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歷史上武則天退位事朝臣都是什麼表現?結局有何不同

歷史上武則天退位事朝臣都是什麼表現?結局有何不同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武則天與高宗並稱“二聖”,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

“虺蜴爲心,豺狼成性”這是駱賓王對於武則天的評價,雖說由於政治立場的不同,駱賓王在行文中不可避免地會對武則天進行詆譭和貶低,但是武則天的狠絕毒辣卻是人所共知的。

歷史上武則天退位事朝臣都是什麼表現?結局有何不同

然而,無論虺蜴也好,豺狼也罷,都會有老去的那一天,武則天年輕之時彈壓李唐宗室,稱孤道寡,到了晚年卻不得不將皇位還給李氏子孫,這或許也算是歷史的輪迴吧。然而,武則天退位不是政斗的結束,而是新一輪政斗的開始,曾經發動政變逼武則天退位的人在新的政鬥中紛紛倒臺,有一人卻在風雲角逐中笑到了最後,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事情還得從武則天執政的晚期說起。

01

二張專政

武則天稱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以皇帝名義號令百官萬民,鎮服四方諸夷,她是中華上下五千年絕無僅有的一例。

在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不用細想也知道女子稱帝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所以武則天不得不借助種種神祕力量來說明自己帝位的正統性。她將洛陽改爲“神都”,她把自己稱作“聖母神皇”。但是無論名號怎麼變化,武則天終究是人不是神,人就免不了會有衰老的一天,武則天也不會例外。

張氏兄弟便是武則天步入晚年的一個標誌,這時候的武則天已經不把全部精力投放在朝政上了,開始揮霍起帝王的權力來了。風流俊美的張氏兄弟於是趁機而來,討得女皇的歡心,成爲了武則天的入幕之賓。

豢養男寵自然是爲禮法所不容的,但是在君主時代,禮法也好,律條也罷,從來只是統治者約束臣民的工具,對他們自己是無效的。所以,如果武則天僅僅是養男寵,或許會受到臣下的非議,卻不會有人冒着殺頭的風險來反對武則天。然而,武則天所做的不僅僅是養男寵,她還給了男寵太大的權力,這就導致了政局的動盪。

在武則天的寵愛和縱容之下,張氏兄弟的權力幾乎很快就已經膨脹到了一手遮天的地步,不僅普通臣子對他們奉若神明,就連武氏的子孫就爭着給他們牽馬。當然,朝中也有看不慣張氏兄弟所作所爲的人,比如說武則天的嫡孫李重潤。

歷史上武則天退位事朝臣都是什麼表現?結局有何不同 第2張

李重潤是李顯的嫡長子,此時,李顯已經被武則天接回長安,封爲皇太子,李重潤的身份自然也貴重了起來,一次,他在和妹妹妹夫的聚會閒談中議論了二張專權之事。誰知李重潤的言論被張氏兄弟的耳目聽見,張氏兄弟得知後大爲氣憤,立馬告到了武皇面前。

在這次事件中,一面是武則天的男寵,一面是武則天的嫡親血脈,但是誰也沒有預料到最後的結果竟然是李重潤和妹夫武延基被賜死,連身懷六甲的永泰公主也沒能逃過香消玉殞的結局。

鳳子龍孫尚且落得如此結局,其他人又如何敢忤逆張氏兄弟呢?於是張氏兄弟在朝野上下更加猖狂,然而,歷史總是以出人意料軌跡在發展,此時春風得意的張氏兄弟萬萬不會想到自己會死在一場政變中,而這場政變直接改寫了武則天和整個唐朝的命運。

02

神龍政變

時間飛逝,武則天的病情越來越嚴重,同時二張兄弟的囂張態勢絲毫不見收斂,這不由得一衆大臣憂心忡忡。

按照常理而論,張氏兄弟此時再猖狂也不是狐假虎威的男寵,只要武則天駕崩,太子登基,他們的好日子自然就到頭了。然而大臣們此時最憂心的事情正是皇太子李顯能不能夠順利登基。

李顯並不是武則天鐘意的太子人選,不過是因爲武則天挑中的皇位繼承人都一再令人失望,武則天又逐漸老去,纔不得不將李顯立爲太子。不過,李顯雖爲太子,在武則天面前卻沒什麼地位可言,這點從他的兒子女兒被張氏兄弟逼死,他卻無力營救之事中就可以看出。

而且正是因爲李重潤兄妹之死,張氏兄弟與李顯算是結下仇了,這點雙方都心知肚明。假如此時張氏兄弟趁武則天病重神志不清之時,在女皇面前進讒言,哄得武則天行廢立之事,那麼整個朝堂都將再次變天。

爲了防止這種情況,以張柬之爲首的一衆大臣決定先下手爲強,趁武則天病重之際,以剷除張氏兄弟爲名,發動兵諫,逼武則天提前退位,這也就是史書上所說的“神龍政變”。神龍政變籌劃多時,施行之時十分順遂,強勢如武則天也不得不承認自己已經失去了對朝局的掌控,傳位於太子李顯。

03

歷史上武則天退位事朝臣都是什麼表現?結局有何不同 第3張

大臣的不同結局

在武則天下詔退位之時,參與政變的大臣們自然喜悅非常,只有姚崇爲一代女皇的黯然離場感到悲哀,忍不住哭了起來。

武則天雖死,朝中的武氏力量仍在,而且他們很快與新的後族勢力韋氏組成了新的政治集團,一起同當初發動政變,支持李顯上位的張柬之等大臣爭奪權力。

而在爭奪權力之時,張柬之等人也逐漸失去了李顯的信任,原來李顯登基以後逐漸忘記了政變之前的危急時局,他覺得自己已經是東宮太子,等武則天死後能夠順理成章繼承帝位,爲什麼非要發動“神龍政變”呢?

於是,他認爲“神龍政變”是張柬之等人爲了權力而發起的,自己則是成爲了被他們利用的一杆槍。李顯十分生氣,於是當初參與政變的一衆大臣紛紛被貶謫流放,很多人都因爲意外死在了流放途中。而此時離政變發生纔剛剛過去了一年。

唯有姚崇因爲不是政變的主要策劃者,後來也沒有參與兩派的政治鬥爭,所以逃過了這場政治風波,後來成爲了唐朝的一代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