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奇聞異事 > 兒子還沒死,王安石爲什麼把兒媳改嫁掉了?

兒子還沒死,王安石爲什麼把兒媳改嫁掉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王安石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宋朝的王安石,也是個很有意思的人。我們熟知的王安石,是從語文課本里讀到的他的那些流傳千古的詩文,然後知道他是這些詩文的作者。而歷史課本中也講到了他,是北宋中後推行變法的主將。而史書中關於王安石的記載也是很多,從中我們能看到生活中這位大文學家很有意思的另一面。

兒子還沒死,王安石爲什麼把兒媳改嫁掉了?

話說王安石的第二個兒子,名叫王雱。王雱也是個官員,擔任太常寺太祝一職。太常寺是古代負責官方祭祀活動的機構。比如拜天拜地拜祖宗這些活兒,都是太常寺管。太常寺有太祝若干位,總之是個活兒不重,待遇挺好,油水卻不多的衙門。

王雱自己的父親王安石是權重一時,文名更是了得。有這樣一位精幹的父親庇佑,自己又是公務員,本來應該是挺完美的人生。然而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個王雱,卻偏偏有個毛病,這個毛病就是“心疾”。

古代講的“心疾”,卻是包含有幾種含義。一種是我們現代所說的心臟病,還有一種,就是精神疾病。而這個王雱的病,就是屬於後者。他的症狀就是多疑,極度的多疑,病態的多疑。

王雱長大之後,家中給他定了一門親事,是同郡的龐家的女兒。以當時王家的地位,這個龐家應該也是郡中的一方高門大戶,這個龐家女想來容貌,教養都不會差到哪兒去。反正剛結婚的時候,王雱也沒說不滿意,總之一切都挺好。

新婦進門,不多時就腹中有了動靜。到了第二年,王家就添丁加口,王雱作了父親。然而此時,王雱的疑心病開始發作了。

兒子還沒死,王安石爲什麼把兒媳改嫁掉了? 第2張

王雱對這個剛出生的小孩子左看右看,都覺得不像自己。於是他有了可怕的想法,他想把這個他認爲不是自己親生的孩子除掉。但是家中人那麼多,用什麼辦法才行呢?他想了好多辦法,終於,用某種辦法,把這個小孩子嚇死了。

王雱這樣子做,他妻子龐氏能滿意?於是夫妻兩人成天摔盆扔碗,脣槍舌劍,吵大架。於是,王安石府中,也就時時不得安寧。

王安石自知其子王雱的精神病發作了,此事過在王雱,與媳婦沒有關係。但是成天這樣子吵鬧,家中雞犬不寧,終歸不是個辦法。於是就想讓小夫妻離婚了事。

但是古代男女離婚,一般都是女的有了七出之條,被夫家逐出家門的。如果讓王雱夫妻直接離婚的話,王安石生怕民間衆人之口舌無情,說道龐氏的不雅言語。意思就是王安石自己知道過錯在自家兒子身上,但離婚之後,不知道真相的人們,一定會以爲是龐氏有了什麼不好的言行,才導致如此。

爲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王安石就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不讓龐氏回孃家再改嫁,我老公公直接出面,給兒媳重新找個好女婿!

於是王安石就鄭重其事地託人訪求,尋得了一個不錯的青年人,然後給他說明情況,撮合他和兒媳龐氏的姻緣。龐氏和龐家見王安石行事如此周全,自然是允可。於是就有了王安石子尚在而做主嫁兒媳的故事。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也可以從中學到一些道理。那就是王安石體察人情,在家庭內部出了問題的時候,不搞機械的死板的處理辦法,而是用人性化的解決辦法,主動替兒媳着想,爲了避免兒媳被污名所染,不惜自己出面嫁媳。其實他原本可以不這樣做。因爲如果兒子兒媳離婚,龐氏回孃家,就跟自家王家一點關係都沒有了。以後在龐家的問題,你生你病你死你污名,關王傢什麼事?

但是王安石能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甚至不惜以公爹的身份替兒媳覓婿。而這樣做了,可想而知,民間那些閒人們一定會說王安石的不是。但是他寧可人家說道自己,也不讓人家說道無辜的龐氏。他的這種爲人作風,真是讓人感動!他的這種從這件事情的處理中,我們可以看到王安石高尚的人品和磊落的風格。對於千載之下的我們,仍然有借鑑意義。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