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中國名人故事之運籌帷幄的張良,張良是怎麼得到兵書的?

中國名人故事之運籌帷幄的張良,張良是怎麼得到兵書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4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良,字子房,生於戰國末期韓國城父(今安徽毫縣東南),出身於貴族世家,祖父曾連任戰國時韓國三朝的宰相。父親也繼任韓國二朝的宰相。至張良時代,韓國已逐漸衰落,亡失於秦。韓國的滅亡,使張良失去了繼承父親事業的機會,喪失了顯赫榮耀的地位,故他心存亡國亡家之恨,並把這種仇恨集中於一點——反秦。秦滅韓後,他從事抗暴活動,捐出家財,僱了一個力士在博浪沙狙系秦始皇,但誤中副車,沒有成功。博浪沙遇刺使秦始皇大怒,下令天下大索十日,追查刺客。陳勝、吳廣農民起義爆發後,他聚衆起兵反秦,後依附劉邦,成爲劉邦的重要謀士。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他年輕時,曾有過這麼一段故事。那時的張良還只是一名很普通的青年。一天,他漫步來到一座橋上,對面走過來一個衣衫破舊的老頭。

中國名人故事之運籌帷幄的張良,張良是怎麼得到兵書的?

那老頭走到張良身邊時,忽然脫下腳上的破鞋子丟到橋下,還對張良說:“去,把鞋給我撿回來!”張良當時感到很奇怪又很生氣,覺得老頭是在侮辱自己,真想上去揍他幾下。

可是他又看到老頭年歲很大,便只好忍着氣下橋給老頭撿回了鞋子。誰知這老頭得寸進尺,竟然把腳一伸,吩咐說:“給我穿上!”張良更覺得奇怪,簡直是莫名其妙。

儘管張良已很有些生氣,但他想了想,但是幫忙就幫到底,於是他還是跪下身來幫老頭將鞋子穿上了。

老頭穿好鞋,跺跺腳,哈哈笑着揚長而去。張良看着頭也不回、連一聲道謝都沒有的老頭的背影,正在納悶,忽見老頭轉身又回來了。他對張良說:“小夥子,我看你有深造的價值。這樣吧,5天后的早上,你到這兒來等我。”張良深感玄妙,就誠懇地跪拜說:“謝謝老先生,願聽先生指教。”

第5天一大早,張良就來到橋頭,只見老頭已經在橋頭等候。他見到張良,很生氣地責備張良說:“同老年人約會還遲到,這像什麼話呢?”說完他就起身走了。走出幾步,又回頭對張良說:“過5天早上再會吧。”張良有些懊悔,可也只有等5天后再來。

到了第5天,張良剛剛躺下睡了一會,還不到半夜,就摸黑趕到橋頭,他不能再讓老頭生氣了。過了一會兒,老頭來了,見張良早已在橋頭等候,他滿臉高興地說:“就應該這樣啊!”然後,老頭從懷中掏出一本書來,交 給張良說:“讀了這部書,就可以幫助君王治國平天下了。”說完,老頭飄然而去,還沒等張良回過神來,老頭已沒了蹤影。

等到天亮,張良打開手中的書,他驚奇地發現自己得到的是《太公兵法》,這可是天下早已失傳的極其珍貴的書呀,張良驚異不已。

從此後,張良捧着《太公兵法》日夜攻讀,勤奮鑽研。後來真的成了大軍事家,做了劉邦的得力助手,爲漢王朝的建立,立下了卓著功勳,名噪一時,功蓋天下。

中國名人故事之運籌帷幄的張良,張良是怎麼得到兵書的? 第2張

張良足智多謀,曾爲劉邦出了不少好主意。他建議劉邦聯合英布、彭越,重用韓信,使劉邦手下人才雲集。劉邦從奉楚懷王之命西進,到進人關中,迫使子嬰投降,歷時僅一年,由於他採納了張良的計謀,保證了軍事上的順利進展,從而贏得了時間,終於比項羽搶先一步進入關中。在鴻門宴上,張良以其大智大勇,既巧妙地幫助劉邦安全脫離虎口,又使項羽內部埋下了君臣相隙的禍根。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把項羽的注意力引向東方,從而放鬆了對關中的防範,爲劉邦贏得了寶貴的休養生息的時間。大敗項羽後,張良勸劉邦不要立六國之後,主張追擊項羽殲滅楚軍,爲後來統一大業的完成減少了不少麻煩。他輔佐劉邦統一天下,建立了漢朝。漢初,劉邦封功臣時稱讚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外”,受封爲留候。

張良素來體弱多病,自從漢高祖入都關中,天下初定,他便託辭多病,閉門不出。隨着劉邦皇位的漸次穩固,張良逐步從“帝者師”退居“帝者賓”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無、時進時止的處事原則。在漢初劉邦翦滅異姓王的殘酷鬥爭中,張良極少參與謀劃。在西漢皇室的明爭暗鬥中,張良也恪守“疏不問親”的遺訓。

張良目睹彭越、韓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慘結局,聯想范蠡、文種興越後的或逃或死,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哲理,懼怕既得利益的復失,更害怕韓信等人的命運落到自己身上,再加上身纏病魔,體弱多疾,於是自請告退,摒棄人間萬事,專心修道養精,崇信黃老之學,靜居行氣,欲輕身成仙。但呂后感德張良,勸他毋自苦,張良最後還是聽從了勸告,仍就服人間煙火。直至漢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病逝於長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