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三國時期的兩個“孫慮”分別是什麼身份?最後的結局如何

三國時期的兩個“孫慮”分別是什麼身份?最後的結局如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古代中國文人雅士以單字爲名,很多人都不瞭解,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比如劉備、張飛、趙雲、關羽、馬超、黃忠等。在此基礎上,重名,也即同名同姓的情況,自然是難以避免了。比如當時的東吳和蜀漢,各有一位名爲馬忠的武將。對於東吳的馬忠來說,大家都很熟悉,因爲不管是在正史中還是在演義中,都是他俘獲了關羽父子。

而就蜀漢的馬忠來說,曾被劉備稱爲賢才。公元223年,丞相諸葛亮開府治事,任馬忠爲門下督。公元225年,馬忠出任牂牁郡太守,討平牂牁叛亂。後任庲降都督,剿滅豪帥劉胄叛亂。而就筆者今天要說的孫慮,也出現了重名的情況。

一、孫慮(孫權之子)

三國時期的兩個“孫慮”分別是什麼身份?最後的結局如何

孫慮(213年-232年),字子智,吳大帝孫權次子,生母不詳。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孫慮從小機敏聰慧,多才多藝,得到孫權的器重和喜愛。黃武七年(228年)三月,年僅十六歲的孫慮被孫權封爲建昌侯,封地在今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一帶。

黃龍元年(229年),孫權先是在武昌登基稱帝,然後遷都建業,留下孫登孫慮等皇子及其他宗室公子在武昌,徵召陸遜至武昌管理宮室事宜,把皇子委託給他。當時孫慮喜歡玩樂,陸遜嚴厲地說:“君侯應當勤讀經典,增加自己的新知,玩弄這些東西有什麼用?”孫慮這纔有所收斂。

黃龍二年(230年),丞相顧雍等上奏說孫慮天性聰慧明體達用,才識日日增新,比照漢朝之例,應該進封爲王爵,但孫權沒有同意。後來過了一段時間,尚書僕射也建議對孫慮進行封賞。孫權於是同意,任命十八歲的孫慮爲鎮軍大將軍,授予假節,單獨開置府署,治所設在半州(今江西九江西)。

孫慮以皇子的身份,加之年紀又輕,遠近的人都擔心他不能認真處理事務。但是,等到他任職掌權後,遵奉法度,恭侍師友,超過衆人對他的期望,也即孫慮是一位可造之材。不過,非常可惜的是,嘉禾元年(232年)正月,孫慮去世 ,時年二十歲,這自然屬於英年早逝的情況。孫慮因爲沒有兒子,所以封邑廢除。在孫慮英年早逝後,孫權悲痛哭泣,爲之減少膳食。

二、孫慮(吳國宗室)

三國時期的兩個“孫慮”分別是什麼身份?最後的結局如何 第2張

另一方面,作爲吳國宗室,孫慮是孫峻從弟,孫綝從兄。公元252年,孫權去世後,年幼的孫亮即位。彼時,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一開始掌握了東吳大權。不過,公元253年,孫峻設計誅殺了諸葛恪,從而篡奪了朝廷大權。因爲孫慮也參加了這場行動,所以他獲得了孫峻的厚待,得以被冊封爲右將軍。在三國時期,右將軍是地位較高的武將官職,比如公元219年,劉備進位漢中王的時候,就將張飛冊封爲右將軍。

太平元年(256年),孫峻跟隨文欽征伐魏國,因病去世,時年三十八歲,託付於堂弟孫綝。孫綝執掌大權後,可謂囂張跋扈,這引起了東吳上下的不滿,比如呂據、滕胤等東吳大臣,就謀劃除掉孫綝,結果以失敗而告終。並且,孫綝對待孫慮這位兄弟,也遠遠比不上之前的孫峻。在此背景下,孫慮遂與將軍王惇合謀誅孫綝,結果因爲事前敗露,孫慮被逼自盡,也即沒有獲得善終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