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漢武帝繼位之後朝政是什麼樣的?臣僚們政治集團有何現象?

歷史上漢武帝繼位之後朝政是什麼樣的?臣僚們政治集團有何現象?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徹,西漢第七位皇帝,十六歲即位。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漢武帝劉徹繼先父之業而爲君,同時也繼承了先父留下的人才班底,但不同的政治理想和思想指導終使他將舊班底的人物逐步拋棄,並組建了聽命於自己的臣屬集團,漢武帝時期的臣僚組成的全新政治集團與漢初無爲而治的政治集團截然不同,這些政治集團以儒家思想爲主體,以法家思想爲手段,開啓了全新的政治篇章。那麼,如何評價漢武帝時期的臣僚們政治集團,這一期間又發生怎樣的歷史現象呢?

01

統一思想的政策讓異學之士懷才不遇

歷史上漢武帝繼位之後朝政是什麼樣的?臣僚們政治集團有何現象?

朝廷開闢了廣泛的徵才之路,但在“罷黜百家”剛剛開始的背景下,並不是任何有才能的人物就會脫穎而出,只有那些在朝廷獨尊之學上有成就、有創見的人才纔會得到政治的青睞。

公孫弘、主父偃多年受挫,及後來改學儒術並將其用之於當朝政治建言時才步入人生的通途,而朱買臣熟讀《春秋》,一出仕就成爲皇帝近臣,可見思想選擇對個人政治活動的意義。

當社會的指導思想定於一尊時,與之不相符合的人想憑學識進入仕途通道,要麼就要像主父偃那樣實現政治理念的轉換,要麼就會像汲黯那樣遭受壓抑和排斥。思想一尊並非社會幸事,而社會的不幸,正是首先要由持有異學的個人直接分與承擔。

02

推行儒家思想到社會的“正統地位”

定爲一尊的思想不僅僅只是承擔社會的教化功能,它也有一種政治實踐化的要求。公孫弘和倪寬正是充當了儒家學說的政治實踐者纔在朝中大得彰顯。

他們兩人並無多少理論建樹,但公孫弘以身自躬行的行爲特徵表現了儒家的爲臣之道和處世方式,倪寬創造性地運用多種施政措施,向人們展現了儒學的禮儀典式及其對社會政治的許多合用性,以實踐化的推進穩定了儒學的統治地位。

無論思想一尊對社會的意義如何,力行這一思想的人物都是當朝的幸運兒。能夠把一種思想學說推進到了政治實踐領域,當然也是理論本身與實踐人物的雙方幸運。

03

臣僚集團內部鬥爭加劇,導致政治開始走向腐敗

同朝治政的臣僚是系之於王朝興衰之上的利益相同的政治共同體,但由於思想指導、價值理念、行事方式和個人品性的不同,政治實踐中必然會發生相互間的對立和摩擦。

在專制集權的政治系統中,正常的矛盾糾紛不是通過辯論、說理及規範的程式來處置,而總是以非正常的方式來解決。

歷史上漢武帝繼位之後朝政是什麼樣的?臣僚們政治集團有何現象? 第2張

公孫弘對許多同的排擠、主父對他人陰事的揭發以及他遇到的報復,張湯對衆人的打擊及朱買臣等人對張湯的陷害等等,正顯着漢朝臣僚們鉤心鬥角、相互傾軋的複雜圖景。

專制體制中沒有政治矛盾及個人紛爭正常解決的必要程式,缺乏同僚們規範竟爭的渠道,因而使構陷和暗算成了人們消除異己、保持祿位和晉階升級的有效手段,堂堂朝政壇於是成了陰謀和詭計充斥的場所。

同時,社會沒有從根本上豎起推動社會進步和以民爲本的標杆,放棄瞭如文帝劉恆朝廷那樣的道德理念,臣僚們的對立較勁幾乎成了有利害而無是非的紛爭。

竇要與田紛的相互排斥造成慘劇、張湯過手的獄案之決,都說明專制體制最終是以君主意志定是非的,在是非不清的地方由君主好惡定是非,這也合於君主專制的要求與邏輯。

這樣的是非判定引導臣僚們朝着順承君意、看風使舵、獻媚求寵的方向去處置政務和塑造人格,而這種官場之風必然促使政治文化走向腐敗、墮落之地。

04

漢武帝認可的臣僚不被下層民衆和歷史認可

劉徹的朝廷大興事功,臣僚不少,這些臣僚各爲當朝政治活動發揮了應有的作用。考察這些臣僚,可以發現當朝的君主和臣民對許多人的評價並不一致,有時甚至會截然相反。

君主認爲公孫弘、張湯、主父偃均是難得的良臣,而同代的臣民卻很難認可;汲黯被君主斥爲“愚”而不願接近,他卻在下層民衆中頗有聲望,這種評價的分歧是由於立場的差異和期求的不同而引起的。

專制制度是君主一手倡導的,它在現實中總是向君主一方偏斜,因此,得到君主肯定的人物總是風光一片,而君主不賞識的人總要經歷一番困頓。

歷史上漢武帝繼位之後朝政是什麼樣的?臣僚們政治集團有何現象? 第3張

然而,事情還有另外一個方面,一個人哪怕曾經爲君主所輕視,但當民衆對他有極好的評價時,君主也會重新審定自己的往昔評價,大多會由輕視變爲器重。汲黯治東海和準陽,卜式治理緱氏和成,倪寬治理京,他們最終讓劉徹更加看重,就是因爲清醒的君主更看重民衆的意志和社會的安寧,能實現地方治理和社會安寧的臣屬,自然會在君主的動態評價中獲得不少加分。

有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民衆的評價是最能與歷史的評價相一致的,因爲歷史的進程總與民衆的心願更相一致,在民衆與君主的認識分歧中,唯有歷史是更多地偏向於民衆一方。

處在一種偏狹的政治系統中,那些善於阿世的精明人物不乏人生的輝煌,但卻常被歲月丟棄,歷史映照出的是他們的猥與卑;被人們高度評價的歷史人物常被現實冷落,卻往往得歷史的敬佩。

雖然武帝時期經常發生臣僚政治集團內部的矛盾以及非儒學人士的懷才不遇的事件,但這並不妨礙這段時期成爲漢朝歷史上的“高光時刻”。武帝時期一些臣僚雖然後世評價一般,例如主父偃和張湯,但是這部分臣子卻幫助武帝維護了漢王朝的統治。穩定統治加之大規模的對匈戰爭讓很多文人墨客有“場面”可寫,成就了很多著名的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