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太宗弒兄殺弟給唐朝帶來什麼影響?只有治世嗎?

唐太宗弒兄殺弟給唐朝帶來什麼影響?只有治世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每當一提起唐太宗總會想起電視裏面的那位,那麼小編就不得不給大家詳細的說一下了

公元617年五月,趁天下大之際,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在其子李建成、李世民等人的支持下起兵反隋,而後大舉進攻關中。同年十一月,李淵攻佔隋朝國都長安,將隋煬帝孫子楊侑擁立爲帝,是爲隋恭帝,李淵父子把持朝政。

唐太宗弒兄殺弟給唐朝帶來什麼影響?只有治世嗎?

次年年初,隋煬帝楊廣在江都被殺,李淵聞訊後,逼迫隋恭帝禪讓,自己登基即位,建立唐朝,是爲唐高祖。在唐朝建立的過程中,李淵次子李世民立下了汗馬功勞,而在唐朝建立後,李淵卻依照歷代祖制,將嫡長子李建成立爲太子。

但是,爲了彌補次子李世民,李淵爲其親設“天策上將”一職,又命其出任尚書令,封其爲秦王,位列諸王之首,又允許其開府建牙。

李淵萬萬沒想到的是,他此舉本欲調和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之間的關係,但是因爲他爲了彌補李世民,給予了李世民太多的權柄,而在統一戰爭中,李世民及其黨羽立下了赫赫戰功。對於李世民而言,他已然不滿足於做一個藩王,而是想要再踏出一步,問鼎九五至尊的位置。

而此時的李建成自然不會束手待斃,他聯合弟弟李元吉排擠李世民,李淵爲了保護李建成,也開始拉起了偏架。如此一來,李世民便落入了下風,隨後,在李建成的步步緊逼之下,李世民鋌而走險,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弒兄殺弟,被李淵立爲太子。兩個多月後,又逼迫李淵禪位,自己登基即位,是爲唐太宗。

在唐太宗即位後,徹底結束了自隋末以來的混亂局面,開始勵精圖治,整頓吏治,使得天下百姓安居樂業,進入了“貞觀之治”的治世之中。

而在那場“玄武門之變”中,唐太宗弒兄殺弟,除了給唐朝帶來了“貞觀之治”,還爲此後的唐朝帶來了什麼呢?

答案就是幾乎代代有政變,皇位上的鮮血永遠都擦不幹!

01

玄武門之變2.0:——李治得以成爲儲君

唐太宗弒兄殺弟給唐朝帶來什麼影響?只有治世嗎? 第2張

在唐太宗即位後,深受唐高祖李淵寵愛的皇孫,也就是李世民的長子李承乾被立爲太子,這時的李承乾剛剛年滿八歲。

李承乾稍稍年長,唐太宗便時常將他帶在身邊,手把手地教他處理政務。有一次李承乾患病,從不信佛,也不信道的唐太宗李世民竟然破天荒地爲李承乾請來了道士祈福,而後,李承乾病癒,李世民又大赦天下,並遣散了一大批宮人,爲兒子李承乾祈福。由此可見,李世民對這個長子是有多麼的重視。

可是,隨着年紀的增長,李承乾卻突然患上了足疾,行動不便,遂性情大變,引起了李世民的不滿,再加上此時李世民又寵信起嫡次子魏王李泰,使得父子間的隔閡愈來愈深。

一來二去之後,太子李承乾爲求自保,鋌而走險,發動了政變,準備誅殺魏王李泰,逼迫唐太宗李世民退位,卻被李世民挫敗,太子李承乾被廢,魏王李泰被冷落,遂改立性情溫和的第九子(嫡三子)李治爲太子。六年後,唐太宗李世民病逝,太子李治登基即位,是爲唐高宗。

02

神龍政變——唐中宗李顯復辟

公元705年年初,女皇武則天病重,其男寵張易之、張昌宗二人控制皇宮,專橫跋扈,企圖染指朝政,引起了以太子李顯、相王李旦爲首的李唐宗室與以張柬之、崔玄暐等心向李唐的朝中大臣不滿,一場政治風暴正在醞釀之中。

同年二月二十日,在張柬之、崔玄暐、桓彥範、袁恕己、敬暉五人的主持之下,羽林衛從玄武門攻入皇宮,一邊派人接來了太子李顯,一邊直入武則天宮中,擒拿張易之、張宗昌二人。隨後,五人又逼迫武則天禪讓,使得闊別皇位二十餘載的李顯得以重新登基即位,是爲唐中宗。

唐中宗即位之後,爲表彰張柬之、崔玄暐、桓彥範、袁恕己、敬暉五人功勳,便將他們五人封爲了郡王。

03

唐太宗弒兄殺弟給唐朝帶來什麼影響?只有治世嗎? 第3張

唐隆政變——唐睿宗李旦重登帝位

在“神龍政變”後,唐中宗重登大寶,因爲其髮妻韋氏與其同甘共苦,不離不棄,遂將其重新立爲皇后。韋氏在成爲皇后之後,不甘心只爲六宮之主,便開始干涉朝政,而唐中宗出於夫妻間的感情,也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如此一來,韋皇后得以在朝中迅速培植起了一批黨羽,而後又與武三思等武氏子弟勾結,將“神龍五王”先後排擠出京,除了張柬之和崔玄暐病死之外,其餘三人皆遭虐殺。

“神龍五王”的死,激起了李唐宗室的不滿,太子李重俊起兵自衛,誅殺武三思父子,而後兵敗被殺。此後,韋皇后大權獨攬,甚至直接毒殺了唐中宗李顯,而後又將矛頭指向德高望重的相王李旦。

此時,對韋皇后獨攬朝政大權不滿的太平公主聯絡李旦之子李隆基,二人策反了一批禁軍將領,趁韋氏禍亂天下,引起朝野不滿之時,發動了政變,一舉誅殺了韋皇后,清算了韋氏集團。隨後將相王李旦重新推上了皇位,是爲唐睿宗。

04

先天政變——李隆基君臨天下

唐睿宗即位之後,本欲立長子李憲爲太子,或許是出於對李隆基這個與自己相互扶持的弟弟的愛護,又或許是避免下一場“玄武門之變”,李憲一再拒絕太子之位。於是,唐睿宗李旦便改立李隆基爲太子。而在“唐隆政變”之中的另一位功臣——太平公主本就深受兄長李旦的信任,因而得以把持朝政。

姑姑太平公主憑藉着父親的信任把持朝政,儼然一副武則天第二的做派,引起了太子李隆基的不滿,二人展開了一系列的權力鬥爭,而唐睿宗李旦則試圖在妹妹與兒子之間保持平衡,以免他們之間任何一人受到傷害。

卻不曾想,李旦的態度卻激化了姑侄二人的矛盾,無奈之下,李旦於公元712年八月退位,傳位太子李隆基,退出了二人的鬥爭之中。

次年七月,不甘心失去權力的太平公主效仿“前輩們”鋌而走險,發動政變,卻被早已有所提防的唐玄宗李隆基識破,一舉殲滅叛軍,不顧唐睿宗懇求,賜死太平公主。

05

唐太宗弒兄殺弟給唐朝帶來什麼影響?只有治世嗎? 第4張

馬嵬驛兵變——父子反目,太子李亨北上靈武,自立爲帝

公元755年十一月,在動地而來的“漁陽鞞鼓”的聲響之中,沉醉在“霓裳羽衣曲”中的唐玄宗君臣突然驚醒。而後,叛軍席捲中原,於次年六月在“靈寶之戰”中殲滅了唐軍主力,俘獲了一代名將哥舒翰,隨後攻克潼關,唐玄宗攜太子李亨及寵妃倉皇出逃。

在行至馬嵬驛之時,早已對把持朝政的奸相楊國忠不滿的太子李亨聯合禁軍將領陳玄禮發動了兵變,將楊國忠射殺,唐玄宗寵妃楊玉環縊殺,矛頭直指唐玄宗李隆基。

經此一事,太子李亨雖然沒有對唐玄宗動手,但是父子之間已然反目,唐玄宗大受打擊,父子二人分道揚鑣已然勢在必行。不久,在平息了動亂後,唐玄宗在禁軍的護衛下西行入蜀,而太子李亨不可能再跟着唐玄宗入蜀,便選擇北上靈武,在郭子儀的朔方軍大本營——靈武自立爲帝,遙尊唐玄宗爲太上皇,是爲唐肅宗......

唐朝前中期著名的政變大抵就是這些,在此後的百餘年光景中,唐朝仍舊政變不斷。據史家統計,在唐朝二十一位君王之中,以正常方式登基即位僅有唐高宗、唐懿宗等寥寥數人,其餘的十餘位君王皆是靠着政變奪權才得以上臺,而這一切的根源皆出自於唐初的那場“玄武門之變”。

不得不說,唐太宗的這場政變,真的是給子孫們開了一個好頭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