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如何評價晉文公的妻子季隗?史籍是如何記載的?

如何評價晉文公的妻子季隗?史籍是如何記載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季隗,春秋時期歷史人物,赤狄部族的一支廧咎如的公主,隗姓,和晉文公重耳共同生活了十二年。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夷吾派人刺殺重耳的時候,重耳匆匆逃離狄國,臨行時候告訴季隗希望能撫養好孩子,等自己回來,並且說二十五年後如果回不來,就讓季隗改嫁。對於季隗來說,自然不捨得他離開,但出口的話語卻讓人吃驚,她不但安慰重耳好男兒志在四方,又說道二十五年之後,自己已經是行將就木,還嫁什麼人。言外之意就是我會撫養好孩子,也會等你回來。言語之中飽含着深情款款。這段“不復成嫁,請待子”的歷史典故也在後世傳爲佳話。

歷史評價

季隗是柔情似水,對丈夫忠心耿耿,能保持理性的女性形象。她願意犧牲兒女私情,成全重耳的國家大事。季隗支持重耳的計劃,不僅對重耳“將適齊”沒有絲毫的阻擾,而且還忠心耿耿地表示等待重耳而不另嫁他人。

季隗的出現,給失魂落魄的重耳帶來了溫暖和重新生活的勇氣。季隗不但在生活上、愛情滿足了重耳的要求,而且對重耳忠貞不二。重耳奔狄,只是爲了以近易通,姑且休足而已,而季隗無微不在狄國至的體貼,撫慰了重耳心靈的創傷。重耳與隨從在狄生活了12年,後由於晉惠公繼位,懼怕重耳返國,便派人刺殺重耳。爲尋求大國的幫助,重耳決定去狄及齊,這夫妻離別的場面頗爲感人,《左傳》中寫道:將適齊,謂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來而後嫁。”對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請待子。”

如何評價晉文公的妻子季隗?史籍是如何記載的?

這段話很短。重耳要走了,他捨不得妻子。但這一走,不知能否再來。他的內心是很矛盾,季隗是狄人之女,在婚姻上沒有像中原人那樣有嚴格的約束,非得從一而終,丈夫走了,她是完全可以改嫁的。因此,他跟她約定,等他二十五年,二十五年不來再改嫁。這好象是夫妻恩愛,不忍分離,實質上是重耳自私自利的表現。據《史記》記載,重耳亡國時已43歲,在狄12年,離狄時當爲55歲,再等上25年,已經80歲了,而季隗這時只有25歲,要作長期守活寡的準備,這對她來說是頗爲嚴酷的。再者,重耳奔齊,還可再娶,季隗在狄,要忍受長期的分離之苦,這實在是個嚴重的考驗。而此時的季隗,真是百感交集,滿腹辛酸,自己國家破亡,由一個尊貴的公主而淪爲階下囚,被迫嫁給年長自己許多,又在外流亡寄人籬下的重耳。本欲平平安安地度過一生,可如今唯一可以依靠的重耳又要遠走他鄉,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相見。對重耳依戀不捨,但爲了顧全大局又必須理智地讓重耳繼續流亡,去尋求大國的幫助,回國奪取政權。於是,季隗的回答就像開玩笑似的:“我已經25歲了,再等25年才改嫁,也快進棺材了,請讓我等你吧。”從這話中,我們聽到的是面對突發事變的無奈,對丈夫的順從和對不可預見的未來的抉擇,這艱難的抉擇反映了季隗識大體、顧大局和對感情的忠貞不渝。表面上輕鬆幽默,細細品味則意味無窮。既然我已下決心不再改嫁,立志等你,你就不要有後顧之憂,一心一意去完成復國大業,一個弱女子尚能在異國他鄉苦等你二十五年,難道一個男子漢就沒有勇氣去建立大業嗎?她的勇氣和信心對重耳來講,真是莫大的鼓舞。季隗話語不多,卻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婦女善良、忍辱負重、顧全大局、犧牲自我的崇高獻身精神,爲了成就男人事業不惜放棄自己應得的幸福。假如季隗目光短淺,爲了自己和兒子的幸福着想,採用各種手段阻止重耳離開狄國,默默無聞地度過他的一生,那麼在中國歷史上就不會有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了。可見季隗對幫助重耳將來登上霸主的寶座邁出了關鍵的一步。正是季隗無私地奉獻和犧牲才換得了重耳後來的成功。

如何評價晉文公的妻子季隗?史籍是如何記載的? 第2張

史籍記載

《史記 卷三十九 晉世家第九》

狄伐咎如,得二女:以長女妻重耳,生伯鯈、叔劉;以少女妻趙衰,生盾。居狄五歲而晉獻公卒,裏克已殺奚齊、悼子,乃使人迎,欲立重耳。重耳畏殺,因固謝,不敢入。已而晉更迎其弟夷吾立之,是爲惠公。惠公七年,畏重耳,乃使宦者履鞮與壯士欲殺重耳。重耳聞之,乃謀趙衰等曰:‘始吾奔狄,非以爲可用與,非翟可用興起,故奔之也。以近易通,故且休足。休足久矣,固原徙之大國。夫齊桓公好善,志在霸王,收恤諸侯。今聞管仲、隰朋死,此亦欲得賢佐,盍往乎?’於是遂行。重耳謂其妻曰:‘待我二十五年不來,乃嫁。’其妻笑曰:‘犁二十五年,吾冢上柏大矣。雖然,妾待子。’重耳居狄凡十二年而去。

《左傳·晉公子重耳之亡》

狄人伐廧咎如,獲其二女叔隗,季隗,納諸公子。公子娶季隗,生伯儵,叔劉;以叔隗妻趙衰,生盾。將適齊,謂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來而後嫁。”對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請待子。”處狄十二年而行。

……

狄人歸季隗於晉而請其二子。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