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史書中對楊堅的評價是怎樣的?楊堅有哪些軼事典故?

史書中對楊堅的評價是怎樣的?楊堅有哪些軼事典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楊堅,即隋文帝,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其父楊忠是西魏和北周的軍事貴族,隋朝開國皇帝,在位共24年。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人物評價

史書評價

《隋書》:“高祖龍德在田,奇表見異,晦明藏用,故知我者希。始以外戚之尊,

隋文帝楊堅畫像受託孤之任,與能之議,未爲當時所許,是以周室舊臣,鹹懷憤惋。既而王謙固三蜀之阻,不逾期月,尉迥舉全齊之衆,一戰而亡,斯乃非止人謀,抑亦天之所贊也。乖茲機運,遂遷周鼎。於時蠻夷猾夏,荊、揚未一,劬勞日昃,經營四方。樓船南邁,則金陵失險,驃騎北指,則單于款塞,《職方》所載,併入疆理,《禹貢》所圖,鹹受正朔。雖晉武之克平吳會,漢宣之推亡固存,比義論功,不能尚也。七德既敷,九歌已洽,要荒鹹暨,尉候無警。於是躬節儉,平徭賦,倉廩實,法令行,君子鹹樂其生,小人各安其業,強無陵弱,衆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歡娛。二十年間,天下無事,區宇之內晏如也。考之前王,足以參蹤盛烈。但素無術學,不能盡下,無寬仁之度,有刻薄之資,暨乎暮年,此風逾扇。又雅好符瑞,暗於大道,建彼維城,權侔京室,皆同帝制,靡所適從。聽哲婦之言,惑邪臣之說,溺寵廢嫡,託付失所。滅父子之道,開昆弟之隙,縱其尋斧,剪伐本枝。墳土未乾,子孫繼踵屠戮,鬆檟才列,天下已非隋有。惜哉!跡其衰怠之源,稽其亂亡之兆,起自高祖,成於煬帝,所由來遠矣,非一朝一夕。其不祀忽諸,未爲不幸也。”

《北史》:“皇考美鬚髯,身長七尺八寸,狀貌瑰偉,武藝絕倫;識量深重,有將率之略。”

史書中對楊堅的評價是怎樣的?楊堅有哪些軼事典故?

軼事典故

兩姑之間難爲婦

楊堅還沒襲楊忠爵位時,北周權臣宇文護欲籠絡楊堅爲心腹,楊堅請教父親楊忠,楊忠說:“兩姑之間難爲婦,汝其勿往!”意指楊氏效忠皇帝,不可在皇帝和權臣之間首鼠兩端。於是楊堅拒絕了宇文護的要求,不久後宇文護及其黨羽被北周武帝誅滅,楊氏因而得保榮華富貴。

愛妻皇帝

楊堅是一個雄材大略的皇帝,卻也是一個深愛妻子的男人。他和文獻皇后獨孤伽羅四十餘年同甘共苦、真摯熱烈的愛情,歷經千年沉澱,依然柔情動人。《劍橋中國隋唐史》這樣評價楊堅和獨孤皇后的深厚伉儷之情:楊堅的夫妻關係在中國歷史中很可能是獨一無二的。一個后妃在君主的大部分執政期間對他有如此強烈和持續的影響,這實在少見。

北周孝閔帝元年(公元557年),剛出嫁月餘的新娘獨孤伽羅尚沉浸在初爲人婦的嬌羞之中,政治的冷酷陰影便籠罩了她。其父獨孤信與北周權臣宇文護政鬥失敗被殺,一夕之間,她從八柱國頂級家族的貴女淪落成了父母雙亡、家族零落、形隻影單的罪人之女。17歲的楊堅也受到了這一事件的牽連,不但毫無仕途前程可言,而且生命也時常受到威脅。但是楊堅努力用雙肩護住14歲無助的小妻子,他發誓愛護她一輩子:“初,高祖與獨孤後甚相愛重,誓無異生之子”。

楊堅當上皇帝時,獨孤皇后已經38歲,一直沒有妾媵的文帝仍然無限縱容着獨孤皇后作爲女人和妻子的小心眼和小心思:不准他有嬪妃。楊堅不僅本身六宮虛設、旁無姬侍,還由着獨孤皇后在後宮制度上任性耍小性子,史載“文獻皇后功參歷試,外預朝政,內擅宮闈,懷嫉妒之心,虛嬪妾之位,不設三妃……又抑損服章,降其品秩”。皇后制定出了一份性忌妾媵、很不合理的內外命婦制度,以致於她去世後,楊堅和後來的楊廣不得不重新修定後宮制度。

史書中對楊堅的評價是怎樣的?楊堅有哪些軼事典故? 第2張

根據史書記載,楊堅和皇后關係非常親密:“上每臨朝,後輒與上方輦而進,至閣乃止。使宦官伺上,政有所失,隨則匡諫,多所弘益。候上退朝而同反燕寢,相顧欣然。”遙想千年之前,因爲“勤勞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的文帝下朝時,看到早已在等着他回去用膳的愛妻溫柔甜美的笑容時,也情不自禁以微笑迴應。隋文帝和皇后宵衣旰食之餘這溫馨甜蜜的生活小片段,那一刻的情景凝止了千年的柔情。

但是楊堅晚年也在無意識中傷害了心愛的妻子。獨孤皇后到了晚年時,楊堅也起了點小心思,想找一兩個美人作爲生活調劑,他試探性寵幸了宮女尉遲氏,卻沒想到皇后悲憤交加之下怒殺此女。楊堅一氣之下感覺皇帝尊嚴受到打擊,脾氣暴躁的他負氣離家出走。雖然多年感情深厚的夫妻兩人很快就和好了,楊堅卻沒有想到一直被他寵愛着的、性格驕傲倔強的獨孤皇后內心已深受傷害、痛苦不堪,幾年之後就奄然辭世。

暮年失去愛妻的隋文帝悲苦無盡,溺情不能自拔。62歲的他冒着嚴寒親自奔波了幾百里路親送亡妻到陵園下葬,又一反節儉作風,修建了一座極其奢華、天下規模最大的禪定寺爲妻子祈禱冥福,還將釋迦牟尼佛牙舍利供奉於此。他甚至認爲楊素成功爲皇后辦理喪事的功勞只有南征北戰的“平戎定寇”之功可比。

孤獨寂寥的老年楊堅雖然試圖在陳、蔡貴人等青春美人那裏找點人生歡樂忘卻愁苦,但失去皇后的痛苦始終無法自拔,而且他也隱隱感悟到了對愛妻的傷害。獨孤皇后去世剛剛一年多,楊堅就一病不起,臨終前對皇太子和負責山陵的官員說:“我的喪事你們商量着辦吧。唉,說這些有什麼用,我實在忘懷不了皇后,如果靈魂真有知覺,一定要讓我們夫妻在地下團聚。”

仁壽四年十月(公元604年),楊堅和獨孤皇后合葬太陵,夫婦二人相守已經歷歷千年。

史書中對楊堅的評價是怎樣的?楊堅有哪些軼事典故? 第3張

相有奇表

《資治通鑑》上有一段非常有趣的記載:陳朝至德元年(公元583)十一月,陳後主陳叔寶遣散騎常侍周墳、通直散騎常侍袁彥出使隋。陳叔寶聽說隋文帝楊堅狀貌異人,便讓袁彥畫像而歸。當陳叔寶看到楊堅的畫像後,大駭道:“吾不欲見此人!”立刻命人將畫扔了。

楊堅的相貌到底奇異在何處,以致他的死對頭陳叔寶看到畫像後如此驚懼呢?

根據《隋書》的記載,楊堅“爲人龍頷,額上有五柱入頂,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長上短下,沉深嚴重。”由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楊堅的相貌有五“奇”:一、額頭突出,並有五個隆起的部分從額頭直插到頭頂上;二、下頜很長,而且很突出;三、目光犀利,咄咄逼人;四、掌紋形似“王”字;五、上身長,下身短。

用現代人的眼光看來,長這樣的人一定是“奇醜”型的人,連他自己也會自慚形穢了。但是,在相術發達的古代,這種相貌卻是“其貴無比”。別的不說,光是他突出的額頭和額頭上那五根“入頂”的肉“柱”,就是“龍顏”的象徵。楊堅的額頭,用相書上的術語叫做“龍犀”,是帝王的象徵。唐朝李善說:“額有龍犀入發,左角日,右角月,王天下也。”也就是說,這種囟下骨頭隱起,下連鼻樑不斷的“龍犀”,以及由於額頭上隆起,在左右鬢角形成的肉“角”,都是“王天下”的貴相。相書上對這種長相還另有一個說法,叫做“龍顏戴幹”,龍顏自然是指帝王的相貌,戴幹就是指頭部有肉突起如干戈對立。據說帝顓頊就是這副長相。

陵寢墓地

楊堅泰陵位於咸陽城西75公里處三畤原上,發現陵園遺址周圍有平面呈長方形的城垣,南北長628.9米,東西長592.7米,牆基寬約4.4米,陵園總面積37274.03平方米,陵園四面各闢一門,南門門址保存較完整,門外分別有一對門闕,門闕平面呈梯形。陵園外環繞有圍溝。在陵園中部偏東南部築有覆鬥狀封土,封土頂部南北33米、東西42米,底部南北153米、東西155米。基礎部分呈倒“凸”字形,覆蓋墓道。封土南側有兩條墓道,相距23.8米,均爲7個天井、7過洞,西側墓道(包括天井、過洞)南北長78.7米、寬3.4至5.6米,東側墓道略短,也稍窄。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