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吳起離開之後魏武卒爲何就解散了 魏國養不活這一支軍隊嗎

吳起離開之後魏武卒爲何就解散了 魏國養不活這一支軍隊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5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準備了:魏武卒和吳起,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魏國是戰國時期最早變法的國家,使魏國一度成爲戰國最強國家,後面的商鞅去秦國變法可以說是照搬了魏國的變法,商鞅就是魏國人。魏國強大,所以早期也是名將雲集,比較出名的吳起,樂羊,以少勝多,打的秦國差點滅了。魏武卒這個整個系統需要強大的國力來支撐,吳起在魏國的時候只能養五萬是有原因的,另外魏武卒一人當兵全家免稅,對當時的環境來說,這得出多少錢養。自龐涓打完魏武卒以後魏國就很難重建魏武卒,也標誌着魏國霸權的結束。

吳起離開之後魏武卒爲何就解散了 魏國養不活這一支軍隊嗎

那時候的兵基本是半農半兵。農忙時務農,閒時訓練,武器裝備也是自備。而魏武卒可以說是第一支職業化的軍隊。軍隊的一切都爲戰爭而準備,怎麼能能打贏仗怎麼來,魏國幾乎傾全國之力養這一支軍隊,就像職業vs業餘打不贏纔是怪事。古代打仗講的是一個士氣,一萬人站那死個千把人可能隊伍就散了。牛掰的軍隊都是那種對傷亡承受能力超強的。當然這個和職業程度相關,臨時拉來的農民並不僅僅是身體素質多差,而是沒什麼戰鬥意志。

吳起離開之後魏武卒爲何就解散了 魏國養不活這一支軍隊嗎 第2張

魏國強大後,不僅對同爲手足的韓趙下手,又對秦國下手,這種下死手的做法,只要能打下來就好,可是很可惜,一個都沒打下來,說明問題不在於魏國的軍力與國力上,而是戰略方向錯誤,戰略指導方針偏了,全力滅秦,不會引起列國強烈反彈,然後再對韓趙下手,這期間不能與齊楚交戰,儘量保留實力,用於內部消化,等發展到一定程度,然後再開啓統一戰模式,這樣就不會四面樹敵,無故消耗國力。

吳起離開之後魏武卒爲何就解散了 魏國養不活這一支軍隊嗎 第3張

春秋不存在長期大規模的常備軍隊,魏武卒、秦銳士均是如此,一旦大規模常備,就意味着一個國家一大批最優質的勞動力無法參與生產,一旦長期常備,會拖垮整個國家,春秋時期的戰爭多是不連貫的戰爭,一年打一仗不影響春耕秋種。春秋是農業文明的典型,農民兵爲主,在生產力沒有大幅度提升之前,常備軍隊很難長期存在,改變就是在商鞅變法之後。主要是在春秋過度到戰國初期,各國的軍隊基本還是原春秋的舊式,魏國最早開始選擇軍卒、新式訓練,所以對比其他國家優勢明顯,等到後面各國都這樣做,大家就差不多了。

吳起離開之後魏武卒爲何就解散了 魏國養不活這一支軍隊嗎 第4張

魏武卒有侷限性,首先魏國變法的成果幾乎全被吳起的魏武卒吃了,魏武卒打仗得到的土地幾乎全拿來養魏武卒了,這個時候魏武卒高歌猛進的時候自然是滾雪球一樣的增長,可是人不是神仙需要修整也會吃敗仗這個時候怎麼辦?輸掉的是賠款全國買單,這就是魏武卒亡國之兵的由來,侷限性和缺陷太大。

吳起離開之後魏武卒爲何就解散了 魏國養不活這一支軍隊嗎 第5張

魏武卒之所以沒落的原因和唐之府兵崩潰的原因是一樣的,所有與土地掛鉤的兵制都最終因爲人口增長和土地的減少而崩潰。魏武卒只要當選就會賜予土地,而魏武卒的裝備出征的口糧,日常訓練的消耗都需要自己置備。個人認爲在當時的耕作條件下支撐一個魏武卒的土地應該要五百畝(春秋戰國大多實行輪作耕種),魏武卒立戰功之後還會得到土地的獎賞,包括這些獎賞發土地是可以繼承的。

吳起離開之後魏武卒爲何就解散了 魏國養不活這一支軍隊嗎 第6張

所以吳起的軍制改革有一個很大的很致命的弱點,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兵制的持續性問題,魏國沒有更多的土地招募更多的士兵,這也是魏武卒鼎盛時期也就五萬左右。而魏武卒也不是吳起出走後就不行的,魏惠王時期魏國還是比較牛的。魏武卒其實和府兵制,明的軍戶衛所制一樣開始土地能支撐起從軍成本軍隊就天下無敵,後期家庭人口增長了就會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