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韓信悲劇的結局 韓信最後爲何沒有得以善終

揭祕韓信悲劇的結局 韓信最後爲何沒有得以善終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韓信之死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很多名將,他們都在歷史的畫卷上留下了濃厚的一筆,與之相關的戰役更是流傳於後世,爲人們所稱道。一名卓越的軍事將領,可能是一個王朝的支柱,他們能夠改變歷史的走向,比如一代“兵仙”韓信。韓信是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古代軍事家尊他爲“兵家四聖”,後人更是尊奉他爲“兵仙”、“神帥”,縱觀數千年曆史,有此殊榮者唯韓信一人而已。在史書中,人們對韓信的評價是“國士無雙”,作爲軍事統帥,他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擊齊、滅楚,名聞海內,威震天下。不僅如此,韓信還是軍事理論家,著有《韓信兵法》三篇聞名於世。

韓信雖然厲害,但最終還是沒能善終。關於一代名將韓信的悲劇根源,歷史上衆說紛紜,有的人認爲他企圖謀反,有的則解讀爲性格缺陷,還有的認爲他功高蓋主,其中大多數人都把他的悲劇根源歸結於其性格。這些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基本上都是韓信悲劇的原因之一。然而,筆者卻認爲韓信未能善終的深層次原因還是他傑出的軍事才能且他的存在危及到劉氏統治集團。古代開國功臣大多難以善終,深層次原因基本上都是如此。

歷來關於韓信悲劇根源的觀點

韓信是淮陰人,他是西漢的開國功臣,劉邦最終能夠奪得天下,韓信可謂是功不可沒。由於他的軍事才能過高,最終引起劉邦的猜忌,於是在戰勝項羽後,劉邦開始不斷削弱韓信的勢力。最後,韓信由於被控告謀反,被呂雉和蕭何誘騙入宮,處死於長樂宮鍾室。年僅33歲。韓信被處死後,他的三族都被誅殺。在《史記》中,司馬遷對韓信的悲劇做出了自己的評價。司馬遷認爲,如果韓信懂得謙讓的道理,不以功勞自居,不恃才居傲,那麼他對漢王朝的功勞可以比擬周朝的太公。然而,韓信的內在修養不夠,等到大勢基本定型的時候被逼造反,最終才落得夷滅三族的下場。

揭祕韓信悲劇的結局 韓信最後爲何沒有得以善終

司馬遷認爲造成韓信悲劇的根源是他的性格,北宋的司馬光也認爲韓信敗於性格。由於司馬遷的影響,很多人都把韓信的悲劇當成是性格悲劇和企圖謀反所造成的。歷來對韓信被處死的觀念,大多人都以性格入手。從現實來看的確如此,但也需要有所補充。劉邦和呂雉對待開國功臣的態度,我們不難看出,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少有能善終的,要麼被排擠,要麼被處死,少數人捨棄功名利祿才能夠善終。由此來看,無論韓信的性格有多麼好,他最終還是難逃一死的,因爲他的軍事才能已經威脅到劉氏王朝。

中國古代很多王朝都是如此,即便是開國功臣,但只要你對現有統治有威脅,便不可能善終,所以纔有宋太祖杯酒釋兵權,明太祖屠戮功臣的事件發生。對封建王朝有威脅的人,即便是他們有超人的能力,皇帝也不可能將他們留在身邊,最終還是會想盡辦法來除掉他們。很多人都說與皇帝可共患難,卻不可同富貴,道理便是如此。

韓信悲劇的根源

有部分人認爲,若韓信能夠學習蕭何和張良,一心一意來輔佐劉邦,並且韜光養晦,便可能善終。然而,蕭何和張良等人真的都有完美的結局嗎?即便是像蕭何那樣謹小慎微的人,最終都免不了下獄,並險些丟掉性命。張良晚年也去雲遊四海,伴君如伴虎,這個道理他們都是懂得。劉邦的確很重用韓信,但他也非常忌憚韓信的才能,他始終沒有完全信任韓信。

揭祕韓信悲劇的結局 韓信最後爲何沒有得以善終 第2張

首先,韓信有非常傑出的軍事才能,並且有卓越的戰功。自從韓信拜將領兵後,他便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成爲了有名的常勝將軍,在很短的時間內爲劉邦打下半壁江山,建立了不世之功。在楚漢之爭中,韓信打敗了二十萬楚軍,直接斬殺大將龍且,直接給項羽集團以極大的震撼,徹底改變了楚漢戰爭的力量對比,創造了軍事史上的奇蹟,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軍事才能。對於劉邦而言,能夠擁有如此將領,肯定是很高興的,然而作爲統治者,他必須要有憂患意識。

揭祕韓信悲劇的結局 韓信最後爲何沒有得以善終 第3張

其次,韓信的死是當時社會歷史條件的必然,也是爲維護漢朝一統和穩定的必然結果。韓信立下不世之功,劉邦建立起漢王朝後必然要重賞,於是封了七名功臣爲王,史稱“異姓諸王”。這些異姓王佔據關東的大部分地區且擁兵自重,可以稱得上是地方“皇帝”。對於有功者,劉邦必須要封賞,但他也需要警惕,春秋戰國的諸侯王已經是非常深刻的教訓,諸侯王必定是一個潛在的威脅,剷除他們也成爲劉邦的首要任務。劉邦對於分封制的危害有着非常清醒的認識,於是後來將其一一清除,要麼對地方封王進行逼迫,要麼猜忌導致他們造反,最終出兵將其全部剿滅。

小結

地方的普通封王尚且如此,能夠領兵百萬的韓信更難善終,有韓信佔據一方,劉邦的江山怎能坐得安心呢?劉邦想要剷除異姓王制度,並非只針對韓信一人。高祖九年,地方的封王基本上已經都被劉邦解決,並且與大臣盟誓,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誅之,這可以看出韓信的死乃是歷史必然。

揭祕韓信悲劇的結局 韓信最後爲何沒有得以善終 第4張

呂后專權也是導致韓信悲劇的原因之一,呂后藉此機會斬殺大漢第一功臣,直接在朝中樹立起自己的威望,強化了呂氏專政。再者,呂后也是爲了自己的兒子劉盈掃清障礙,韓信則成爲政治犧牲品。總的來說,韓信的軍事才能過高,他的存在始終對大漢王朝有威脅,無論是劉邦還是呂后的主意,韓信最終都是不可能善終的。韓信危及到劉氏政權的統治與穩定,他的悲劇是歷史的必然。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