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漢文帝開創一項偉大制度,還養活了大量軍隊

漢文帝開創一項偉大制度,還養活了大量軍隊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漢文帝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屯田制度,是我國歷史上特有的一種土地制度,在其他國家的歷史上,較爲罕見。這種制度,最早由西漢漢文帝開創,在此後的各朝代中,一直被沿用。雖然歷朝歷代的屯田制度略有不同,但卻都保留了西漢屯田制度的基本框架。屯田制度是怎樣誕生的?它爲何能在封建社會中一直延續2000年?

一、屯田制度的誕生歷史背景

西漢立國以來,北方的匈奴一直是漢朝的心腹大患,漢高祖劉邦曾躊躇滿志,可“白登之圍”一役讓他認清匈奴不可小覷。劉邦駕崩後,惠帝軟弱,呂雉專權,匈奴更加肆無忌憚,冒頓單于甚至寫信侮辱呂雉,但漢朝無力一舉滅掉匈奴,因此呂雉也只能忍辱。呂雉去世後,呂氏集團被誅,漢文帝登基,匈奴數讀侵犯邊境,爲了抵禦匈奴,《漢書》記載:

文帝時,匈奴數寇邊,太子家令晁錯上言:“`陛下幸憂邊境,遣將吏、發卒以治塞,甚大惠也。然令遠方之卒守塞,一歲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選常居者,家室田作以備之。

《漢書》的這段話,是屯田制度的起源,即,漢文帝要對抗匈奴,大臣晁錯認爲:應該選擇能在西北定居的人,在那裏種田,這樣才能長久。

漢文帝開創一項偉大制度,還養活了大量軍隊

晁錯的建議,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在西北定居種田,爲何就能抵禦匈奴?因爲漢文帝爲了抵禦匈奴,不得不派遣大量兵力駐紮西北,但駐軍就要產生以下兩個問題:

第一,匈奴是遊牧民族,其騎兵機動性很強,往往讓人防不勝防,漢文帝要駐軍,兵馬數量太少不頂用,兵馬太多,國庫壓力就會很大。例如,文帝前元十四年,匈奴入侵,《史記·匈奴列傳》記載:

十四萬騎入朝那、蕭關,殺北地都尉鄧,人民、畜產甚多,遂至彭陽,使奇兵入燒回中宮,候騎至雍、甘泉。

匈奴十四萬騎兵入侵,差點打到甘泉,匈奴進攻,漢朝防守,如果要防禦他們14萬機動性很強的騎兵,漢朝至少要雙倍於敵人的軍力,纔有可能形成優勢。那28萬漢朝軍隊,一直駐守在西北,守株待兔,消耗巨大。

第二,西北邊塞之地,大部分是荒漠,人跡罕至,生產力低下,駐紮幾十萬的將士在那,人要吃糧,馬要吃草。當地的生產力不能滿足軍隊的消耗,必須從中原內地大批量的運送糧草。古代沒有機械,漢朝時期漕運也不發達,全靠人力、畜力來運輸,消耗很大。關於古代軍糧的運送消耗,在《十一家注孫子》中,曹操曾說:

計千里轉運,二十鍾而致一鍾于軍中也。

也就是說,在古代,靠人力押運糧草,如果運送距離是一千里,那麼人、畜在路上將消耗95%,運達目的地時,糧草僅剩二十分之一。這個數據並不誇張,在很多兵書上都得到印證。

所以說,漢文帝要想通過在西北常年駐軍的方式來抵禦匈奴,必須滿足兩個條件,第一兵力要多;第二糧草要供應得上。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就會給漢朝財政帶來巨大的壓力,而這些經濟壓力最終還是要轉嫁到老百姓頭上。因此,晁錯才提出屯田的建議。晁錯的意思是:我們遷居一些百姓到西北,在那裏開墾荒地,增加生產。以西北土地養活西北的士兵,就可以避免糧食運輸中的大量消耗,這就是漢文帝屯田制度的原始雛形。

不得不說,晁錯的這個建議,對漢朝,對之後2000年的封建王朝,影響深遠。但晁錯最初的屯田方案,僅僅是“民屯”,還不是“軍屯”。下面我們來說一下具體的屯田形式和管理。

二、屯田制度的具體形式和管理

西漢的屯田制度,始於漢文帝,發展於漢武帝,成熟於漢昭帝和漢宣帝時期,其最基本的屯田形式,包括“民屯”和“軍屯”兩種。從“民屯”到“軍屯”,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

1.最初的屯田方式:民屯

晁錯最初給漢文帝的建議是“募民徙塞下”,這裏的“民”,最初指的是流民。何爲流民呢?這樣從漢初國內的政治環境說起。劉邦建立漢朝時,封賞了大量的功勳階層。這些藩王和公侯都有自己的封地,最初,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還能相互依存,但歷經高祖、惠帝、呂后,到了漢文帝時期,土地兼併嚴重,《漢書·衡山王傳》說“數侵奪人田,壞人塚以爲田”。這些權貴們仗着手中的權力,侵佔或低價購買百姓田地,大量的農民沒有了土地,他們不得不背井離鄉,變爲流民。

流民數量的激增,他們爲了生存,盜竊,搶劫等案件時有發生,是社會不穩定因素之一,晁錯希望漢文帝能夠把這些流民安排到西北邊塞,朝廷分撥給他們土地,讓他們在西北安居。這樣做既解決了西北駐軍的糧食問題,又爲維護社會治安做出了貢獻。晁錯雲:

“以陛下之時,徙民實邊,使遠方無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無系虜之患。利施後世,民稱聖明,與秦之行怨民相去遠矣。”

爲了招募流民去西北邊塞,漢文帝下了很大功夫,不僅給流民們發放種子和農具,若有整個家族都遷過去的,還給了很大的稅賦減免。在漢文帝的號召下,大批流民趕往邊塞,屯田制度至此開始。

漢文帝開創一項偉大制度,還養活了大量軍隊 第2張

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朝嚐到了屯田的甜頭,繼續推廣民屯。《漢書·武帝紀》雲:

元狩二年,主父偃盛言朔方地肥饒,蒙恬城之,內省轉輸戍漕,爲中國滅胡之本。武帝用其計,募民十萬徙居之。

也就是說,到了漢武帝元狩二年,在主父偃的建議下,漢武帝又遷徙了10萬百姓到朔方。據《漢書·食貨志》記載,到了元狩四年冬天,漢武帝又從隴西、西河、會稽等地,遷徙72萬人口,到西北去參與民屯。

需要說明的是,民屯制度,對朝廷來說有利,對百姓來說,利益更大。在農耕社會,土地是農民生存的根本,特別對於長期沒有土地的底層百姓來說,到西北邊塞去,朝廷會給他劃撥一大片土地,有了這片土地,他就可以讓全家衣食無憂。因此,民屯制度對朝廷和百姓來說,是一個雙贏的結果。但隨着屯田制度的發展,又一種形式的屯田開始了,那就是“軍屯”。

2.屯田制度的發展:軍屯

漢武帝元狩四年,衛青、霍去病率領大軍主動攻擊匈奴,匈奴被擊退後,留下大片真空區域。這片區域閒置在那裏,不能產生價值。與此同時,大量的士兵駐守於此,這些士兵除了等匈奴人再次出現外,基本上無所事事。也就是說,當“地閒”遇到“人閒”時,給漢武帝提供了新的思路。

漢武帝認爲,與其讓百姓到西北去種地,不如讓這些軍士們開荒生產。漢武帝最初的想法是,只要他們能夠自給自足,或者說,只要能夠減輕軍需壓力,都可以接受。《史記·平準書》記載:

太初元年,初置張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設田官,斥塞卒六十萬戍田之。

讓軍隊來屯田,相比於流民屯田來說,有兩個優勢:第一,士兵們常年接受軍令,執行力比流民要高。第二,士兵們是一個整體,便於整體調度,而且,士兵大部分身強力壯,生產力極高。因此,軍屯的效果,比民屯更加顯著。幾年嘗試下來,除了遭遇天災外,軍隊屯田的收成,基本上都能滿足自給自足,甚至還有盈餘。因此,接下來幾年,漢武帝又派遣約十八萬軍士,分別到酒泉、張掖、輪臺等地開展軍屯。

到了漢昭帝時期,繼續推行軍屯制度,此時把一些罪犯、流放的罪奴也發送到邊疆,參與屯田。一方面,可以讓軍隊將士繼續監管這些罪犯,另一方面還能讓罪犯參與生產。漢宣帝時期,漢朝軍隊討伐車師,俘獲300名俘虜,漢宣帝嘗試讓俘虜來參與屯田。因此,《漢書·西域傳》雲:“使吏卒三百人,別田車師。”足見當時軍屯制度已經發展成熟。

特別是在漢宣帝時期,軍屯的規模很大,這些在西北屯田的士兵,農忙時耕種,農閒時訓練,成了抵抗外敵的重要力量。同時,他們減輕了中原內地的糧草壓力,直接造福了漢朝百姓。

除了民屯、軍屯外,到了明朝時期,又發展了“商屯”,其實質和民屯較爲相似,這裏不做具體介紹了。

3.屯田制度的具體生產管理

通過追溯“民屯”和“軍屯”可知,西漢時期,最早開展的是民屯,後來發展了軍屯,這兩種屯田方式並行。民屯可以解決社會治安和生產的問題,軍屯可以大大減輕內地的糧草壓力。但屯田不是簡單的種地,龐大的人羣到達邊塞,到底如何管理呢?

漢朝時期,爲了管理邊塞屯田,中央大司農專門在邊郡設置“農都尉”一職。《漢書·昭帝紀》曰:“置農都尉,主屯田殖穀”,農都尉是直接管理屯田的官員。農都尉以下,還設置田官、左右內史、農亭長、田長等職務,旨在指導、督促、管理屯田者。

漢文帝開創一項偉大制度,還養活了大量軍隊 第3張

對於民屯來說,由上述官員直接管理,但對於軍屯,統屬關係則有所不同。軍屯的士兵,首先要聽軍隊長官的直接指揮,包括屯田。大司農可以派遣農都尉入駐軍中,協助和指導軍士們耕作,但沒有管理職能。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軍屯的土地,朝廷是不收賦稅的。而民屯的土地,最初按照中原地區的一半來收租,若遇到災荒,還可以享受其他減免。從這裏,能夠看出漢朝對屯田百姓人性化的一面。

三、屯田制度的歷史意義

不管是民屯還是軍屯,屯田制度對西漢一代、對後期的封建王朝,都有着十分深遠的歷史意義,表現爲以下五點:

第一,屯田制度增加邊塞生產力,減少軍糧運送消耗。

屯田制度最初的目的,是旨在解決邊塞駐軍的糧草消耗問題。在屯田制度以前,從中原地區向邊塞運送糧草,消耗極大。屯田制度的開創,避免了大量糧草消耗在路上,爲國家節省了大量的糧食成本和運輸成本。

第二,屯田制度促進了中國邊疆地區的開發,促進西部人口的增長和民族融合。

屯田制度,尤其是民屯制度,直接促成大量的中原百姓遷徙邊疆,邊疆的許多荒地經過數代人的開墾和耕耘,變成了肥沃的土地,因此屯田制度對中國邊疆的發展有很大促進作用。同時,中原百姓到了西部邊塞,對西部人口增長有積極意義,促進了各民族的融合。

第三,屯田制度減輕了內地土地不足的壓力,緩解了內地的社會矛盾。

文景之治之後,內地人口激增,由於古代生產力低下,人均土地的減少,就意味着有人要餓肚子。屯點制度把流民遷往邊疆,減輕了內地土地不足的壓力。同時,流民對社會治安會形成威脅,把他們遷到邊疆,既可以讓他們有了豐衣足食的土地,同時緩解了內地的社會矛盾。

第四,對中國農業的發展、對絲綢之路的建設有重要貢獻。

屯田制度促進了古代農民的交流,很多中西部互不相通的耕種方法和農產品,在這種交流中相互傳播,對中國農業的發展貢獻極大。其次,屯田制度促進了西部的發展,讓更多的內地人願意走向西部,擴展了內地通往西部的通道,爲漢代的絲綢之路,做出重要貢獻。

第五,對西漢以後的中國歷史,有直接的借鑑意義。

屯田制度雖然起始於西漢,但在西漢之後,不管是東漢、魏晉南北朝,還是隋唐明清,這種制度在封建社會一直延續了2000年,對西漢以後的中國歷史,有很強的借鑑意義。

正是因爲屯田制度的諸多優勢,才讓這種制度一直保留着極強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