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趙蕤的一生是怎樣的?他教會了李白什麼?

趙蕤的一生是怎樣的?他教會了李白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趙蕤,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唐玄宗天寶元年( 742年)深秋,落葉飄零,長安城太極宮內,喜氣盎然。42歲的李白在賀知章引薦下,終於見到了大唐王朝的御宇者李隆基,時年李隆基57歲。李隆基久聞謫仙大名,今日一見,果然器宇不凡,頓時龍顏大悅,請李白吃了一頓便飯,高力士李林甫賀知章作陪。酒過三巡,李隆基問李白,我朝用人和天后朝用人,有何不同?

此語一出,四座皆驚。當時李林甫爲相,嫉賢妒能,凡是名望功業比自己高的,或被李隆基寵幸很可能對自己造成威脅的,必定千方百計除掉他。尤忌文學之士,或陽與之善,啖以甘言而陰陷之,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有一年李隆基命令各地官府推薦才學之士進京考試,李林甫故意把題目出的很難,結果無人及第。他向李隆基賀喜道:“舉人才能平平,可見野無遺賢”。杜甫就在這次考試中被刷了下來。

李隆基情報網遍佈朝野,李林甫的所作所爲,他當然心裏一個門清。他今日問李白我朝用人如何,其實便是對李林甫的暗示,你那點小伎倆我全知道。衆人都替李白捏了把汗,生怕李白說出對李林甫不利的話來,遭到報復。沒想到李白毫不猶豫,侃侃而談,我朝用人比則天朝好多了。用人就如瓜地挑瓜,則天朝專撿個頭大外觀好的西瓜,也不管好吃不好吃,生的還是熟的。我朝不同,不看外表個頭,只看好不好吃。

換言之,我朝注重真才實學,不看重名聲地望。

李隆基聽了,哈哈大笑,李林甫和賀知章高力士也跟着笑了起來。李隆基說,小李你過譽了,我朝沒你說的那麼好。

散席後,賀知章把李白叫到家裏,繼續開懷痛飲,跟李白說,剛纔好險,還以爲你口無遮攔,會說出不利於右相的話來。李白眼含熱淚,說道,這都是少年時恩師趙蕤教我的。

趙蕤的一生是怎樣的?他教會了李白什麼?

趙蕤 (讀如睿),字太賓,號東巖子,梓州鹽亭(今四川鹽亭縣)人。蕤意爲草木茂盛枝葉下垂的樣子,出自南朝詩人江洪《詠薔薇》詩:當戶種薔薇,枝葉太葳蕤。不搖香已亂,無風花自飛。太賓是神仙名字。《洞仙傳》:(太賓)不知何許人,與姜叔茂學道於句曲山(茅山),種果菜貨之,以購丹砂,後俱得仙。太賓善鼓琴,獨弦而八音和。東巖意即東山,隱居之山。從這個名字號就能看出,這是一位隱居深山的修道者。

趙蕤先世爲漢景帝時蜀地教育家文翁嫡傳弟子,世代習經學不絕。至漢宣帝時出了個名叫趙賓的大儒,專攻《易經》。到了南朝宋齊之交,趙氏族人繁盛,遂聚居鹽亭縣趙村,每代移出一支,或傳經,或授術,不復歸裏。

趙蕤父親年輕時遊歷京師,結識了一位大詩人,名叫沈佺期。沈佺期字雲卿,與宋之問齊名。唐高宗顯慶四年 ( 659 年 ),趙蕤出生,父親想讓他成爲像沈佺期一樣的大學問家,以文通達,遂給他起字雲卿。沒想到趙蕤長大後,不喜詩詞經論,專攻《六韜》《三略》,希期建功邊塞,用一刀一槍博得封妻廕子。及至武后專權,篡唐自立,大開殺戒,朝廷風雲波詭雲翳,多少人凌晨衣冠錦簇,至夕身死族滅。趙蕤深知其中兇險,遂不入世,攜妻子隱居戴天山,煉丹熬藥,潛心著述,做一對神仙眷侶。

趙蕤妻子名叫月娘,“潔白端麗”,十六歲嫁給了他,兩人相識還有一段佳話。唐高宗調露元年(679年),趙蕤二十歲,在長江邊的明月峽刻苦攻讀,閒暇打漁行醫。有一天,一位前往京城的落魄婦人住在客棧中,染了風寒,命在旦夕。趙蕤只用一藥一方便將她治好,而且給了盤纏,助她返京。三年之後,這位婦人再次來到明月峽,不過今非昔比,前呼後擁,車馬鮮明,一看便是豪貴之家。貴婦身邊,帶着一位十六七歲的美貌少女。貴婦跟趙蕤說,我早想感謝你救命之恩,可惜無以爲報。我死之後,小女月娘便託付於你,望你善加照看。

趙蕤的一生是怎樣的?他教會了李白什麼? 第2張

趙蕤三十歲攜妻子隱居戴天山,潛心攻讀道家經藏,至四十歲寫出一本曠世奇書,名叫《反經》。《反經》並非“造反之經”,如果是這種經,估計他也不敢寫。反字出於《道德經》“反者道之動”一句,意即世間萬事萬物,都是一個矛盾綜合體,凡事到了一個臨界,便會轉向它的反面,而這個反面,又會促成該事物的更新和轉變。

《反經》是區別於韓非子著述而言的。《道德經》是一本“兵家之書”,本意爲“得道”,德通得,意即怎樣才能將大道掌握在自己手中。解釋《道德經》最好的著作便是韓非子“釋老”“喻老”等篇。韓非子的書是帝王學,是教人怎麼當老闆的,他總結出當老闆必須具備“法術勢”三大招。法便是規則,老闆必須制定出一套規則讓人遵守。術便是馭人之術,老闆必須掌握一套馭人之術讓人遵守既定規則。勢便是權勢,有了法,有了術,便有了權勢,宛若風吹諸木,所向披靡。

《反經》反其道而行之,不是帝王學,而是縱橫學。縱橫學是寫給打工仔的,縱橫學鼻祖是蘇秦張儀,這二位憑藉三寸不爛之舌說動人主,佩戴六國相印,呼風喚雨,不可一世。因此韓非子稱呼他們爲害蟲,必須消滅。韓非子還認爲儒家墨家也是害蟲,也必須消滅。當然了,韓非子之所以痛恨縱橫家,皆因他是個結巴,舌頭不靈活,不能說動人主。

縱橫術又叫長短術,所以《反經》又叫《長短經》。長短經顧名思義,便是“說長道短”的一本經,身爲一個合格而且上進的打工仔,必須有跟老闆“說長道短”的能力。這裏的長短當然不是家長裏短,而是自己對團隊和公司的長處和短處有深刻清晰的認知和領悟。這種認知和領悟並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刻苦的學習研磨。但也只有如此,如果有一天,天降餡餅,你有了跟老闆說幾句話的機會,你才能“說動人主”,只要說到老闆心坎上,你便會青雲直上。否則的話,就只能一輩子輾轉溝壑,在低階段蹉跎一生。

唐玄宗開元四年(716年),趙蕤57歲,月娘50歲。兩人在戴天山已經名聲大噪,被人尊稱爲“神仙”,上到刺史,下到黎民,紛紛上山結交。這一天,山上來了一位姓李的胡商,深目虯髯,滿目憂容。李客說,家中三子,老大老三都省心,想着繼承自己億萬家財。唯獨老二李白,不思進取,終日玩鷹走馬,跟一幫無賴子弟混在一起,前不久一刀子捅死了人,家裏上下打點,方纔免去牢獄之災,如今躲在摩尼教大雲光明寺中,不知日後怎麼安排,望神仙指點。

趙蕤的一生是怎樣的?他教會了李白什麼? 第3張

趙蕤哈哈大笑,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法,此子可教,帶上山看看。沒過幾天,李客帶着16歲的李白上了戴天山。此時的李白依然桀驁不馴,但是趙蕤一眼看出他眼中的迷茫和困惑來。他把李白留在山上,白日採藥喂鳥,晚上吃飯睡覺。李白睡不着,便點了油燈,看書打發時光。讀書使人明智,他的心頭豁然開朗,宛若暗夜中燃起一盞明燈。

從此李白往返山上山下,上山跟着趙蕤學習縱橫學等經世致用之術,下山在光明寺自學《昭明文選》。《昭明文選》是辭賦之學,李白曾經“三臨文選”。作文和寫字繪畫一樣,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觀察,看人家怎麼寫,怎麼畫,通過大量閱讀和觀摩積累經驗,摸索門道。第二階段是臨摹,照着人家寫,照着人家畫,努力習得人家精髓。第三階段是自己寫,自己畫,自成一格。因此學術界有言,“學其上者得其中,學其中者得其下”。因此無論書法繪畫文章,學習的對象很重要。

三臨不是臨摹三次,而是很多次。臨完之後,李白便把草稿燒了,不留片紙。因爲這些都是不成熟的習作,不必公諸於世,流傳後世。

三年後,李白學成出山,“遍幹諸侯”,用滿腹才學加上縱橫術,希望能夠“說動人主”,諸侯們對他的志向和才學都很肯定,卻都表示“愛莫能助”,因爲根據大唐律法,“罪人之後、商人之子,贅婿”不能在朝做官,李白三條全佔了。因此半生蹉跎,只好流落江湖,仗劍走天涯,終於在42歲時通過玉真公主(李隆基同母妹)的門路,動達天聽,得到李隆基接見,被封翰林學士。

就在李白跟賀知章推杯換盞,說起恩師趙蕤之際,83歲的趙蕤生命也已走到了盡頭,十年前,妻子月娘已經先他而去,白日遐升。趙蕤盤膝而坐,望着身邊環伺悲慼的弟子們,哈哈笑道,大鵬登於寥廓,燕雀之輩,空見笑於藩籬。結客少年此賦,深得我心。說完,盍然而逝。

結客少年,是李白在戴天山習道時,趙蕤和月娘給他起的外號,意即少年任俠。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