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裝備了大量火器的明朝軍隊,爲什麼會一直戰敗呢?

裝備了大量火器的明朝軍隊,爲什麼會一直戰敗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明朝軍隊,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發生於17世紀早期的明清戰爭,是同時期內世界範圍內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戰爭,其大致可分爲三個階段:1.遼東戰爭階段,2.清入關之戰3.清與南明殘餘勢力的作戰。

裝備了大量火器的明朝軍隊,爲什麼會一直戰敗呢?

在這三個階段中,後兩個階段中雖然也有反覆,但總體上清軍的實力已經可以碾壓一切對手,讓人們感到稱奇的是在遼東戰爭時期,明朝的國力和軍力都比當時的清(後金)強大許多,特別是明軍裝備了大量的火槍、火炮、火箭等火器,可是爲什麼還是一敗再敗,輸掉了戰爭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任何時候,決定戰爭勝負的首要因素都是人。那麼,我們可以比較一下當時明清雙方在遼東的人力力量對比了。從表面上看起來,明朝在遼東方向有八萬大軍,而在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早期,清八旗兵全部的力量不會超過六萬人。

裝備了大量火器的明朝軍隊,爲什麼會一直戰敗呢? 第2張

然而,事實上,由於明朝腐朽的軍戶和衛所制度,遼東明軍早就大量逃亡,兵力根本就達不到實數。剩下的即使在編的士兵,也飽受官吏的欺壓,很多人淪爲他們的佃農,很少進行軍事訓練,這導致他們對火器也不熟悉,經常在射程之外胡亂開火,然後陷入混亂。

而且由於收入的大部分爲上層拿走,他們多數只能勉強餬口度日,處於長期慢性營養不良的狀態。天啓年間,有高層巡視遼東後認爲“能戰之兵,只兩千人”,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第二,明朝只擁有表面上的物質力量的優勢。從表面上看,明朝是大國,能動用的力量遠超後金,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以明軍主戰裝備火器來說,遼東邊軍使用的火器充斥着大量粗製濫造之貨,甚至許多火槍經常炸膛。

再加上,明軍的鎧甲也遠不如後金軍的堅固,甚至薩爾滸大戰中,中路指揮大將杜鬆竟然戴着腐朽的鐵盔,以至於被一箭射中頭部而陣亡。大將尚且如此,很多明軍普通士兵則連像樣的鎧甲和兵器都沒有,只能淪爲“活靶子”。

反觀後金一方,在今天的赫圖阿拉老城,我們發現了非常多的冶煉遺址,可以確定,在後金建立之初,他們就擁有數千金屬工匠,從事武器製造,這樣八旗兵才建立了“武裝到牙齒”的重甲騎、步兵部隊。而吳橋兵變後,明朝連火器優勢也已經喪失了,鬆錦大戰時,就有明人哀嘆“虜之炮火,遠勝於我”。

裝備了大量火器的明朝軍隊,爲什麼會一直戰敗呢? 第3張

明朝在遼東的失利,是帝國晚期衰敗的“系統性工程”,人力的匱乏和士兵戰力低下,本質是軍制的崩壞;物質力量的弱小,也因爲服務於遼東的官僚體系的全面滑坡,無盡的貪腐和低效,使得海量的財富肥了各級官員,而真正送到前線的少之又少。清朝方面則是處於創業初期,從上到下生機勃勃,賞罰分明,這樣,從根本上清軍就強於明軍,造就了人和物力方面的優勢,而明軍的失敗,也就變得不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