時任駐平壤諸軍總統的葉志超主張不戰而退出平壤,左寶貴力言:“敵人懸軍長驅,正宜出奇痛擊,使只輪弗返,不敢窺覦中原。朝廷設機器,養軍兵,每歲靡金錢數十萬,正爲今日耳,若不戰而退,何以對朝鮮而報國家哉?大丈夫建業立功,在此一舉!至成敗利鈍,不遑計也。”他慷慨陳詞,怒色形面,懇望葉志超“同心合力,共濟時艱”。

揭祕:左寶貴曾與日軍血戰平壤 戰死後屍骨無存

黃海海戰之前兩天,1894年9月15日,日軍進攻平壤城北,此時,左寶貴率一千五百人駐平壤城北山頂,守牡丹臺與玄武門,兵力不及日軍的五分之一。

日軍以絕對優勢向清軍猛撲,對玄武門及全城都造成了極大威脅。在玄武門上督戰的左寶貴見牡丹臺陷敵,知勢不可挽,志在必死。往日,他“每臨敵,輒衣士卒衣,身先犯陣。至是,乃衣御賜衣冠,登陴督戰。”部下勸他換掉翎頂和黃馬褂,以免敵人注目。左寶貴回答說:“吾服朝服,欲士卒知我先,庶竟爲之死也。敵人注目,吾何懼乎?”

於是他親自燃點大炮,先後發榴彈三十六顆。激戰中,左寶貴已受槍傷,猶裹創指揮,誓死抵禦。部下將士見狀,無不英勇搏敵,拼死防戰,“日兵三突之,清兵三退之”,直至城牆崩碎。

在激烈的戰鬥中,左寶貴本“先中兩槍,仍在炮臺指揮。覆被炮中胸前,登時陣亡”。左寶貴在平壤戰死後,屍骨無存,清軍將士冒着炮火硝煙,只覓得他的一領血衣和一隻朝靴。

揭祕:左寶貴曾與日軍血戰平壤 戰死後屍骨無存 第2張

左寶貴浴血玄武門羣雕

 吳佩孚 甲午後參軍,不與日本人合作

在甲午戰爭中,大部分清軍將領出自淮軍集團,山東人少之又少。還有如“白髮將軍”宋慶,這位蓬萊泊子宋家莊走出來的陸軍將領,以74歲高齡,在甲午中指揮了遼東的幾次大仗、硬仗。遺憾的是,他參戰時恰逢清軍節節敗退,儘管他屢次帶兵英勇搏戰,但未能扭轉戰局。此外,在威海奉命守楊楓嶺炮臺的陳萬清是棗莊滕州人,他是跟隨劉超佩剿殺太平軍、捻軍的“內戰高手”。日軍攻佔摩天嶺炮臺後,集中炮火猛攻楊楓嶺炮臺,陳萬清因寡不敵衆敗退,但成功逃命,後棄軍經商。

這場戰爭改變了很多山東人的人生道路取向,吳佩孚就因甲午成長爲日後被《時代》雜誌稱爲的“中國最強者”。

甲午戰爭發生時,出生于山東蓬萊的吳佩孚剛好20歲,在圍殲北洋艦隊之後,日軍炮擊山東沿海,連蓬萊閣也因此被毀,這深深刺痛了吳佩孚,讓他毅然決定棄文從武,加入在甲午戰爭中傷亡慘重的淮軍聶士成部,正式開始行伍生涯。

五四運動爆發後,面對日本人希望佔據老家山東的權益,已身爲北洋政府一員的吳佩孚明確表態反對簽訂有損於中國利益的《巴黎和約》,使得段祺瑞大爲惱火,日本人也很不滿。1922年,吳佩孚升任直魯豫巡閱使,擁兵10萬,成爲北洋軍閥直系首領。同年,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張作霖的奉軍敗退關外,吳佩孚成爲北洋軍閥的首要人物,左右政局,因此成了《時代》封面上的第一個中國人。

在國民黨北伐後,吳佩孚被迫下野,此時的他沒有了權勢,但影響力還在。日軍在侵華前後,曾多次想請他出山,但是都遭到了拒絕。在僞滿洲國成立後,吳佩孚還通電聲討末代皇帝溥儀充當僞滿傀儡。

“九一八”事變後,吳佩孚寫詩一首:“國恥傳來空有恨,百戰愧無國際功。”他以詩批評張學良:“棋枰未定輸全局,宇宙猶存待罪身。醇酒婦人終短氣,千秋誰諒信陵君。”

揭祕:左寶貴曾與日軍血戰平壤 戰死後屍骨無存 第3張

1935年,日本侵略者爲了分裂中國而搞“華北自治”,請他上臺當傀儡,他再次拒絕;1938年6月,僞“華北臨時政府”與僞南京“維新政府”合併,請他出來當官,他也沒有答應。

吳佩孚的不合作態度激怒了日本人。1939年12月4日,他因吃餃子被骨屑傷了牙齒去醫院就醫,受日本特務指使,日本牙醫將其殺害,終年65歲。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